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型高校建設與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

2019-07-08 02:10:46吳國璽姚琳張泊平
大學教育 2019年7期
關鍵詞:培養路徑人才培養

吳國璽 姚琳 張泊平

[摘 要]為了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綠色教育人才的主要路徑,該研究從生態型高校建設的內涵出發,論述了綠色發展、綠色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構建了包括辦學理念的生態化、教學管理的生態化、人才培養的生態化、校園建設的生態化等方面的生態型大學指標體系;提出了從自然、生態方面營造綠色環境,從建筑小品及園藝特色構建綠色文化和綠色課程,從加強與污水處理廠、給水處理廠等企業合作進行綠色實踐訓練、開展綠色管理與服務;通過堅持綠色文化構建綠色教育課堂、綠色校園,堅持校企結合加強綠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項目驅動、案例教學為主,探索綠色教育發展的新模式。

[關鍵詞]人才培養;綠色教育;培養路徑;生態型高校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7-0033-04

近年來,綠色發展已成為中國發展戰略與政策的主線,綠色教育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生態型高校是在綠色教育基礎上提出來的,以實施綠色教育、完善生態學科、推動綠色科技發展為基本內容。生態型高校主要是在高校教育中貫徹落實綠色教育的經驗和教育模式,形成新型的高校建設模式。

一、生態型高校與綠色教育的內涵

(一)生態型高校與生態校園

作為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結果,生態文明旨在建立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平等的互惠關系,這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生存理念。狹義的生態文明是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中總結的方法和理念,用于指導人類社會其他領域的問題。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領域中貫徹生態文明的理念,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貴陽國際論壇年會開幕式的賀詞中就提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他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未來發展密切相關,要將建設綠色家園作為各國人民的共同目標。而生態型高校就是建立在生態文明基礎上的,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綠色教育為內容,形成綠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一體化的生態型教育模式。

生態型高?;陂_展生態教育并完備生態學科的目的,進而促進生態科技的進步,建設生態型教育模式的高校教育[1]。

生態型校園是指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豐富的個性,形成積極向上、充滿知識和趣味的育人空間。生態型校園是一個人工生態系統,它包括校園美麗的自然環境系統、和諧的建筑系統和教育管理系統。該系統是一個寓教于學、寓教于樂、寓教于綠的和諧美麗環境。生態型校園應該是一個有著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的空間。優美的生態校園,應對學生的道德、修養具有啟迪作用,對學生的品格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二)綠色發展與綠色教育

綠色發展是一整套全新的體系和價值觀,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它是指要建立在強調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綠色發展要求提高資源利用率,即源頭上盡量少從自然界中獲取資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綠色發展更加注重環境的承載力,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要以維持環境的健康發展和實現生態和諧為宗旨。

綠色教育是指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融入大學教學和實踐中的素質教育。綠色教育的核心不僅在于傳播綠色科學文化知識,還在于引導高校學生樹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和諧相處的理念,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在高校中向大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培養綜合素質于一體的教育體系[2]。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開展綠色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教育。生態型高校是以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為原則,從生態文明的高度來建設大學,以綠色教育、綠色科技、綠色校園為重點,強調生態化的大學發展方式;要圍繞大學教育的互動開放、和諧共生、自我修正以及純正樸實的準則,推行生態化的大學教育理念,并將生態型高校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質量發展、和諧發展作為大學教育的主題。

二、生態型高校與綠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生態型高校建設宣傳不夠

生態型高校建設過程存在著宣傳不夠的問題。首先,在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部分高校對生態文明教育的認識不足,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論新知識關注不夠,指導生態型高校建設的理論基礎薄弱。其次,全局意識不強。在生態文明教育宣傳過程中,僅僅滿足于綠色教育,缺乏系統性。在綠色科技、綠色文明、綠色生產等方面不能充分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次,生態文明教育組織指導不足,缺乏統一的規劃。必須在學校統一指導下,建構一體化的組織機構,逐漸將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完備化,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偉大藍圖,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高校課程體系。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形成新型的環境治理體系,并努力打造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高校師生和廣大公眾協同實踐的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模式[3]。

(二)綠色教育體系不完善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為確保形成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的經濟發展體系,必須推行綠色發展的理念,這就迫切需要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人才。但是,在生態文明教育中,存在綠色教育體系缺位,在傳統的專業分類中缺少生態文明教育的相關專業,綠色校園文化建設不足。高校人才培養中生態文明教育理論、案例及知識體系不完善,大學生綠色教育尚未在所有高校開展。除了在資源與環境類相關的學院開設綠色教育、環境類課程以外,大學中的很多學院并沒有完備的與綠色教育相關的課程體系。因此,高校教育人員要完善大學綠色教育課程體系,將綠色教育、環境教育、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課程教育理念中,引導大學生自覺形成生態文明意識,形成正確的環境觀、綠色教育觀。

(三)綠色校園文化建設薄弱

生態文明建設在綠色校園文化建設中處于薄弱環節,存在著校園文化與綠色教育、綠色科技、綠色實踐不協調的現象,綠色教育與文化建設脫節。校園建筑呆板,缺乏生態性,存在有生態沒有文化,或者有文化沒生態的現象,文化、生態與校園景觀不相稱,文化缺失。

(四)開展綠色實踐活動不足

綠色教育必須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完成,更多的綠色實踐機會和條件不夠,學生參加綠色實踐活動、專題講座不足。社團活動方面,組織協會、學會、新聞媒介宣傳較少。只有通過開展綠色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刻認識到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保護生物多樣性網絡的重要性。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土綠化行動,參與到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及濕地保護和恢復的實踐中,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

三、生態型高校綠色教育體系的構建

生態型高校建設是指高校在生態化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人才培養的過程貫徹生態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校園建設等各個方面積極滲透綠色教育。按照生態文明的理念構建生態型大學建設指標體系包括辦學理念的生態化、教學管理的生態化、人才培養的生態化、校園文化建設的生態化等方面,見表1。

表1 生態型高校建設與綠色教育指標體系

[指標 目標 具體要素指標 生態型高校建設指標 辦學理念的生態化 指辦學中主要體現在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規劃學校長期發展的宏圖,滲透到各項教育工作中。 教學管理的生態化 建立高校生態化組織機構;在管理規章制度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構建現代高校制度管理框架;將生態化的理念落實到教學資源的配置中;提高管理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構建有利于創新的學術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充分考慮到對環境的研究;開發生態型的產品與技術。 人才培養的生態化 建構生態課程體系,實現教學多元化;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教學與管理人才隊伍;教學管理手段和教學模式生態化;注重學生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的同步提升;提高環保、生態教育的開展頻率。 校園建設的生態化 延續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大學精神理念;建設生態化的校園設施,并能貫徹循環經濟的理念;擁有自我調整、自我發展、自我循環的功能。 綠色教育指標體系 綠色自然環境 校園自然環境:植被及綠化體系、交通體系、校園監控校園污染源、教室日照、通風、采光環境、墻體綠化、遮陽或隔熱環境;雨水回收利用及給水排水系統等。 綠色文化 花草、森林覆蓋及園藝特色;綠色建筑小品和環境標示;綠色職業指導與服務;綠色心理健康、綠色學生教室與宿舍。 綠色實踐 與污水處理廠、給水處理廠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實施“環境與市政工程實踐訓練”。 綠色管理與服務 建立資源節約與綠化管理制度;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實現再利用;貫徹節能、節水、節材的理念。 通過建立“綠色通道”、“勤工助學”、“綠色創業”和“志愿服務”機構,開展綠色管理與服務,定期檢查綠色管理與服務質量。 ]

生態化的理念在辦學中主要體現在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規劃學校長期發展的宏圖,并滲透到各項教育工作中。比如可以確立“生態立校”的辦學理念,貫徹“明德立人”教育理念時將生態理念、環境文化和綠色課程融為一體,通過不懈的實踐探索,打造綠色、生態特色校園。教學管理的生態化是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整體性、系統性的設計,實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動態性。人才培養的生態化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落實綠色教育、綠色科技的教育理念,從而實現教育、學科體系、創新體系的生態化。通過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堅持生態教育標準,形成校長、中層、教師、學生的教育管理網絡,實現全方位立體式地推進生態環境教育。校園建設生態化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以綠色校園為重點,以開放循環、和諧共生為原則,建設綠色校園。比如可在高校校園里充分利用校園空間設置環保圖畫、環保照片、環保知識等內容;在校園開辟生態種植基地及生態廊道,實現從“環境美”到“生態美”的教育,凸顯“珍愛環境、愛護家園”,使生態型大學建設更加注重內涵、特色、質量與和諧發展[4]。

綠色教育是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包括綠色環境、綠色文化、綠色課程、綠色實踐、綠色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綠色環境包括校園自然環境與校園歷史文化環境。自然環境方面包括校園植被綠化與景觀用水、校園交通、監控校園污染源、教室內外日照、通風、采光、墻體綠化、遮陽或隔熱、雨水回收利用及給水排水系統等環境;校園歷史文化環境包括校園文物古跡、文化場館、傳統建筑格局、綠色建筑小品和環境標示等方面營造綠色心理健康環境,通過對綠色環境的設計、保護,讓大學生積極參與環境營造,實現綠色教育。

綠色課程主要以學科內在理論與技術聯系為主線,通過各學科方向相互融合,構建較為完善的綠色課程體系。此外,還可以通過編寫校本教材,實施生態教育。比如可以編印《生態文明與綠色教育》《生態種植》《我與綠色同行》《校園、家庭、社會環境》等校本教材,開設選修課,并列入課時計劃。

綠色實踐主要是通過綠色課堂,開發和研制各種綠色工藝、綠色技術。積極開展綠色教育競賽研討,每學年圍繞生態文明、綠色教育開展綠色教育論壇。比如召開環境教育研討會、主題班會,舉行生態教育沙龍,撰寫生態教育論文,使學生在掌握生態文明學科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綠色教育的認識。

綠色管理與服務是指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以“綠色”為導向,實現高校全方位管理與服務的“綠色化”。綠色辦公系統、綠色教學系統、綠色服務系統、綠色文化系統等子系統相互配合組成綠色管理與服務系統。

四、生態型高校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

綠色教育的內涵并不僅限于生態環境教育,它還涉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科學+人文”教育的交融,旨在實現學校、教師、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教育[5]。通過轉型發展的整體設計,在專業建設中滲透綠色教育;依托學校內外實訓平臺,在工程實踐中融入綠色教育;通過加強團學活動,組織符合專業發展要求的各類教育實踐活動踐行綠色教育;在校地聯合中,通過校企合作探索綠色教育,構建綠色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最后達到培養綠色教育人才的目的。

(一)在專業建設中滲透綠色教育

在專業建設中滲透綠色教育,主要是指高校應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分別在不同的專業中設置生態文明課程,通過綠色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專業建設和課程資源開發,以綠色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并在專業教育中積極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

其一,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中滲透綠色教育,使綠色教育進課程、入課堂,將綠色教育理念滲透到每個專業,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綠色化。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求每個專業都要結合本專業實際設置一門相關課程,并納入考核體系。以尊重生命發展的自主性、主體性,設置綠色教育課程,構建綠色課堂,并要求二級學院從課程設置到授課方式,都要隨著生態文明教育的發展逐步變化。

其二,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依托工程技術中心構建“創”“教”合一的綠色新課堂。遵循將課程體系與當今先進工業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建立教學模式工程化、集成化和專業化,建設工程技術訓練、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學生創新和生產實習“五位一體”的綜合型教學研發實訓平臺,實現“創”“教”合一。“創”“教”合一的新課堂融入了更多自主設計理念、課程設計理念,組建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學生社團,讓更多師生參與校企合作,所有一切都服務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綠色教育人才”這個終極目標。

其三,尋找學科與綠色教育的結合點,開展科學化、生態化的綠色教育探索,將“知識課堂”推向“生命課堂”。例如風景園林學科,以園林植物栽培為根基,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發掘生態價值,從愛護環境、敬畏自然的角度探索生命意義。景觀設計學科,注重引導學生用設計思維展開與環境、文化、生態的對話,體驗綠色的深層意蘊,將高質量的綠色設計內化為人格內涵。

(二)在工程實踐中融入綠色教育

應用型高校在綠色教育人才培養方面,要實現培養出來的人才擁有企業崗位能力,并將綠色教育滲透到實踐性教學與企業生產中。在工程實踐中融入綠色教育,必須在生態教育中將節能、節材、節地理念放在首要位置,深化學生的生態理念培養,在工程實踐中理解把握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含義。組織專業教師、學生參與企業承接的工程項目時,首先做好詳實的設計方案,把握工程發展的動態,盡可能減少對環境和耕地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減少開挖,并在建成后進行植樹種草,恢復生態。

其次,在工程實踐中構建實習實訓就業“三位一體”的綠色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比如我校與企業合作建立了300多個校外實踐基地、工程訓練平臺、產品研發平臺,強化了綜合訓練、仿真訓練、工程實訓。在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中,有計劃地設計與綠色教育相關的課題,開展綠色教育“實踐能力提升系列活動”,舉辦綠色教育實踐教學大獎賽、大學生技能大賽等,通過綠色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師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

再次,加強綠色教育能力的分類培養,開展綠色教育創新班和綠色工程班,造就多層次綠色管理人才。綠色教育創新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綠色教育創新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綠色工程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企業實際項目研發訓練,并在工程實踐中引導學生節約資源與使用綠色材料。

(三)在社團活動中踐行綠色教育

社團活動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生態教育的主要渠道。社團可以開展節能技術推廣、城市美化、綠色植樹等活動。社團活動可以通過建立綠色教育培訓體系,由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實施,踐行綠色教育。

其一,實施生態文明教育培訓。踐行綠色教育可以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綠色教育師資培訓機制,定期開展滿足不同專業師生的綠色教育培訓班,介紹生態文明、綠色教育、環境科學以及環境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構建綠色教育培訓體系。

其二,建設綠色教育大講堂。推進生態文明與綠色教育的平穩發展,需要提升全面素質教育中綠色教育的地位,培養具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社團活動的開展有利于綠色教育的推進,可以充分利用環境日、地球日、氣象日、科普活動日等節日,開展綠色教育大講堂,構建綠色課堂,踐行綠色教育。

其三,厚植綠色本底,建設綠色校園和生態文明展示區。學??梢越ㄔO地理園、生物園,在園內分設護坡區、水土保持區、水土流失演示區、氣象觀測區等,將演示觀察、觀測對比、交流分享、試驗教研一體化于教學之中。結合校外氣象站、水文站、水土保持科技園等實踐基地,引導學生開展生態文明的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鍛煉學生保護生態的技能。環境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基地的建立,將使高校建設成為綠色教育的重要平臺。

(四)在校地合作中探索綠色教育

其一,緊密結合生態教育,建立“教師+學生”團隊,深入開展“LA花之都景觀設計大賽”“卓越風景園林師”等協同創新育人計劃,扎實推進高校與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的合作,培養綠色教育人才。

其二,以創新思維推動綠色創新,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比如我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建設了1.1平方米的創新創業園區,實現了雙創教育平臺的“全覆蓋”、打造了聯合育人“全方位”的平臺、“全鏈條”的實踐支撐平臺、“全要素”的綜合服務平臺,形成多位一體、產教融合的創新創業工作體系,服務于人才培養。

在OBE理念的指導下,以結果為導向,通過工學結合、任務驅動、項目式教學的途徑,開展“3+1”教學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植入綠色課程,融入綠色教育。采用“四階段”、“三層次”教學法,“四階段”即 “基本技能培養階段、生產實踐階段、核心技能培養階段以及頂崗實習階段”?!叭龑哟巍?,即“基本技能、專項能力、專業操作能力”。在“四階段”“三層次”教學中,構建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生態環境、風景園林、園藝等教學內容。通過“工學結合”, 緊密結合專業特點,設置實踐性教學與企業生產計劃彼此承接的體系,實施模塊教學,從而培養學生“專業應用、綠色實踐、社會服務”這三個層次的能力。

綠色教育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貫穿,有助于形成全方位教育的綠色體系,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通過在專業教育中融入綠色教育內容,將生態文明教育貫穿到專業教學中,開展綠色研究與社會服務,用“綠色理念”武裝人。通過綠色教育進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環境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用“綠色教育”培養人。在生態文明大講堂活動的開展中,讓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樹立節約、環保、減排、低碳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用“綠色文化”影響人。通過社團活動,開展生態文明、綠色教育宣傳與技術服務,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意識和環保素質,用“綠色宣傳”激勵人,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綠色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王焰新. 生態型大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N]. 光明日報,2014-04-15(013).

[2] 王海坡.綠色教育:21世紀大學教育發展的方向[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98-101.

[3] 吳國璽.將綠色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J].河南教育(高教),2016(11):38-39.

[4] 張忠迪.生態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0(8):20-22.

[5] 呂莉媛,劉經緯.高校建構主義綠色教育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9):64-67.

[責任編輯:龐丹丹]

猜你喜歡
培養路徑人才培養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淺析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18:06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1:36
幼兒教學趣味的培養初探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科技資訊(2016年19期)2016-11-15 10:28:40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11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欧美在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尤物视频一区| v天堂中文在线|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AV毛片|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久综合日韩|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二| 在线亚洲天堂|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国产自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男人天堂2020|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精品v| 四虎成人精品|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夜夜操狠狠操|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天天综合亚洲|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国内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91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小视频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福利在线一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综合网|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欧美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一线天|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1精品综合| 性欧美精品xxxx|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