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茹
◆摘? 要:伴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也在逐步向前發展,但是離婚家庭的比例也在逐漸上升。單親孩子的增多,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課,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如濡目染的影響。這極大地干擾了學生的正常發展。因此,本文針對一個學生個案問題做了有關的分析,又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個案基本情況
李某,男,8歲,一年級學生,單親家庭。
二、學生的問題行為
該生剛入學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跟小大人似的與我打招呼,而且課上積極回答問題,比同齡孩子顯得成熟。但時間一長,發現該生斷斷續續出現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經了解,該生家庭結構較為復雜,父母離異,爺爺奶奶也常年在外,而他只能交給太奶奶看管。太奶奶由于年紀較大,對他的管教力不從心。因此該生調皮淘氣,自我約束力較差;課堂上經常走神,愛接話茬;不按時交作業,作業經常出現字跡潦草,應付了事的情況。
科任老師評價他有很強的自尊心,雖然年紀小,但對于父母的事都一清二楚,有時也會有些傷感的神情,但是該生人很機靈,經常主動幫助其他人打掃衛生。
三、原因分析
原本那個帥氣小大人似的男孩逐漸的淡出了我的視線,從開始的積極回答問題到課上的走神,甚至最后對待作業都感覺在敷衍了事。我覺得問題的所在無外乎以下三點。
(一)個人因素
盡管該生經常會做出一些違反紀律的問題,但無外乎是想獲取老師同學的關注,通過一些惡作劇來引起大家的重視,但因為總是違反紀律,經常聽到同學跟老師反映,也使得他變得頑固不化,更加放肆,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嚴重影響了他的心理健康。
(二)家庭因素
特殊的家庭結構給這個弱小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陰影,現代社會的孩子心理年齡要比真實年齡提早兩歲,特別是這個長期與太奶奶生活孩子,慢慢便會發現自己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即便父母離異還有奶奶照看,但唯獨他跟太奶奶生活,久而久之便會有一種不平的心理,越來越不自信,最后自卑感慢慢產生。另外,自己的一些作業,太奶奶根本無法輔導,這也都加深了該生的心理壓力,使得學生的自由放縱逐漸嚴重。
(三)教師因素
作為班主任,如果對一些學生不了解,關注度較少,就容易出現一些偏差,長此以往下去便會使部分學生產生失落感,得不到老師的夸獎和贊美便會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也會逐漸上升。教師也要注意贊美的方式,恰當適時的贊美可能會更好的引導學生。而李某出現的這種情況,極可能心理有一定的自卑感。如何還他快樂童年呢?
四、采取的措施
(一)師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
教師要時刻關注該生各個方面的動向,多給予關愛,使其感受到老師很愛他。課后從生活上給予關心,提醒他注意增減衣物,關心他的身體健康等。對他多一些耐心,讓他能夠真正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使他不再有被拋棄之感。及時發現他的閃觀點,比如他愛勞動,那就讓他負責班級衛生,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使大家愿意和他做朋友,建立一種溫馨和諧的環境。
(二)生生建立互助小組
根據該生長期習慣自由散漫的特性,為他安排一位自制力比較強的孩子為他的組長。通過自制性較強的孩子對其的幫助與提醒,讓他感受到班級中大家都是她的好朋友,讓他感受到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同時自制性較強的孩子一般都會像小老師一樣嚴格要求這位同學的,逐漸的會讓他改掉不良的習慣,比如作業潦草,課上走神,課上說話等等。記得有一次這位小組長向我反映他的某一課的作業字跡寫的非常好,我看過后便當著所有同學夸獎了他。
(三)教師與家長的長期聯系
與家長進行交談,讓他認識到該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一種教育孩子正確的理念與方法。不能僅僅聽到孩子違反了紀律就立刻火冒三丈,給孩子打一頓。與家長商量對策,采取有效的手段積極改善孩子的現狀,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并且定期的就要與家長進行聯系,及時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采用健康的教育手法,讓家長配合教師完成孩子的轉化工作。比如我會建議他的爸爸經常多抽空陪陪孩子,多一些耐心去跟孩子好好交流,即便不能每天回來,便每天都和孩子通話,問問今天過得怎么樣啊?有沒有什么開心的事情發生啊?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
五、效果
通過輔導,我們各方面的努力,我發現他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下課也不再總是調皮搗蛋,學會了遵守紀律,課上走神說話的毛病也有所好轉,也能積極舉手發言,也愿意把學校的事講給父親聽,也學會了在家里幫太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六、啟示
年少的幼童就如一張純潔的白紙,時間便是墨水,等待教師的“涂抹”。你每一次的“涂抹”都將能影響他的性格和品質,乃至他的一生。作為教師,不僅要讓孩子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有一顆健康的心。對于問題學生要始終有愛,特別是離異家庭的子女,要從各個方面去愛他,去感化他,去保護他,肩負起教育單親孩子的責任。這是一個漫長有具挑戰的過程,為此我們始終要保持本心,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厭煩;多一些溫暖,少一些冷漠;多一些贊美,少一些指責。讓我們及時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自內心的去贊美他們,充滿愛的去教育他們,保持本心,還他們快樂童年,消除他們的自卑感。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過程當中,作為小學班主任來說,要在德育教育觀念方面進行實時的更新,在教育過程中,也要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保證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按照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的狀況,能夠準確地運用好相關的激勵對策,更加好地調動學生在德育知識方面的主動性,從而推動小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躍剛.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126-127.
[2]張彥雄.淺析現階段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8(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