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材也不斷發(fā)生變化。從去年開始,教育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開始走入課堂,教材中的插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然而,教學中忽視教材插圖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教師在充分調(diào)研的基礎上,對如何利用教材插圖這一教學資源作了深入剖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09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84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色彩豐富、充滿情趣的插圖,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從插圖中提取一些信息,這對理解教材內(nèi)容有幫助,強化學生對文本的記憶。
插圖作為小學語文教材的組成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插圖是課文的一部分,與課文相輔相成;有的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插圖;口語交際中有許多插圖;語文園地中有豐富的插圖。然而,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卻不重視運用插圖,使插圖成為教材的一種裝飾。
(一)忽略插圖
因為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設計的知識點多、知識量大,教師一味注重傳授知識,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插圖。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認識到插圖在教材文本中存在的意義、作用,也就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插圖的功能及價值。
(二)運用方法相對單一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插圖,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之一。然而,在解讀教材時,大部分教師沒有考慮插圖部分的內(nèi)容,即便有人注意到插圖,也只是結合插圖導入新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只是引導學生結合插圖讀課文;大部分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舍棄插圖部分的內(nèi)容??傊蟛糠终Z文教師沒有認識到插圖在教材中的教育價值,不能將插圖運用到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三)過度使用插圖
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差,有的教師根據(jù)其特點,讓學生結合插圖談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與感悟,指導并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一節(jié)課結束,學生對插圖內(nèi)容理解得很深入,但對文本內(nèi)容卻不熟知,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教材文本,導致教學脫離文本。過度使用插圖,會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插圖中,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提取信息
學生可以從插圖中提取教材文本中的一些信息。插圖是教材內(nèi)容的一個縮影,有的插圖中隱含著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有的插圖是教材內(nèi)容的補充、延伸??傊?,觀察、分析插圖內(nèi)容,有助于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
(二)活躍思維
低年級學生普遍喜歡有插圖的書籍。同樣,小學語文教材中最吸引學生的也是教材中的插圖,他們首先會去看插圖內(nèi)容,然后才去閱讀教材文本。教材中的插圖形象、直觀、生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他們的思維。因此,閱讀教學應從閱讀插圖開始。
(三)蘊藏著多種元素
教材中的插圖是為教學服務的。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這些插圖中蘊含著多種學習元素,有助于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還能培養(yǎng)他們觀察、思考、想象、表達的能力。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教師無視教材中的插圖,浪費了這種低成本的教學資源。
(四)符合學生的認知
插圖是語言文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比文字更形象、直觀。低年級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差,把文字中的一些信息轉化為圖畫信息,便于學生理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材中的插圖必不可少,插圖是學生形象思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一)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不單單是理解教材內(nèi)容的輔助工具,在欣賞插圖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教給他們觀察方法,要注意觀察的順序、角度及一些小細節(jié)等。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教學《一匹出色的馬》時,插圖中近處有一個小姑娘騎著一根又細又長的枝條,遠處有三個人在游玩,道路兩邊有許多高大的樹木,路上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全面觀察,再重點觀察。
(二)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材中的一些色彩艷麗的插圖給小學生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學生根據(jù)畫面場景,張開想象的翅膀,在頭腦中構想出一幅幅美好的畫面。一幅插圖,只有加上想象才能賦予它真正的生命力,才能體會出作者的情感及圖中所蘊含的意義。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讓他們透過這些圖畫想象隱含在插圖中的故事及有趣的情境。教材插圖中蘊含的內(nèi)容往往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只有借助學生的想象,才能讓教材的內(nèi)容更豐滿。
(三)可以用來完善學生的形象思維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由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轉化。因此,教師要借助教材插圖,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在新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個性,拓展小學生思維的寬度,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插圖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藥麗霞.利用非文字符號開展?jié)h字教學[J].語文建設,2018(9).
[2]閆玉霞.教材插圖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
[3]張玲玲.讓課文插圖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片綠葉——淺談課文插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妙用[J].語文知識,2016(8).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楊艷(1985.3— ),女,漢族,河北任丘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