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紅芳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復雜多樣性的語言類學科,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傳授豐富的語文知識,還要對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相應地培養(yǎng),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新課改的教育要求,使得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根本,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55-01
1.生本教育內涵和教育目標
1.1 生本理念的教育內涵。
生本教育我們可以理解為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改變了自己以往的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觀動能性從而獲得更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生本教育理念實際上是在師本教育的基礎之上完善和發(fā)展起來的,它是新時代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生本教育和師本教育二者屬于相互襯托、相互影響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通常都會針對課文的內容、結構、寫作方法等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而學生則是處于一個被動地聽者,他們不會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地思考和分析。而教師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其中就可以把學生拉到課堂教學中來,讓他們掌握著整個閱讀教學活動的主導權,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己的各種優(yōu)勢和潛能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
1.2 生本教育理念的目標制定。
我們都知道生本教育的主體就是學生,其主要目標也是喚醒學生的生命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主觀意志,然后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最大限度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做到兩點:第一、通過全新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喚醒學生的主動閱讀意識,讓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去更好的體驗并感悟自己美好的生活。第二、通過閱讀教學喚醒學生的生命感悟,因為閱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生命氣息,其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可以學會閱讀,并在閱讀教學中去更好地發(fā)現美和感受美,最后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2.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2.1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人文關懷,且教學目標設計的也十分單薄和刻板。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人文關懷,例如教師在講到《花的學校》時可以把教學目標劃分成三個,第一: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自己的想象和語言談一談自己學校的樣子。第二、教師把課文的生字詞寫到黑板上,并安排給每個小組自己去查閱去學習,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角色朗讀模式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整體的感知,標出小結;最后,讓每個小組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感受,從而達到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他們情感認知能力的目的。
2.2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構建豐富的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就需要把語文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去更好地感悟生命萬物的本質。舉個例子,語文教師在講到《不懂就要問》時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展現孫中山先生的背景資料,待學生大致了解以后讓他們借助漢語拼音去自讀課文,遇到不懂的生字和詞語可以借助字典工具進行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進行標注然后閱讀完以后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小聲議論下,當學生都閱讀完并討論完成以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他們進行提問。
文章主要講的是誰的不懂?不懂就要問是誰對誰說的?為什么這個人會這樣說?這時候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就會回答出課文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不懂,不懂要問這個問題是他老師提出來的。因為這兩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通過簡單思考就能回答出來,但是面對第三個問題學生可能就會有些不知所措,所以為了讓學生可以對課文的中心思想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表演去感受教書先生當時說不懂就要問的意圖。可以把學生分成兩人一小組,一個人扮演作者一個人扮演教書先生,兩個人在邊演邊讀的過程中就可以慢慢掌握相關內容,也能對這其中的寓意加強理解和記憶,使得他們在語文學習上獲得更多的進步。
2.3 在生本理念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就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可以讓學生嘗試在每節(jié)課當中做好讀書筆記,再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那些陌生字詞以及優(yōu)秀的句子都摘錄下來,而教師也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這樣就可以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語文閱讀能力的目的。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就可以通過三個教學步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讓學生自己大聲地朗誦一遍課文,把課文當中不認識的字和詞都找出來然后教師隨后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告訴他們怎么讀以及意思是什么、第二、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默讀,標注段落序號再引導學生進行分段的學習;第三、讓他們畫出每一個段落的中心語句,最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分析每一個段落的中心語句。這樣的教學方法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長時間下來也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提高他們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本身的關注。不僅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幫助他們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建立更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讓生本教育理念的優(yōu)勢和價值得到全面地體現。
參考文獻:
[1] 陳玉琴.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數碼設計,2017(10).
[2] 林平福.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閱讀教學的課堂[J].華夏教師,2014(12).
[3] 李雅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生本教育[J].甘肅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