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摘 要:利用微課等資源,對當前小學英語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教材二次開發要從學生興趣出發,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改進課后作業等方面進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材;興趣;生活;作業設計
為了使小學英語更加活潑生動,滿足小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有必要對小學英語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可在尊重原教材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絡,搜集相關主題文本或音頻、影像內容,進行整合和創編,并通過微課、微信等微型終端技術手段實現課內外的師生互動與交流,這種嘗試為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教材的二次開發要從興趣出發
教材的二次開發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互聯網絡的多元的資源素材,有選擇、創造性地開發。
1.豐富文本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教材內容二次開發時,遵循“去、取、趣”的原則,去掉低效活動或內容,選取話題創編文本,保持內容的趣味性。例如,將原有課文單句拓展成三個部分,即“Lets read”“ Lets practice”“Lets enjoy”,它們互相補充,逐層遞進,分別側重培養學生的文本朗讀、拓展對話以及繪本閱讀能力,用多樣的文本呈現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持續的學習興趣。其中“Lets read”是由原課本重點句引申出來的對話語篇;“Lets practice”是基于原文又高于原文的拓展練習;而“Lets enjoy”則是由教師從網絡搜集來的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故事。資源的選取和使用,充實又不乏趣味性。
2.拓展學習手段,喚起學習動力
二次開發后的教材要有配套的音頻、視頻以及繪本資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斷增加新內容,在尊重原教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優化教材內容和形式。例如,針對現行教材選取其他版本教材中的詼諧可愛的小丑形象進行課堂練習,讓學生用關鍵詞句描述小丑,同時還可讓學生為小丑設計服裝、發型,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卡通趣味的教學內容加上多感官多途徑的學習手段,喚起并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教材的二次開發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
教育的出發點應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偏離了這個點,很難引發學生的共鳴。教材的二次開發也要結合學生生活。
1.基于生活經驗,開發整合資源
對教材“二次開發”應基于本校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從現有經驗出發,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創設教學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應用語言,在教材的二次開發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中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他們需要更直觀、明了的呈現形式,教材編寫時除了要關注內容的趣味性之外,還要注意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設計活動內容。情境的創設應關注學生的情感共鳴,從教材情境過渡到生活情境,引發學生對情境的討論,從而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
2.科技催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二次改編的教材較原教材在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提升,無論是單詞還是句型都有所增加,這就需要上課時播放微課,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提高課堂吸收效率,制作的微課還可以發給家長,回家繼續鞏固練習。例如教學Weather時,需要學習五種天氣的說法sunny,cloudy, windy, rainy, snowy,在二次開發教材時,可將天氣和服裝整合在一起,增加T-shirt, shirt, skirt, sweater等服裝類單詞以及句型Put on...由于內容較多,并有一定難度,可為學生錄制一個微課,內容為運用Its.../Put on...句型,根據天氣正確穿衣。除了講解之外,還可插入一個穿衣小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在課上觀看微課并學習新知,為之后的課堂操練做好鋪墊。微課的加入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課堂不僅是師生的雙向互動,還是師、生、媒體三者間的立體交互學習。
三、作業題也需要進行二次開發
教材二次開發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除了課前的鋪墊及課中的輸入,課后還需相關活動和作業跟進學習。教材二次開發可在新技術的引領下,對作業形式和內容進行開發,讓作業和教學內容相匹配,通過創新作業,落實教材二次開發的作用和效果。英語趣配音、納米盒子等都是近幾年來新興的手機APP,這些軟件包含豐富的聽說資源,利用這些APP,學生在家便可以訓練英語聽力和表達能力。為鼓勵學生配音,教師可建立班級組群,學生發送配音供大家學習和交流。通過模仿配音,學生的語音語調有所改善,知識面有所拓寬,最重要的是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只增不減。此外,其他很多手機軟件也可以用于學習,例如手機APP“足記”,一款圖配文的照片編輯軟件,學生可在軟件中插入圖片并添加中英文字幕,創編屬于自己的圖文故事。學生動動手指,作業成功發送,也免去了教師堆積如山的作業負擔。學生周末或是假期的活動都可以制作成電影照片,在分享快樂的同時訓練英語單句寫作。
教材的二次開發實質是教師創造性運用課本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結合體。在“互聯網+”催化作用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正朝著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易接受的理想狀態轉變,學生也踏上了一條便捷、高效的英語學習高速通道。
參考文獻:
[1]馮許.運用微課促進初中語文專題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6(11):127-128.
[2]覃燕.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微課“點化”作用[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