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摘要: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導師,任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發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效。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的主人,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啟發性學習,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拓展延伸閱讀;理解感知;找主干;有效思維
一、抓主旨
圍繞文章表達的主題進行閱讀,不能偏離原文的表達宗旨是課程標準要求的基本原則。文章的題目往往就是作者表達的內涵和意圖,利用題眼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有針對性拓展延伸閱讀,能在緊扣文章表達要求的基礎上,更利于集中精力有針對性閱讀感知。緊扣文章題眼進行拓展延伸閱讀,能使得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篩選的過程中更好強化感知。在閱讀前結合文章的題目猜想,預測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體內容和中心大意,帶著思考進入閱讀。抓住題目中的有效詞匯信息,結合閱讀思考引導題目,有針對性進行理解感知,便于學生主動發現相關提示信息。運用語句提煉方法,找出每一段表達中心句,引導學生針對文章表達主題大意進行綜合思考和研判,以此來幫助他們拓展認知感悟。
二、知核心
默讀具有快速特征,此法適用于考場。運用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的方法進行主動閱讀,能在幫助學生知曉文章表達核心的基礎上,更利于他們主動調整相關策略方法,形成正確的閱讀感知方法。在默讀指導中,要求學生根據導讀的題目以及文章中有效詞匯信息,篩選出與文章表達主題相關的詞匯,嘗試以筆記的形式劃出其中的內容,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感知印象。建議學生根據這些詞匯進行針對性跳讀,并運用聯想的方式,將這些信息組合成一定的語句,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感悟。克服回讀的不良習慣,要求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就文章表達可能出現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幫助他們增強深刻感知。通過這樣有效信息快速默讀,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感知中形成更為有效的理解方法。例如,在模塊三《Unit1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教學中,可根據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天氣等因素,建議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運用筆記形式找出與天氣、情節相關的信息,并要求學生思考:Why did the author want to say that?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定整體感悟。同時,可要求學生結合Polly和the old blind man的心理需求,就“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ir ideas?”以想象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主動閱讀和深入感知,提高感悟的深度和力度。
三、合理強化,適當講解
對于學生閱讀的訓練,不能一直停留在表面的引導啟發,我們要有計劃地進行強化訓練,限時訓練,理解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自我總結,歸納經驗,提高能力,升華理解,最終達到高考的要求并且有所超越。在課堂上,要周期性地針對教學內容給學生限時訓練,一方面,訓練其閱讀速度和重點把握能力;另一方面,鍛煉其思維能力,在了解大意的基礎上,能夠迅速解答相應問題。比如,學生在讀到一篇標題為“HarryPotters”的文章時,我就先引導他們根據文章題目和插圖去猜測了解文章大意,輔助正文閱讀。然后,指導學生快速看問題,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最后,讓學生帶著前面得到的信息閱讀文章,進行細化了解,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檢測自己的閱讀能力。考慮到報刊中的語言表達都很自然、地道,難免會出現復雜的長難句,夾雜很多的語法難點,這時候,就要教學生如何破解,將它們化長為短,抓住關鍵詞,找主干,劃修飾,由繁變易,讀懂意思,消除閱讀中的“攔路虎”。此外,我們還要注重學生的輸出,提供機會給其運用。在學生完成一階段的閱讀計劃后,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熱門的話題,讓其發表意見和看法,培養其英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閱讀的提高升華。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采取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活學生的有效思維,將學生的閱讀學習落于實處。其中,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閱讀課前的導入環節,還應該注重閱讀后的練習環節,從而實現以導引學,以練促學。
參考文獻:
[1]王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探討."商,2014(2):363.
[2]王佃進."對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分析."教學與管理,2009(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