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風向標,分析了核心素養對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提出的要求。從教學理念、觀察生活、作文教學指導上分析了核心素養理論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開展方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體會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階段的教學難點,近年來,教育部大力倡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語文學科來看,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語言建構和應用、思維發展和提升、文化傳承和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幾個方面。寫作是鍛煉學生寫作思維、審美意識、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后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核心素養下的寫作教學要求
在作文中,能夠看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包括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選材立意等方面,寫作是學生表達情感、抒發思想的重要載體,代表著學生的發展潛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作文教學,除了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技能之外,還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核心素養并非來自于教師的教,而是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慢慢培養起來的。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善于發現生活中趣味的事和人,可以捕捉到寫作對象的特點,從多個角度思考、創新、突破。
二、核心素養理論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措施分析
(一)創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的滯后,是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部分有經驗的教師,習慣憑借經驗來教學,沉迷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意識和思想,無法突破傳統作文教學活動的禁錮。部分年輕教師,經驗較少,無法將自己的創作心得靈活運用在作文教學中。這兩種極端的教學方法都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更新自己內心的教學觀念,既要傳授寫作經驗,又要提高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寫作的主觀能動性,拓展寫作空間,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為學生提供發表看法、自評互評的機會,這樣方可鍛煉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善于觀察生活
作文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核心素養中提到的文化傳承和理解,強調在生活中汲取靈感。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承載了各民族文化的歷史。閱讀是多維度的思考過程,通過經典書籍了解過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學生開展廣泛閱讀,還要帶領他們主動深入生活、融入自然,在生活和自然中尋找寫作素材,這是學生寫作的靈感來源。實踐顯示,只有認真觀察、細細領悟,寫出來的文章才具有真情實感。
如,在描述人物時,可以邀請一名學生擔任志愿者,站在講臺上,大家來觀察。先描述他的長相:如大眼睛、高鼻梁、偏瘦、濃密的眉毛、烏黑的頭發;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接觸描寫他的性格。如,樂于助人、性格開朗、不拘小節等。在描述完之后,學生就知道了人物的大致描寫方式,比起單一的寫作,經過主動觀察后寫出來的文章,質量更好。
此外,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鼓勵他們養成記日記、隨筆的習慣,記錄下自己學習、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喜悅和憂愁等等,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三)讓學生敞開心扉、自由表達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各項能力均提出嚴格要求。在這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自由表達,寫作時,不應該給學生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要營造出良好的自由創作氛圍,不需在題材、時間上進行限制,只要學生不偏題即可。同時,還可以將批改權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評估自己的寫作得失,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掌握了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種種不足,還學會了怎樣來批改文章,增進了同學情誼,這比單一的教師批改效果更理想。
(四)在專業指導下提高寫作技能
雖然我們倡導核心素養下的寫作教學要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但并不代表教師放任不管,在寫作環節,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決定了他們的文章層次,要寫出優美的文章,除了要靈活運用字詞之外,還要具備嚴謹的邏輯。在寫作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掌握聯想、夾敘夾議、情景交融、動靜結合、抑揚結合等寫作方式,了解各類技巧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初中階段,作文教學的內容以記敘文、議論文為主,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舉出一個個生動的寫作例子,引導他們對比歸納,熟悉各種寫作技巧的應用。
核心素養是語文學科教學中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彰顯了語文學科的本質,通過核心素養與寫作教學之間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鍛煉思維能力和審美鑒賞意識。初中階段是學生寫作能力鍛煉的一個重點階段。核心素養在語文寫作中的滲透,需要以新課程作為教學指導,從興趣、技巧、實踐等多個方面著手,創新寫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鍛煉機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鋒.初中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 學周刊,2018(15).
[2]羅爽.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3).
[3]李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生核心素養教育[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12).
[4]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青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