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清
【摘 要】兒科臨床實習教學是醫學生接觸臨床的起點,也是由學生到醫生轉變的第一步,是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然而,兒科臨床實習教學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本文就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綜合應用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多元化方法。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兒科臨床實習教學;綜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當今,具備越來越多的優良技術水平的醫學人才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這不僅僅是對于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是社會物質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要求。臨床醫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醫學臨床實習期作為學生步入社會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在傳授他們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實現從醫學學生向臨床實習醫師角色的轉變。但是如何能在短時間內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聯系起來,就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對兒科臨床實習教學進行深度關注與思考[1]。
1 床旁教學
床旁教學是傳統臨床醫學教學的基本模式,許多年輕的見習、實習醫生圍繞在病床前,在老師的帶領下仔細詢問病人病史,認真檢查物理特征、用聽診器聽呼吸音和心音,引導出重要的生理、病理反射,最后根據采集的病史、物理特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推斷出可能的疾病診斷,進一步制定出治療方案和治療措施。在此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穿插一些逸聞趣事或語言等素材,來描述一些特征性的物理體征或病史,使學生們把課堂里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聯系起來,顯得生動活潑,容易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每日常規醫療查房時,對兒科疾病診斷及治療常見的問題,注重知識點的講授,如呼吸道分泌較多的患兒,可現場傳授體位引流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及患者陪護人員都能掌握這一方法,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還有教師要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床旁指導,如疾病的鑒別診斷、實驗室檢測技術介紹等,同時積極鼓勵、幫助學生與患兒極其家長溝通,增強學生自信心,創建良好的交流學習氛圍。
2 多媒體教學
充分利用多媒體,將臨床上比較重要的資源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點難點,也同時大大擴展了信息量,在此,教師仍然不能忽略傳統教學手段,應將它們有機靈活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個典型的首診臨床表現和病史特點,讓學生自己提出可能的診斷,其他學生補充,必要時教師可予以啟發,最后得出診斷要點和鑒別要點。由學生制定治療方案,然后再展示病人病情的演變、治療后的轉歸和治療手段,之后教師予以總結,講解分析案例的臨床思維過程,歸納臨床規律,通過完整病例的全程演示,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培養學生學會提問,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讓學生對這種病例進行強化性記憶,形成一種以病例為主導,以問題為中心,包括圍繞臨床問題提出“學習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
3 加強社會人文科學社會主義的教育
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是醫學實踐的核心,職業道德、態度、行為、倫理同醫知識、臨床技能一樣是保證畢業生具備基本要求所規定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質之一。現在的大學課程主要強調醫學專業的知識的教育,在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方面的培養還是相當淺顯,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人員,他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將決定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因此要對學生加強人文主義教育。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護換的體會,使學生懂得尊重別人,讓學生扮演病人病種的角色,其他學生給其診治,在此過程中體驗病人的心情、學習與病人溝通技巧。因兒科的特殊性,要求學克服緊張心理和不耐煩的煩躁心理,盡快和患兒以及家長建立親和關系,避免粗魯莽撞行為,逐步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工作作風,重視人文背景與文化價值的差異,真誠的去減輕患者的病痛,意識到病人及其家長的溝通關系到治療計劃的實施和有效性,盡量以最低的費用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重視自己的責任,從而在職業生涯中盡可能地保持最高行醫標準。
4 培養醫學生兒科臨床思維
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關鍵取決于兒科臨床實習,兒科臨床實習可以將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這時醫學生進入醫生角色不可或缺的成長階段。在兒科臨床帶教中通過加強醫學實習生人文醫學技能的提高,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形成;通過強化臨床思維和培訓臨床技術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針對小兒肺炎的病例討論,首先讓實習生復習課堂理論知識,多方面收集有關資料,明確小兒肺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再讓實習生獨立完成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直觀地掌握由于肺炎導致典型的臨床表現,并根據臨床表現提出初步診斷,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使書本上的知識與臨床病例有機結合。由于兒科專業臨床教學的特點,帶教老師往往扮演著病人與學生之間聯系紐帶的角色,病房一旦有典型病例,帶教老師則盡可能在第一時間讓實習生從病史詢問、臨床表現等方面進行觀摩,并與實習生一起分析輔助檢查結果,提出初步診斷,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帶教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與全面掌握老師所講的理論知識,不僅傳給了學生知識與技能,還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臨床思維能力。
5 結語
總之,在當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法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改變,同時也要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做到古今結合,古學今用,推陳出新。在兒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以及要時刻注重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思想等多種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兒科臨床教學的教學效果,為醫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2]。
參考文獻
譚璐,師建華,楊永華,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實踐教學運用的滿意度調查及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4):580-583.
李靜.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實踐教學運用效果調查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v.10(2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