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平 楊世琴 張靜
【摘 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在動靜脈內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動靜脈內瘺的362例慢性腎功衰的患者,給予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和微信的方式實施人文關懷。結果:362例慢性腎功衰的患者行動靜脈內瘺術后流量較好,按期進行使用;發生血栓2例,假性動脈瘤形成1例,狹窄12例。結論:動靜脈內瘺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讓患者意識到血管通路對血液透析的重要性,正確護理內瘺,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命。
【關鍵詞】人文關懷;動靜脈內瘺;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血液透析是對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病人進行血液透析凈化的最有效方法。進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將血液從體內引出,經過處理后再返回體內的途徑,是長期血液透析的關鍵。目前較多是建立動靜脈內瘺。
人文關懷的護理工作主要是將人文關懷、社會自然科學以及護理對象進行綜合,對護理對象進行評估健康情況以及需求,在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護理人員應對整個生命過程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以此來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為主要護理目的,在護理服務中將人道精神對患者提供護理服務,主要體現對患者生命以及人格的尊重,并使患者能夠感受到精神被關懷,從而能夠完成人文關懷護理目的[1]。動靜脈內瘺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讓患者意識到血管通路對血液透析的重要性,正確護理內瘺,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動靜脈內瘺的362例慢性腎功衰的患者,男200例,女162例 ;年齡19-68歲;合并高血壓60例、21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心衰、同時合并心衰、糖尿病3例;行高位瘺2例。
1.2 方法 成立動靜脈內瘺管理小組,管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生2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1名組成,小組成員均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
1.2.1 心理疏導
熱情接待患者,詳細的入院介紹,使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向病人講解手術方式和配合要求,消除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焦慮嚴重者管理小組成員陪同手術。
1.2.2 術前準備
術前詳細評估患者全身及血管情況,有心衰及其他疾病先治療后手術,教會患者行握拳運動,造瘺側的手臂在1周內勿行靜脈輸液、動脈采血、穿刺等。
1.2.3 術后護理
1.2.3.1 體位
術后72小時用軟枕墊高患肢,與肩部平齊,指導患者禁止向手術側側臥,以免壓迫手術肢體,不穿緊身衣服。在下床活動時用繃帶吊起手術肢體,屈肘成90°,做輕微的握拳動作,以促進靜脈回流,減輕患肢水腫。人工血管進行移植內瘺的病人,避免關節活動時扭曲人工血管。
1.2.3.2 病情觀察
觀察傷口敷料及患肢血運情況。每1-2小時捫及有無震顫,聽診器聽靜脈側和血管雜音,如消失應警惕血栓形成,需及時處理。禁止在手術側肢體注射,測血壓、測體溫等。
1.2.3.3 藥物護理
術后遵醫囑抗凝治療,預防血栓形成,用藥期間監測凝血功能。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2.3.4 患肢護理
透析前先清洗皮膚,嚴格消毒后穿刺。如需反復穿刺,人造血管應采用階梯式不定點穿刺,通常距原針眼0.5-1cm左右,以免發生漏血、狹窄或感染。穿刺不成功,拔針時以點狀按壓穿刺點,力量以不出血且感到搏動或震顫為原則,血管條件不好者在透析期間可進行上臂的握力鍛煉。透析時穿刺準確,動作輕柔可延長內瘺壽命。
1.2.4 健康教育
1.2.4.1 生活指導
瘺側肢體不能提重物,避免硬物或外力碰撞,不宜穿緊身衣,避免壓迫術肢導致瘺管閉塞。內瘺用碘伏消毒后無菌紗布覆蓋。教會患者自行監測流量情況。
1.2.4.2 復查指導
注意保護動靜脈造瘺免受損傷,一旦出血,必須到醫院處理,不可自行處理。每3月行彩超檢查一次。
1.2.5 電話隨訪
患者出院時建立檔案,電話隨訪每月一次,隨訪的內容:飲食、服藥、頭靜脈搏動、流量情況。電話隨訪時評估患者服藥、飲食情況,未按時服藥的提醒補服,指導飲食,再次指導捫及血管震顫,監測流量的方法。
1.2.5 利用微信的方式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患者出院時掃描微信群二維碼加入動靜脈內瘺患者微信群,群里有專業的內瘺管理小組成員,能及時在微信群進行答疑,并且定期在微信群發放健康指導等,使患者感受到時時都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陪伴。
1.2.6 每年舉行病友會
病友會之前,醫護人員提前在微信群里通知,不會使用微信的電話告知。病友會的內容:疾病健康講座、醫護人員免費義診、醫護人員和患者分別有不同的節目表演等,大家都非常開心。
2 結果
362例慢性腎功衰的患者行動靜脈內瘺術后,全部按期使用,術后6月發生血栓2例,其中1例行藥物溶栓治療,1例行切開取栓;1例在術后第3天假性動脈瘤形成;術后6月-12月狹窄12例,經球囊擴張等對癥處理后按期進行使用。
3 討論
腎功衰的患者終末期,主要通過長期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臨時透析導管使用時間有限,易引起感染。而建立動靜脈內瘺是永久性的透析通路,可以長期使用,俗稱“病人的生命線”。透析費用昂貴,給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和身體疾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相關研究證實,對慢性病患者實施護理人文關懷,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護理滿意度 ,使護患關系更加融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2]。362例慢性腎功衰行動靜脈內瘺術的患者,護理效果滿意,病人的滿意度提高,無一例醫療糾紛發生。
對動靜脈內瘺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加強與患者之間溝通,使患者依從性增加,減輕緊張、焦慮心理,配合醫護人員共同維持鏈接血管通路的通暢,是長期血液透析的關鍵。
參考文獻
楊小芳.臨床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滲透路徑[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2):89.
周俊,沈意娜,杜漸等.慢性病患者人文關懷體驗量表的信效度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3):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