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
【摘 要】目的:探究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住院期間,對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及心理生理需求調查及研究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醫院住院期間年齡在3歲以上留守兒童總計180例,并采取心理健康診斷測驗量表對留守兒童開展問卷調查,分析住院留守兒童自身心理狀態及心理生理需求,并及時予以相應干預措施,分析干預后結果。結果:其中不適應病房環境、不配合臨床治療、排斥醫護人員、學習焦慮作為留守兒童常見生理心理問題,干預后,SAS、SDS評分顯著降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住院期間留守兒童采取調查量表,依據結果從而制定合理有效護理對策,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緒,利于后續治療及護理順利開展。縮短住院時間及減少醫療費用,使得患兒擁有積極樂觀生活態度。
【關鍵詞】留守兒童;住院期間;心理狀況;心理生理需求
Survey on the mental state,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of hospitalized stay-at-home children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Nanchong City Medical Group
Abstract: .investigate the mental state,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of hospitalized stay-at-home children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Nanchong City Medical Group. Methods: A total of180stay-at-home children admitted from January2017to December2018in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Nanchong City Medical Group were selected. The Mental Health Test was delivered to study childrens mental state,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the proper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aken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m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ssues included maladaptation of ward environment,incoordin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medical staff,and learning anxiety; after intervention,S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we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hospital stay,the questionnaire can be delivered to formulate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nursing strategies,which will improve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make for subsequent treatment and nursing,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the medical costs and improve their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life attitudes.
Keywords: stay-at-home children; hospital stay; mental stat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中圖分類號】R3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將未成年子女留置在戶籍地產生特殊社會體。對留守兒童來說,因不能外出與父母共同生活,被留守至家鄉,且年齡未滿18周歲,對上述人群來說,自身缺乏關愛、管教,往往會產生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1]。部分研究證實[2],相比較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兩周內患病率高達7.7%,且患兒住院期間,往往會并發各類負性情緒,且表現較為嚴重,以焦慮、恐懼等為主,從而產生易怒、不配合治療。上述行為提高醫療難度及護理難度,延長住院時間,加重家庭負擔。因此,文章通過分析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住院期間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并制定合理干預措施,對其效果如下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醫院住院期間年齡在3歲以上留守兒童總計180例,均為年齡大于3歲以上兒童;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可配合本次研究順利開展;具備一定自知能力、言語功能。其中小學生126名,初中生54名,男72例,女108例,年齡7~14歲,平均(10.5±1.6)歲。
1.2 方法
1.2.1 調查方式 通過文獻檢索,收集住院留守兒童自身心理問題及生理心理需求文獻資料。采取問卷調查形式及定性訪談、實地調研收集患兒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民族、學齡、學習情況、監護人情況、自我描述(SDQ)長處與困難情況;以及環境適應能力、是否配合治療、對護士的排斥性等。同時采取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F)[3]對留守兒童心理情況進行測定,總計100個條目,包括8個內容量表、1個效度量表,8個內容量表包括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回答答案為是(1分)、否(0分),當分值越高,則證實受試者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依據國家常模結果,當量表得分超過8分為高分,證實學生在上述項目上存在困擾、障礙,此時需開展特別輔導,此時量表內容小于3分或為低分。得分在65分以上則表明心理問題傾向嚴重,需進一步分析開展治療。總計發放量表43份,有效43份,回收率100%。
1.2.2 心理干預 本次心理干預開展前,做好與患兒照護者的交流溝通、健康宣教等,取得其對調查、護理干預措施的配合。具體如下:①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研究對象為一定程度心理疾病兒童,與兒童交流溝通期間,提高兒童對醫護人員信任,交流過程中維持態度溫和,留有良好映象,仔細傾聽兒童內心話語,多一點理解及遷就,讓患兒感受到溫暖。②了解兒童心理狀況:通過引導兒童將自身心理感受表述,予以合理心理支持,并耐心對兒童所提出問題仔細進行講解及回答,可幫助兒童解決生活中難題,提高患兒對生活希望。③營造生活環境:病房內適當放置盆栽及小卡片予以兒童節日問候,可讓兒童感受到溫馨。同時定期組織病房內留守兒童一起玩游戲、聊天及溝通,適應住院環境。④通過講解些疾病淺顯知識,讓患兒知曉病情發生情況,后續制定適當健康指導內容,利于后續疾病治療順利開展。
1.3 觀察指標 分析調查結果,住院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并對干預前后患兒心理狀況改善情況進行比較,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4]、抑郁自評量表(SDS)[5]進行評定,總分分值為80分,分值越高,則不良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開展中,數據計算采取軟件為SPSS19.0,檢驗結果表法形式為“χ2”、“t”,計數資料,采取“%”表示、計量資料采取“”表示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80例住院留守兒童生理心理問題分析 其中不適應病房環境、不配合臨床治療、排斥醫護人員、學習焦慮作為留守兒童常見生理心理問題,詳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后,SAS、SDS評分顯著降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相比較城市,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教育相對落后,為獲得更高收入,使得孩子可接受良好教育,農村地區大量青壯年涌入城市,導致“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群體出現。因小兒自身身心發育不完善及監護人監管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導致留守兒童出現一系列不良心理問題,影響小兒后續成長[6]。2017年5月,省委農工委鄉村治理處赴南充市、達州市等市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專項調研,結果提示:四川省總計農村人口4196.3萬人,城鎮人口4065.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9.21%。據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國內總計留守兒童902萬,四川農村留守兒童93萬作用。多數留守兒童因父母常年外出務工,“民工潮”作為現代社會進展中,不可避免趨勢,現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對部分“留守”在農村兒童來說,對其健康問題未得到足夠重視,因缺乏相關健康教育,所造成各類疾病,且體質下降。對住院患兒來說,自身心理問題更加突出,表現為拒絕治療、孤僻、不說話等,影響到患兒正常健康及后續病情康復[7]。
文章通過對南充市中心醫院醫聯體成員醫療住院期間納入住院留守兒童采取問卷調查,結果提示:不適應病房環境、不配合臨床治療、排斥醫護人員、學習焦慮作為常見問題,因此,要求醫護人員依據上述問題,合理予以有效針對性措施。以緩解住院期間不良情緒,提高整體治療依從性。留守兒童為一類特殊群體,對兒科醫師及護理人員來說,自身不僅需具備良好、過硬專業技能及素質,仍需掌握相關人文知識、社會知識,要求對留守兒童醫療護理開展中,充分將親情、真情及人性化護理體現出來。可有效緩解因患兒缺失親情所引起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提高留守兒童戰勝疾病信心[8]。文章表2得出,依據住院留守兒童所表現出心理問題,合理予以相關心理措施干預,經過干預后,患兒不良情緒得到顯著改善,與對照組比較,P<0.05。通過臨床有效心理護理干預,可針對心理問題予以合理處置措施,可幫助患兒打開心扉,融入到大環境中,與醫護人員、其他患兒友好交流及溝通。同時,及時對患兒出現心理問題加以解決,能降低整體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信心。能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兒家庭整體經濟負擔,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目前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較多,但對住院期間留守兒童自身心理問題相關研究偏少,未形成相關理論體系及診療流程[9]。文章中對南充市中心醫院醫聯體成員醫療住院期間留守兒童合理開展心理狀況調查,并依據結果合理予以心理措施干預,整體調查結果得出,通過合理有效心理護理干預,住院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可指導臨床醫療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南充市醫療集團成員住院期間留守兒童采取調查量表,依據結果從而制定合理有效護理對策,使患兒積極配合后續治療,有利于病情恢復,合理優化醫療資源,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減輕家庭醫療費用支出。
參考文獻
周小燕,李小記,史娟等.延安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6,32(8):1090-1093.
周小燕,常劍波,龐寶華等.陜北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10):1553-1556,1557
陳昭君,徐凌忠,蓋若琰等.山東省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0):1038-1040.
張帆.農村4~9年級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5):102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