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匯溪

摘 要 高職生的培養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但是從社會對高職生就業的反饋信息來看,高職畢業生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面對實際問題往往束手無策。那么高職畢業生該具備的核心素養到底是什么?該怎樣培養?本文中的“問題學習”便是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筆者以三年來對職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為例,圍繞“問題學習”的內涵和教學闡述它對提升高職生核心素養的價值所在以及具體實施方案。 關鍵詞 高職生 核心素養 問題學習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17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employment-oriented and the goal i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society on 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they are often helpless in the face of practical problems. So what are the core qua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How to cultivate it?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is paper is an effective way of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Taking the teaching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for three years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value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improv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ts concrete reality around the connotation and teaching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re literacy;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y
1 “問題學習”在提升高職生核心素養中的價值分析
1.1 什么是核心素養
如今,所謂的“核心素養”體現了人的素質和能力的兩個方面,即行業所要求的合格勞動者的素質,以及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豐富性表征。具體地說,就是“以工具為媒介同客觀世界對話”“同異質的他者交際”“能在廣袤世界中自律地生存的能力”,可以說是“同世界的豐富的交際力”。“核心素養”的提出帶來的是學力概念的刷新,即從“雙基論”轉到有效地運用種種資源、同異質的他者合作,求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素質與能力在本文中筆者稱其為“新學力”。
具體到小學教育專業,“新學力”對于學習者來說就是指在教師的輔導下能運用自身的經驗和各種資源積極主動地合作解決教育實踐中真正出現的問題的能力。
1.2 什么是“問題學習”
近年來,在全球化時代要求的基于核心素養的合作學習中,“問題學習”或“項目學習”得到了迅速發展。“問題學習”(PBL)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一種學習方式,從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教學內容的內涵并不是在教科書和教師的頭腦之中,而是師生與生生之間借助主體(即本文中的“問題”)的相互溝通而生成與建構的。因此,圍繞這一核心理念,“問題學習”它主要的外顯活動有:一是問題與目標的設定,該問題是來源于現實;二是以小組的形式,直面現實問題;三是圍繞問題解決收集所需要的資料,過程中可擴大學習共同體;四是學習參與者圍繞問題解決溝通協商,提出有理有據的提案;五是分享小組的學習結果,接受他組的反饋意見再進行反思。
綜上不難看出,“問題學習”可以充分發展的素質包括溝通力、合作力與實踐力。這正符合“核心素養”的內涵,是一種自律性、協同性的課題解決學習,體現的是建構主義的能動的學習觀。這是以課題為本位的,通過直接同合作伙伴一起指向現實的問題解決,借以發展學習者的種種素質的一種學習方式。
2 “問題學習”在高職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以“課程與教學論”教學為例
《課程與教學論》這本教材的特點是:理論性強,內容深難,綜合性強。如果照本宣科的話,高職生學起來會很困難,勢必造成新的學習困境,最終喪失學習興趣,所以,這門課程的教學亟待改革。“問題學習”就是新的出路嗎?這種方式是否可行,我們要從學生、教師、教學影響三個方面來一一分析。學生、教師與教學影響是教學的三要素,任何一種教學都是這三個要素的協調與綜合,“問題學習”也不例外。
(1)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學習”的可行性。高職生往往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他們無論學習品質還是學習能力都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自我效能感低、學習動力不足、惰性強、不善于思考、學習方法不當等等。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學習能力沒有解決問題的頭腦,相反他們更傾向于去思考現實中的問題,更期待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而且,他們還是很渴望被認可,被自己或被同伴被教師認可,因此只要善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加以適當的指導,他們是可以堅持將問題解決過程持續到底的。
(2)從教師的角度看“問題學習”的可行性。新課改思想影響下的教師們在看待“問題學習”這一學習方式時,并不會覺得陌生,許多老師還有很深刻的認識,但是愿意將這種模式貫徹到課堂的教師卻比較少,因為這需要教師在各個方面做一些調整和改變,比起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改變費時費力。不過,萬事開頭難,一旦新的模式建立起來了,以后也就比較輕松了。筆者愿意在教學上做這樣的改革。
(3)從教學資源看“問題學習”的可行性。以“課程與教學論”教學為例,若是要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推行問題學習,那么僅僅一本教材是不夠的,還需要課外書籍、互聯網資源、社區資源等其他的學習資料,另外可能還需要學生具備編制調查問卷、制作訪談提綱等技術。這些資源,筆者認為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是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的。
綜上分析,“問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可以在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與教學論”課堂實行的。
3 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策略初探——以“課程與教學論”教學為例
3.1 教學策略的設計
(1)問題情境設置。筆者認為,“課程與教學論”簡單來說就是“課程論”與“教學論”的合集,對應的現實問題實際上就是“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這兩項工作都是未來的教師會涉及的領域,因此這就是該門課程的“問題”。眾所周知,“教學設計”是教師的基本功(它的必要性這里不贅述),但“課程開發”卻是專家的事兒。而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專家的專利,它也是未來的優秀教師一定要具備的能力,可以把這種能力理解為一種可以評價課程、選擇課程、開發校本課程的教研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一定要一再的將這件事“簡單化”、“具體化”甚至“游戲化”。
(2)根據問題情境,重新組織教材。圍繞“開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個大的問題,我們會逐步涉及到學校的命名、學校的概況、學校程設置、校本課程的選擇(體現特色)、課程開發模式、課程目標、課程組織、課程編制等等下一層次小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是我們重新組織教材內容的依據,而“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就是我們選取教材內容的指導思想。關于“教學論”對應的“教學設計”這個問題,因該專業會專門開設“教學設計”這門課程,所以這一部分不是教學的重點,本文不做闡述。
(3)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目標是“問題學習”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里的學習目標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也可以是學生討論的結果,總之都是圍繞這門課程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的,也可以理解為小組任務。這樣設置的學習目標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4)激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動機,這項工作貫穿這門課程的始終的。每節課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不失時機的激勵學生,以鞏固他們的這種學習狀態。
(5)組織小組討論。除了之前的概念學習,之后的問題解決均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一個班的同學上課時就以小組為單位固定的坐下來。組織小組討論是培養學生溝通、協作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給與學生充分的指導。
(6)成果分享。成果分享即每組選一個代表將討論結果總結再發言,成果分享不僅能讓學生通過自我展示鍛煉自己的口才、培養自信心、獲得成就感還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班上整體的學習氛圍。
(7)反饋評價。反饋評價可以是組與組之間就問題解決方案的評價,也可以是教師對小組的評價,反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完善解決方案,對教師來說也是發現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遇到的知識或技術上的障礙的方式。
(8)教師指導。教師的指導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點,為學生提供理論援助、拓展思路。
(9)書面作業。經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反饋評價、教師指導后,每個小組要再次修改或完善本次的問題解決方案,然后以書面作業的形式交給教師,這一步可以鍛煉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
3.2 教學方案的設計
教學具體實施方案如表1所示。
參考文獻
[1] 王歡.“情境英語+模擬職場”課堂對中職生核心素養滲透的探究——以中職英語聽說模塊教學為例[J].科技文匯,2017(5).
[2] 高華成.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淺析——以《故都的秋》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2017(11).
[3] 鐘啟泉.問題學習:新世紀的學習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