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宏
摘 要:生活與教學本就息息相關,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更是如此,教材內容的設置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分析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堂以生活元素為依托的現狀,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生活元素;品德與社會;教學;應用分析
一、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堂以生活元素為依托的現狀分析
將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中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同時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學校作為學生受教育的地方,只關注學生成績是否提高,而忽略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而部分學校為了招收到更多的生源,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成績上,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即使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融入了生活元素,但依舊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第二,從教師方面來看,部分教師依然占據教學的主體地位,觀念的陳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這種地位的嚴重不平等,使得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充分認識到生活的價值,這也就與將生活元素融入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目的背道而馳。
二、生活元素在高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生活情境,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將生活元素融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時,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課程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情感充斥整個課堂,幫助學生體驗情感,同時也引導學生體會教材內容以及主題內涵,達到提高學生道德認知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從世界看中國》這一課時,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在了解中國國情概況的基礎上,了解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自然環境豐富多樣的特點。通過對不同區域地理特點的了解,加深對我國“地域遼闊,內部差異明顯”特點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因此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給學生出示中國長城、故宮、兵馬俑、云岡石窟等圖片。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杰瑞和小明,相互自我介紹,說明目的,各自介紹自己的國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杰瑞提出“中國在哪里”導入新課。隨后出示世界地圖,找出瑞典和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中國行政區圖上找出中國的首都、主要島嶼臺灣島和海南島,認識中國瀕臨的海洋。在看這些圖片時讓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世界地球村的一員,左鄰右舍的關系是涉及地區和諧、世界和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2.引用生活話題,激發學生思考
思考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為了提高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應基于教材內容的基礎,充分激發學生思考,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貫穿整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春節和圣誕節》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教師在正式上課前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過年了,家家戶戶為什么要忙著蒸年糕?(以前每逢過年,“蒸年糕”幾乎成了孩子們年前的期盼,因為可以大飽口福,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糕已不像以前那樣吸引人了,可大家為什么還要每年在年前忙著“蒸年糕”呢?)
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小組間進行討論,集思廣益,說說自己的想法,在學生回答完畢后引出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引導學生了解春節其他的風俗習慣,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守歲等等,接著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另一部分教學內容:現在,有一個洋節在我們中國非常流行,知道是什么節嗎?(圣誕節)這一天有些什么活動呢?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可以得出這樣的答案:在圣誕節這一天酒店會布置圣誕場景、商店會贈送圣誕禮物、年輕人舉行燭光晚餐等等。在這一課結束時教師可以再提出一個問題,引出本課的主題內容:同學們,通過交流,我們明白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民過著不同的節日,在不同的節日里有不同的風俗,但是,它卻蘊涵著人們共同的心愿,那是什么?(祝福、團圓、關心、美好的祝愿等等)通過提問的方式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將生活與學習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思考交流的同時獲得知識,體會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樂趣。
綜上所述,生活元素融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培養自身的道德修養,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云.“漫話”生活,趣談思品:生活元素在小學高段思品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4).
[2]沈馨遠.立足實踐,增強趣味:實現生活元素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6(33).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