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春
摘 要: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開展自主的探究式學習。筆者在本文中以職業核心英語第三版Unit1Text A Body Talk為例,探討了信息化教學設計在高職大學英語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應用研究
基金項目:2017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外語教學專項課題(項目編號:2017JSA051)。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不斷融合。高職大學英語課堂也要順應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合理有效地應用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英語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任務型教學、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采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在本文中,筆者將呈現的是職業核心英語Unit1 Text A Body Talk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據此來展現信息化技術是如何在告知大學英語課堂中得以應用的。
1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對18級學生開設的《職業核心英語》是在大一下學期進行的,該教材是我校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的教材。該教材主要涵蓋了職場中可能遇到的情景為主線設計的教學環節,共分八個單元,其中的第一單元就是初入職場應該注意的與人交流過程中的肢體語言的使用和理解,所需學時為8學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社交場合中合適的肢體語言的表達;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體語言的文化差異;了解如何借助肢體語言手段提高表達效率增強表達效果。
3)能力目標:能夠根據不同交際場合學會恰當實用肢體語言;能夠總結常見肢體語言的文化差異;能夠用肢體語言與人交流信息并建立友好關系。
4)素質目標:學會尊重他人,提升自我素養;培養合作意識,強化團隊合作;促進文化自信,訓練有素。
5)教學重難點:掌握肢體語言常見問題的詞匯和句型,能借助肢體語言手段提高表達效率增強表達效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體語言的文化差異
6)學情分析:由于在大一上學期,大學充分準備了大學英語三級考試,因此大部分學生詞匯達到2200左右,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但是他們更歡迎新媒介中的學習內容。大多能適應合作式學習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相互學習。因此我們從教學策略上進行改革。
2 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充分利用云班課、微信、視頻、百詞斬和網絡課堂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資源,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針對學生特點,課前采用任務驅動法,使用視頻材料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課堂實施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將枯燥、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課后提升環節,采用任務驅動法,通過微課及小組討論的形式檢驗學習成果,鞏固提升語言能力。
3 教學過程
3.1 課前導學環節
課前,將全班學生分成6組,按要求完成預習任務。教師將學習資源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并通過QQ群發布課前預習通知。學生接到預習通知后,按照預習要求完成任務。
任務:觀看老師發布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的微課body language, 回答頭腦風暴里的相關問題并上傳答案;觀看一場 Ted 演講 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并回答問題;小組活動完成一項調查:搜索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法國、英國最具特點的三種肢體語言圖片、文字材料,每組完成一個國家的肢體語言PPT展示任務。課前通過班級QQ群遞交作業。
3.2 新課導入環節(2課時)
第一步,老師評價學生上傳在藍墨云班課里的頭腦風暴問題答案情況。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體語言圖片。第二步,學生小組代表給全班同學演示講解本小組的國家肢體語言PPT,教師進行點評,選出TOP3。第三步,根據讀一讀肢體語言詞組,分小組演一演(你來演我來猜的游戲),并說一說不同肢體語言的含義。本步驟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使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官接受相關信息的刺激。用表演的方式走進本單元課文,使學生對肢體語言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 。
3.3 正式授課環節(4課時)
正式授課環節包括三步:第一步,泛讀。任務1為學生分小組略讀并討論 解決三個問題;任務2 學生根據所給文章結構圖,通過小組討論補充完整段落大意。本步驟通過任務驅動法設疑,引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突破難點。第二步,精讀,學習詞匯及句型。1)學生在精讀時對重點句子進行猜測,同時運用微課技術通過單詞TV進行多維度學習,提升單詞記憶效果。2)通過小組活動,改述句子,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點,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在學習單詞nonverbal構詞法:前綴加詞根的形式時,先讓學生說一說帶有前綴non-的單詞,教師總結歸納。在前綴in-,un-,non-構詞法辨析中,學生通過詞根詞源在線字典進一步深入學習,每組代表講解前綴的用法,教師進行點評,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3)隨后的單詞連連看小游戲環節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鞏固了構詞知識。在詞匯considerable, subconsciously,indifferent, engage in等的教學中,鼓勵學生使用有道、百詞斬、知米背單詞等App軟件進行相關語言信息的批量輸入,強化新知識的記憶并提高了詞匯的運用能力。4)在句型Chances are that等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例句中的特點,教師總結,學生下載線上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第三步,歸納總結,考核評價,補充拓展。1)小組活動:通過競賽、互評的形式用關鍵詞復述課文主要內容,將音頻提交至云班課平臺。2)梳理本堂課知識,強調重點和難點。通過教材配套外研隨身學App強化聽讀訓練,復習鞏固本課生詞。在一系列的互動活動中,學生加深了對本課的主旨、重要短語和句子的理解。通過補充相關素材,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知識。
3.4 相關聽力課環節(2課時)
第一步:收聽 VOA慢速英語:Improve Your Public Speaking With Body Language第二步:復述聽寫課文中的句子.第三步:相關body talk的對話聽力以及完形填空問題。這一步驟通過聽力專項練習,一方面鍛煉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另一方面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以及鞏固好相關肢體語言的知識點。
3.5 課外拓展環節
課外拓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參考外研隨身學App發音,掌握課文的單詞發音,上傳單詞朗讀錄音到藍墨云班課,熟讀課文。
4 教學反思
在這一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結合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促進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把英語知識用起來。整合多種信心化資源,擴展學習時空。督促學生在課外完成學習積累和能力提升,課內則側重語言操練和答疑解惑,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學習,凸顯他們的主體地位。在合作學習中收獲贊賞與激勵,教師則以自己的專業素養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凝練知識、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孟琦.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解讀與對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1):58-61.
[2]時楊.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校園英語,2015(33).
[3]王寧.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探究[J].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