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 張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自身具有特有的屬性,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內容、方式、引領、管理等。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不足,文章首先概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基本內容、其次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合理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措施。從而,強化高校思想政治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使用的科學性。
關鍵詞:高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資源配置問題
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的發生著轉變,在高校規劃教育課程時,思政政治教育課程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對高校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養學生具備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高校教育活動中,多數高校學生的思想、學習能力不太成熟,良莠不齊的信息容易干擾學生的判斷。學生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思想觀念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這就需要,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教育手段和方式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革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科學的優化配置,落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概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內涵
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統稱為資源,除此之外,還包含人力、智力等資源。資源主要指在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中能夠創造物質、精神財富的客觀存在。思想政治資源在一定的程度上,被列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能有效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已經設定目標的各項因素之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可以簡要的概括為,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一切能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事者開發、使用的物質、信息、以及文化內容的總稱。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特征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社會性,主要歐體現在社會生產方式和繼承層面上,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可能顯現出不同種別、不同數目、不同質量的有效資源,社會資源并不單單的局限在某一國家,他具有跨越性,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可以使用和擁有它創造的巨大社會財富。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資源著重展現的是在社會主義中,服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主導性,它決定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表現出教育工作者和接受者之間的意愿和目的。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顯著的教育性,在高校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資源等,含有人力、組織、信息等都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主要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堅定自身的政治理念,以及社會責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建設相比于社會經濟較為滯后,目前,在多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消息資源較為老化,無論是各種理論信息,還是蘊含教育意義的信息都出現較為落后的局面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知識閑置”或是“知識淘汰”。教育從業者自身具備的技能不能充分的發揮,掌握的知識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資源長期得不到使用,勢必會造成使用價值的缺乏,阻礙了人力資本向生產力的轉化,造成大部分思想政治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內部配置出現失衡的局面,主要體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業者內部人員和非思想政治教育從業者兩者之間存在嚴重的脫節,一般在高校內,多數的專業教師將德育工作作為思政教師的單方面的職責,忽視了自身對育人工作的重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了專業教師的參與,造成該部分人力資源的缺失[1]。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以及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對思政教育資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一系列的整合、配置工作,也就是說,沒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就沒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領導與管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資源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在思政教育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動力源泉。然而,思想政治資源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并不是簡單機械的,它具有復雜的動態過程。在該過程中德育資源和德育效益組合成一對矛盾,有效的推動著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資源到思想政治資源配置,再到思想政治效益這一有機的過程實現的,在對思想政治資源配置的環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主要是對該過程所需的各項政治教育的計劃,以及要求進行科學的調配、組合實現各環節有效的資源配置,從而使得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之間能夠可相互促進,實現高校德育效益的提高。
四、合理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措施
(一)提供充足的物質支持
在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時,主要的工作內容是保證物理資源要充足,一般情況下,會在資金投入不夠、資金在投入時不及時、以及高校對資金的分配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在我國各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意識到物力資源投入的重要性,在相關院系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各部門應該加大對物力資源的投入力度,同時,政府也要鼓勵更多的社會企業、社會人士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投資,在資源配置上實現物力資源源頭的多樣化[2],這樣,能為后期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質保證,學生才能在正確的思想道德的約束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高校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給學生提供優良的思想道德規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給學生的思想建設工作帶來積極的影響。適當的增加主體資源能全面的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對于我國多數的高校來說,在進行教學設備的配備過程中,依舊存在著過渡到看重標準,疏于日常管理的現象。大部分的高校甚至出現任意的改變教學資源的用途,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嚴重的影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配置。高校應該在教師培訓上加大力度,擴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全面的對思政教師的專業性進行改進,另外,對各個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科學的規劃,實行績效獎勵,在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3]。
(三)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高校是傳承文化的主要地方,自身更是具備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高校在進行教學時,應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從自身的感受去體會相應的思想政治觀念。高校在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進行優化時,要建設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一定要多啟發學生,各學生思考的空間。針對相關的思想政治觀念提出自己的見解。此外,在課堂上,思政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圍繞某一具體的思想問題進行探討,并在班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最大的限度上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站在自身的觀點上,對所學的思想政治觀念進行全面的思考,引導學生能不斷的接受新的思想政治觀點,最好能做到和自身的觀點相互融合,更全面的認識周圍事物。
(四)拓寬思政教學的新領域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課中,教師多以課本進行思想內容的講解,網絡技術不斷興起,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拓寬自身的思想政治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更多的民生熱點、社會動態,在自己的課堂上融入更多正能量的思想理念。教師在使用網絡對自身的教育教學領域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學校要主要對校園網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將思想、趣味、知識融入到以思政教育為主的校園網站之中,在課后,學生能通過網絡進行更進一步的強化學習[4]。
(五)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發展的重要環節是打造一支優秀的思政教師團隊,高校更應該以思政教師的成長為核心,通過實際調研工作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培訓制度,思政教師的日常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出進行進修常規化。同時,在高校內建立信息化的學習平臺,開設專項資金鼓勵各個思政教師進行積極的科研以及教研活動,思政教師要及時的學習中央領導人,在各大會議上是重要講話,思想政治覺悟要始終和黨和國家保持高度一致,要有高度的國家社會認同感、責任感,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總結教學經驗,促進自身發展。
五、結語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時代變革中顯現出極大的創新發展。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合理的優化配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全面的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成果,以教學不斷的推動科研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月,劉霞.基于共建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路徑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102-104.
[2]曾賽章.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高校的配置現狀和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25):145-146.
[3]王位.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對策[J].才智,2015,(20):179-180.
[4]朱大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對策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01):42,21.
(作者單位:[1]趙菁,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張磊,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