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華
摘 要:數學對于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方面效果凸顯。數學知識來源于創新,又反過來推動人們創新。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步驟地將創新思維融于其中。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將創新思維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呢?特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同時積極借鑒同行優秀教學成果,特從以下幾點進行深入研究和積極實踐,權做引玉之磚,以期為創新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貢獻自身余熱。
關鍵詞:創新思維;小學數學;應用
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是創新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基礎
作者認為:無論是抽象思維還是理論,都以觀察分析實驗材料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教學研究表明:觀察是叩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思維的前提。觀察是否深刻,直接決定著創造思維深度和廣度。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地解答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引導學生深刻觀察,去偽存真,以期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基礎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和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細致觀察這些知識隱含的著力點,從而又快又好地解答問題。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創新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關鍵所在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表明:興趣不僅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驅動力,還是學生創新的助推力。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為此,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遵循學生探索未知心理,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作者認為:興趣是思維的基礎和前提,而思維蘊含于特定知識中。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力求問題難易相宜,利用問題內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認知沖突,激發探索欲和興趣心,促使學生在興趣中拓展思維,增強質疑發問能力,主動解決并努力創新。
2.貼近學生好奇心中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表明:爭強好勝是學生的天性,假如學生時常體驗不到成功樂趣,學習自信心勢必會喪失。為此,教師要充分挖掘積極教育因素,促使學生體驗成功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興趣。
3.利用數學圖形美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表明:數學教材中包含有大量圖形,這些圖形是理論形成的重要依據。不同的圖形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些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促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數學圖形美感,將這些圖形美延伸到現實生活中,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創造圖形美欲望。
三、提高學生質疑思維能力是創新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著力點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表明:質疑思維是主動保持和強化好奇心,不迷信權威,不輕易相信直觀,不輕易放過任何疑點,勇于提出不同看法,追求問題多樣性。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發問能力,常言道: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反對盲目跟風。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問題來培養學生質疑發問,以期促使學生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問題,充分利用那些錯題和錯誤解答使學生提高對錯誤問題的認識,同時,問題要具有組合性,以便提高學生評判是非能力。并且在精心設計問題中,對正確結論進行證明,對于那些片面結論要列舉反面事例。
四、增強學生解題能力是創新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有力保障
作者認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掌握有效解題方法意義重大,需要有意識和有步驟訓練。思維和解題步驟息息相關,利用解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習題,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發展。一般而言,課文中包含一些有利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題,然而這些訓練題并非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客觀需求,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和有步驟地對這些訓練題進行完善,提高訓練題針對性,結合特定任務來設計訓練題,以期為學生創新思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五、打造和諧師生關系是創新思維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基礎
作者認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創造活動的基礎。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涵,增強駕馭教材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將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入到課堂中,增強教材內容時代性,促使學生獲取更廣的專業知識,掌握更有效學習方法,促使他們積極探索和主動思考。這需要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此,為了又快又好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師要為學生留出更多自由時機,以平等、寬容、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在集思廣益中查漏補缺和互相彌補,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定期互換師生角色,打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敢于發表自身觀點,聆聽其他同學發言,提出自身意見,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起到錦上添花之效果……
六、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創造思維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基礎
作者認為:教育的至高境界在于培養創新人才,而不是培養亦步亦趨的人。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貫穿于課堂教學始末,結合學生觀察力,開展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實踐案例,促使學生探索內涵規律,深層次觸教材內涵。為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開拓創新,將反思和評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縱深發展。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