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華
摘 要:生物課程是初中教育系統重要組成,也是初中教學難點之一。為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水平,保障整體課堂教學效率,初中教學同仁開始嘗試運用實驗教學,對生物教學進行輔助。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通過對生物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對生物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方式展開全面論述,期望能夠為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生物教學;生物實驗;教學互動;實驗結果
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實施生物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認知水平,同時還可以達到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結構、提高學生健康防范意識等方面的目標,對于學生成長而言,意義較大。但由于部分生物知識點較為抽象,一些概念晦澀難懂,導致課程教學現狀并不理想,存在著課堂教學效率較低以及實驗教學形式化等方面的問題,對學生生物知識學習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初中生物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升
為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保證學生探究積極性,現代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會通過小組討論或者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帶領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雖然此種教學方式具有諸多優勢,但如果手段使用尺度把握不當,就很容易會出現探究環節過于形式化以及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等方面的問題。
2.實驗教學過于形式化
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到應試教學模式影響,部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還存在著教學流于形式的狀況,實驗教學功能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同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時,雖然與學生就實驗結果進行了探究,但在實驗結束后,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時,會將實驗重點匯總成資料,讓學生進行記憶,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很容易會使學生出現厭學心理。
3.實驗教學方式有待完善
一些教師在進行實驗部分教學時,存在著用黑板或多媒體代替實驗操作的情況,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直接影響。在進行教學時,老師并沒有帶領學生展開實驗操作,而是通過板書或者播放視頻的方式,代替實驗過程,整體教學較為機械、枯燥,很難帶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運用實驗教學,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1.提高教學趣味性,帶動學生求知欲望
初中階段生物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為主,要在教學中適當加入趣味性元素,以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帶動學生主動進行知識點探究與學習,進而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需對實驗教學靈活性以及活動形式多樣性進行保證,可通過對演示實驗、制作性實驗以及觀察類實驗等實驗的運用,將學生知識探究欲望全面激發出來,從而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一課實驗教學為例。在進行此次實驗教學之前,教師可讓學生事先在家中種植自己喜歡的種子,并觀察、記錄種子生長過程。此種實驗方式較為簡單,且很容易會引起初中生興趣,能夠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對學生觀察以及實踐操作等能力進行有效鍛煉,能夠有效帶動起學生探究欲,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2.加強教學互動性,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老師要改變自身所存在的錯誤觀念,增強自身對于實驗教學的認知與理解。要在對課程教學內容、目標以及對象等元素展開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合理進行實驗過程設計,且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要通過提問以及引導等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活動之中。例如在學習“血液”相關知識點時,老師可在實驗教學前,就血液相關知識向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能夠成功帶動起學生的實驗參與興趣,同時還能準確了解到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程度,更加便于教師實施教學調整。
3.注重實驗結果反思,訓練學生綜合能力
在實驗完成之后,老師需要帶領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與反思,要改變以往直接進行實驗總結以及讓學生死記硬背實驗結論的狀況,應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思考,以幫助其更加深入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以“光合作用”實驗為例,進行實驗前,老師可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猜想,并讓學生按照自己猜想進行實驗操作,且要在實驗結果出現后,與學生猜想進行對比,從而通過不斷反思、分析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光合作用相關知識點。
通過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相關內容的闡述,我們對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各教學同仁應明確認識到實驗教學的價值,要在對生物課程教學現狀進行深度剖析的基礎上,按照初中階段生物教學培養要求以及培養內容,結合學生生物學習情況,將生物實驗巧妙融入課程教學之中,通過實驗科學展開各項知識點教學,以對最終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進行保證。
參考文獻:
[1]韓玲.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1):186-187.
[2]錢云飛.淺談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來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3):101.
[3]劉金萍.淺析如何利用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新課程(中),2017(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