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芝
摘要: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對待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感。我們擔任數學學科的教師要認清小學生的這一認知規律,選擇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數學游戲活動,吸引小學生的認知注意力,讓小學生主動熱情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運用技能,給小學生帶來全新的數學學習體驗,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小學生的更好的發展奠定數學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生;數學教學;游戲活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9-0119-01
小學數學的知識性和思維性都較強,這對小學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數學課程承載著培養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功能。游戲活動的引入給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數學教師組織小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游戲,一方面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的感知和把握,另一方面有利于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游戲思維習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已有的經驗,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技巧。那么,如何真正發揮數學活動的作用,給小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成了我們一線數學教師所要承擔的歷史使命。本文結合我在實際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做法,從四個方面論述游戲在數學教學中運動的策略。
1.巧設闖關游戲,提高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闖關游戲,構建挑戰機制,調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積極性,讓小學生愛上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所教內容制作具有針對性的闖關游戲,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認知興趣。比如講《用量角器測量角》一課中,要求小學生全面認識角的信息,會準確讀出角,會正確寫出角,會用工具準確測量角的具體度數。數學教師通過游戲進行實踐測量,首先教師拿出用硬紙板自制的各種銳角,要求小學生量一量,看誰量的又快又準確。小學生都踴躍參與,然后教師拿出用硬紙板自制的直角,小學生對于量角器的使用越來越熟練,最后數學教師拿出用硬紙板自制的各種鈍角,有的小學生能夠很快量出,而有的小學生則遇到了疑惑。此時,數學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答疑解惑,使全體小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小學生通過闖關游戲環節學會測量各種角的大小,從而在實踐中體會到角的大小和意義。
2.引入學習任務,落實主體地位
任務教學是數學課堂中較為常用的具體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入各種學習任務,讓小學生學會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養成終身數學思維意識。以往有些數學教師設計完教學任務以后不進行監督和檢查,小學生的重視程度低,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比如講《混合運算》一課中,要求小學生準確掌握和熟練運用含有兩級混合運算的正確順序,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數學教師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展示出三十道數學混合運算題,以一分鐘為限制,看哪位小學生做的題目個數多而且準確率高。對于運用較慢的小學生,教師要指導相應的運算策略和技巧,消除小學生的畏難情緒。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十道數學混合運算題,看哪位小學生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做完并且準確率最高。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數學認知和訓練氛圍高漲,小學生都聚精會神的聽課,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小學生的解題能力。
3.結合生活經驗,感知數學意義
小學數學常識同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關聯之處,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活化的游戲活動,讓小學生在具體游戲中獲得能力的增長,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更有利于小學生集中精力。比如講《統計與可能性》一課中,教學的難點是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很多小學生對統計圖的理解并不深,沒有相關的生活體驗,數學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式游戲,發展小學生的統計興趣。要求小學生回家以后在父母的幫助下統計家里每月的用電量,然后制作成統計圖。小學生的興趣很濃,都認真的進行統計和繪畫,有的小學生家里用電量大,有的小學生家里用電量小,此時數學教師要帶領小學生分析家里電的用途,培養小學生節約用電的好習慣。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指引小學生從數據的角度觀察生活、分析問題的意識。
4.注重角色扮演,強化學生理解
數學教學要想高效,就必須創新思路和發展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活動,讓小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數學,強化小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角色扮演的過程也是小學生自我完善的過程,給小學生的深入學習開辟了道路。比如講有關數學應用題時,甲手里的鉛筆的數量是乙的三倍多1支,乙手里的鉛筆的數量是丙的二分之一倍多2支,丙有4支鉛筆,求甲和乙分別有多少支鉛筆?數學教師挑選三名學生分別扮演題目中的甲、乙、丙,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小學生積極的進行討論和分析,很快就得出了問題的答案。甲有13支鉛筆,乙有4支鉛筆。小學生紛紛舉手要參與角色扮演活動,數學課堂高潮不斷,增強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
總而言之,游戲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很高的地位,是活躍數學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數學潛力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游戲情境,改變小學生錯誤的認知習慣,落實數學主體地位,拉近小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同時,還要結合日常生活,開發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優化師生關系,引導小學生會學數學并會用數學。
參考文獻:
[1]?尤炎海.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2014(12).
[2]?游玉潔.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新課程,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