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種高層次的認知能力。作為一類思想政治的課題,更應該發現紅色文化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起到的必要作用,紅色文化能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供應強大的精神支持,因此,紅色文化可以承載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秀品質。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紅色文化 ? 高校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國家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產生的紅色文化,包含辛苦抗爭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實事求是的探索等,這些都是鼓舞中華兒女拼搏的難得的精神財富,并激勵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不斷拓展進取。
一、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提高人文素養,完備品格培養
品格培養是思想政治建設中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以品格培養為根本。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物質形態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革命者革命精神的寫照。將紅色文化作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建設教育的生動范例,來輔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品格、提升心理健康水準;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高校課程,有助于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使他們的精神受到洗禮。教師帶領大學生回憶那段紅色歷史,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情,提升個人的民族氣節,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讓大學生以英雄革命者為自己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榜樣,用紅色精神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從而使大學生們能在社會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鼓舞學生發揚紅色精神,自覺遵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后實現提高人文素養、完備品格教育的目標。
(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紅色文化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紅色文化資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紅色文化資源是寶貴的歷史財富,革命英雄為了國家的穩定、富強,他們的精神和豐功偉績,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紅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結果,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對紅色文化的深刻認識和了解,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形成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標準,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三)培育崇高的道德品質
紅色文化資源承載著厚重的黨史國史,蘊含著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紅色文化歷久彌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著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紅色文化起始于偉大的革命者為救亡圖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在艱難竭蹶的革命時期,紅色文化蘊涵了不畏艱難、勇于奉獻、不怕犧牲等卓越的精神品格。當代大學生應以這些品格為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用紅色文化蘊涵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者的事跡來培育大學生,用革命者的行為來指導大學生,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對自己今后的道路發揮發展和自我價值有著充分的認知,提升大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發展。
二、紅色文化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各地方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存在的挑戰
國家出臺了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相關政策,以此帶動全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重視。目前,地方院校已經先后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面臨著以下幾點問題:一方面,與老本科高校相比,部分高校大學生創新意識淡薄,創業氣氛不濃郁。目前,我國多數大學對雙創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準確,雙創教育往往被邊緣化,把工作重心放在專業學科和就業教育方面,甚至有時候將二者完全分開。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技能,大部分高校主要是通過課堂授課方式來進行,但弊端也很凸顯,即形式單一和效果不佳。這就致使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創業積極性不高。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雖然在相當一部分的高校已經建立起來,但由于基地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所面臨的其中一個難題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師資隊伍是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基礎和保障。現階段,各個地方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還存在短板,主要有專業教師數量短缺,實踐教學能力不足、師資隊伍建設,體系還不夠完善等問題。此外,教育師資隊伍形式單一,優秀校友的數量還有待提高。各高校應積極主動吸引,讓越來越多的創業成功人士加入進來,舉辦經驗分享講座,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為他們打造出一個優秀平臺。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優秀品質弘揚著中國的紅色文化
1.高尚的理想境界
創新創業需要高尚的理想境界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創業團隊需要合作精神,宛如一盤散沙,是難以長久的。習總書記說: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國共產黨人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較高的思想境界的原因,就是他們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創新創業的成功通常是艱辛探索的奮斗過程,必然會遇到挫折與失敗,高尚的理想境界能夠使大學生能夠承受大多數人所不能承受的艱辛歷程和艱苦環境,因為信念是一種信仰,不僅能夠激發人們的斗志,也是抵達目標的動力。
2.團結的集體精神
團結的集體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內涵。弘揚紅色文化,有助于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有助于提升高校創新創業者的人格素養,可以更好地發揮集體作用,積極的應對一切挑戰。團結的集體精神,是紅軍長征奪取勝利的內在原因,也是我們黨在長期奮斗中保留的精神財富。無論是過去的革命時期還是現在的和平年代,集體精神都可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將一個團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優良的文化傳統
作為中華民族的華夏子孫,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國優良的歷史傳統,經過長期的努力和艱苦卓絕的奮斗,革命先輩們在惡劣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勇于攀登,勇于實踐,最終取得了偉大勝利。在教育教學方面,創新創業不可或缺的同樣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它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一定要將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融于其中。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一)紅色文化引入課堂,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思想
紅色文化是具有科學性、大眾性以及普遍價值的文化。時代發展以創新創業為必要條件,歷史進步以創新為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以創業為發動機,這都需要包含普遍價值的文化來引領。因此,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紅色文化不光要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一類思想政治的課題,更應該發現紅色文化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起到的必要作用,紅色教育應融合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例如,帶領學生走進企業、事業單位、社區街道和村莊,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微小事,進行調查研究和創新創業實踐,培育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探究紅色文化實踐活動,激起創新創業的思想
創業不是一個想法,只有真正落實才能看到成績。高校可以借助獨有的地理環境,依附當地的革命遺跡建設創新創業培訓中心。將革命遺跡、舊址、故居等紅色文化資源最大限度的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中去,主動發展以紅色文化為中心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協同團日活動、大學生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發揚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思想,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和發展。同時進行以紅色文化為中心的大學生創業項目,避免學生創業的水平和類別過于類似。
(三)建設紅色文化教育網絡平臺,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滲透影響力
現階段,新媒體技術發展勢頭迅猛,在網絡技術的作用下能夠使信息傳播速度逐步提升,已經滲透到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對大學生和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活動有諸多影響。基于此,將紅色文化、創業精神與網絡文化互相融合和發展,唱響網絡紅色主旋律、弘揚網絡正能量,這會最大化的避免網絡文化帶給學生的各種不良影響,提升大學生創業的自信心,秉承堅定的信念執著向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要學習先輩們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革命精神,這對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起到積極作用。高校在開展關于紅色文化的創新創業活動中,不但要弘揚中國的紅色文化,更要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王春霞.論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5):132-135.
[3]馬永斌,柏喆.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06):99-103.
[4]陳樹文,蔣永發.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中的價值與實現[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85-87.
[5]曾杰.論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5):48-50.
(作者簡介:任柏陽,碩士研究生,助教,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