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媛
摘 要:學生的學習都是階段性的表現和結果,因此并不能武斷地認定學生是聰明的,或者說是蠢笨的,因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名列前茅。有一些學生的學習只是暫時性的落后,可能是由于自身不適合的學習方法,也可能由于后天努力不夠等,但是并不意味著學生是永遠的落后。潛能生指的是在語文學習中對知識理解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結構性缺陷,得不到正常的智力發揮,從而未能達到教學的標準,主要是針對中等生而言。但是相信這類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能夠實現有效的轉化。基于此,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潛能生轉化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潛能生;語文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習技能和形成心理過程的關鍵時期,暫時落后的潛能生就好像生病的孩子一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和幫助。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是指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學習氛圍、學習方法、教師因素等。語文潛能生的形成,很多都是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影響的,潛能生的轉化對于語文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小學語文潛能生的轉化,發揮出潛能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呢?
一、尊重學生,調動學習態度
潛能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是由于學生過分自卑或者學習方法的不適合而導致學生厭學,甚至一度自暴自棄。加之一旦這種形象出現,家長和教師都認為學生是消極的,不會有很大的進步和改變,正是這樣的不信任讓學生內心更加不安。所以,教師和家長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尊重學生并發掘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地認為學生是不好的。
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教學上多一些關心和耐心,進一步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和需求,做到公平對待,不應該只關心和尊重優等生,而對潛能生不聞不問。例如,班上有個同學叫李x,他上課經常因搞小動作而分心,我并不認為他不聰明或者很差,只是覺得需要幫助他找回學習的動力和態度。于是我經常在語文課上點名讓他發言,我說:“其實你很愛說話啊,把你的口才和注意力放在學習上,肯定很棒的。老師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舉高的小手,好嗎?”李x很大聲地說:“好!”正因為這些簡單的話語和鼓勵,學生感受到了公平和尊重,教師只要多關心和尊重學生,幫助他們一步步成長起來,學生的態度肯定會有所改變和進步的。
二、疏導學生,改變溝通方式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于家庭、社會、學校等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性格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學生存在差異性和個體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況和動態,注意自身的語言組織和表達方式,重視學生的情感疏導和行為指導,避免由于潛能生的不足而惡語相向,甚至置之不理。對于學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多加鼓勵,對于做得不好的要及時進行疏導和教育,達到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相理解。
例如,有個學生叫陳x,由于自身性格火暴,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動手動腳,班里的人都稱他為“小霸王”。一般情況下,教師和學生基本都不想與這類別的學生進行溝通,這時候更需要教師的疏導和溝通。有一次,我發現他總是神不守舍的,經追問他才說出原因,是由于一件小事和其他班級的學生發生了口角,還發生了肢體的碰撞。在我的耐心勸說下,陳x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深表歉意并握手言和。借用這次機會,我還給予他鼓勵和支持,教育他要尊重別人和理解別人,要認真學習做個有用的人,并跟他說以后有什么困難和疑惑都可以找我聊天,因為我們是朋友。經過那件事后,陳x有了一些改變,學習成績雖然沒有很大提升,但也有所進步和改善,正因為教師這種耐心和尊重投射到潛能生的心里,學生才能有所共鳴并付之于行動。
三、帶動學生,尋找學習興趣
潛能生的產生并不是智力因素所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也是原因之一。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為了讓學生愛上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潛能生轉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應該帶動學生融入教學氛圍,并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教師可以嘗試以“快樂教學”的方式進行潛能生的轉化教學,如角色扮演、游戲教學、音樂教學、寫生字接力賽、“開火車”朗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神筆馬良》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故事進行角色演繹,小組的組合原則是潛能生與優等生混合組合的形式。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讓學生在扮演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在快樂教學中尋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總的來說,潛能生的有效轉化是非常重要的,其轉化不但是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是學生自身的進步和成長。作為語文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緊抓小學階段的關鍵時期,肩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為培養新一代社會人才做準備和努力。因此,教師應該做到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并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或方案帶動學生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成績上和心理上都有所提升,從而愛上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吳燕紅,李偉明.心理交流,讓“潛能生”不再“潛”下去[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64-66.
[2]高春蘭.小學潛能生轉化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7):54-55.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