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崇慶
摘 要:學生參與性高低與教學活動有效性具有直接的關系,對于農村小學而言,由于教學條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就需要通過其他有效手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進而推動教學效果提高。對此,立足北師大版語文教材,針對農村小學,探討了提高學生參與性的有效教學措施,希望可以給小學語文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參與性;教學措施
從小學語文教學實際來看,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學生上課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這些問題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較低,沒有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掌握容易出現短板,從而降低了教學效果。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就需要關注到這一問題,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改進,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一、通過語文游戲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語文教學的開展形式很多樣,而具體到學生參與性這個方面,語文游戲就是一個有效的渠道。游戲教學就是通過游戲活動來呈現語文知識,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對相關知識實現了解掌握,這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模式,對于教學條件偏低的農村小學而言,是非常合適的教學方法。而語文游戲較為多樣,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合理的游戲。故事類的課文,可以選擇角色扮演游戲;散文類的課文,可以選擇文字類的游戲。靈活選擇,讓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比如,教學《葡萄溝》這篇課文的時候,課文主要描寫了葡萄溝的美麗景色。為了加強學生對美景的體驗感受,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幅有關葡萄溝的拼圖,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拼圖游戲,大家一起完成拼圖,并在這一過程中了解葡萄溝的美麗景色。而在教學《驚弓之鳥》這類故事性的課文時,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表演還原課文故事內容,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創設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參與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之所以參與性不強,原因之一就是教學活動較為理論化,也就是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小學生本身的身心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時間偏短,因此長時間理論講解,學生難以全程集中注意力。所以,就要打破理論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創設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動手實踐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比如,教學《老北京的春節》這一課的時候,課文主要內容描述了老北京過春節時的一些傳統習俗。在課文中,有一些句子甚為優美,比如“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辣味,色味雙美。”在教學到這句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仿寫實踐活動,讓學生根據這句話的形式仿寫一句新的話。如此就讓學生實現了動手實踐,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不僅如此,在課后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這樣也能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融入鄉土素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參與性,與其自身的興趣具有密切關聯。一般來說,學生的興趣越高,那么在課堂上的參與性也就越強。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就可以通過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而融入鄉土素材,是一個有效的渠道。因為對于農村小學而言,鄉土素材具有地域特色,學生本身也有一定的認知,借助鄉土素材創新語文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比如,還是在教學《老北京的春節》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建一個比一比的環節,讓學生結合本地的春節習俗和老北京的春節習俗進行對比,看一看有什么差別。比如老北京會泡臘八蒜,而本地的春節習俗可能就會有一些其他的準備。通過對比,讓學生展開討論,探討不同地域春節習俗的差別,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本地風俗習慣的認知。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還能夠為地域傳統文化的傳承打下基礎。
四、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參與性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參與性,除了和學生的興趣有關之外,還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關系。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越高,自主權益越高,那么學生的參與性就會越強,學習也就越主動。所以,對于語文教師而言,便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比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也就是教師事先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自主閱讀任務,然后讓學生在這些任務的驅動下進行自主閱讀,如此一來就能讓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1)歸納課文的故事發展過程。(2)找出課文中描寫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難的語句。(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段落精彩?為什么?通過這樣的閱讀任務,就為學生指明了自主閱讀的方向,在課堂上,學生在這些任務的驅使下,自主進行閱讀,便實現了有效的課堂參與。而在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發揮作用,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點撥,確保學生可以對課文形成有效理解。
對于農村小學而言,教學條件存在一些局限,而且隨著城鎮化發展,這些局限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語文教師需要認清這些客觀的問題,清楚了解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這一問題,然后從開展語文游戲、設置實踐活動、融入鄉土素材以及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等方面出發,實現語文課堂的重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通過多元化手段,讓語文教學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參考文獻:
[1]楊付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課外語文,2017(19).
[2]馮小輝.提高學生參與度,打造小學語文活力課堂[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4):27.
[3]王秀英,徐新影.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的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16(12):9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