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黃彥 藍晶晶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能夠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高質量人才,實踐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圍繞著培養創新思維為向導的環境生態學課程進行的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培養;環境生態學;探討
創新思維是指能夠用獨特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般來說這種思維突破了常規的思想界限,用不同的視角來思考這項問題,提出與別人所想的方案不同。創新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而高校作為能夠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對各大高校的高材生是社會發展的提供很強大的動力。并且國家教育部也指出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 環境生態學的教學實踐背景
環境生態學是近五十年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是在生態學與環境學互相影響,互相交叉的學科。環境生態學是能夠在人為干預下研究環境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我國最早的研究環境生態學的教授是金嵐教授,他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金嵐教授在1992年編著了《環境生態學》主要是講解人類所面對的重大環境問題,以及環境生態學所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內容和目的,關于環境污染的生態對策,生態評價以及大自然保護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現代科學不斷的研究,逐漸完善了環境生態學,并將其作為高校院校的一門專業課,在課堂上將環境生態學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讓高校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地專業知識。
2 構建環境生態學實踐教學體系
2.1 設計實踐教學
創新思維是非常復雜神秘的、與想象、直覺和聯想有著很大關系的思維活動。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需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勇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在原有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提升對未來的認知和分析能力。只有將環境生態學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才能發揮出更好地作用,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說,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外的實踐基地進行野外實習,這樣能夠考驗學生對于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例如,在海南一所環境生態實習基地,可以利用海南的環境特點和資源環境來建設基地。也可以在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和呀諾達熱帶雨林等試驗基地進行實踐。根據周邊環境、土壤、污染水源、綠植之間的關系進行抽樣檢測,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寫在野外實踐的報告,在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傾向于污染源于環境之間的關系,并且污染源能否對周邊的環境有所影響。還可以對周邊的植物進行檢測,如檢測植物中光合、水勢、蒸騰、丙二醛、葉綠素含量等來檢測污染源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3~6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學術探討,學術探討是一種新型的交流模式,學生們可以提出問題,然后大家一起探討,針對當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研究,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掌握最新學術動態,還能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根據學生的數量,可以請相關專業的老師進行現場評價,由學生進行分組匯報,展示研究結果。
2.2 評價教學體系的改革
在實踐教學中的評價體系不僅僅是展示教學成果也是在激勵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教學的添加劑。現代在各大高校中評價體系一般都是對學生的實踐報告環節進行打分的,這樣的評價體系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的反應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實際的操作能力。因此,我們可以改變考核的方式以多元素的評價方式來評定學生的成績,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因一項沒有發揮好久被否定的機會。實踐考核內容有在實驗室的操作、野外實踐能力和設計方案以及最終實踐環節的研究成果。以墻報、小論文、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在實驗室環節還要考察學生的現場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考核,這個環節可以給百分之四十的分數權限。在野外實踐環節就要考察學生的團隊精神、能夠主動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野外使用設備的熟練度,這個部分可以給百分之三十五的分數權限。學術報告是最能夠體現學生設計方案的邏輯性、表達能力、研究數據的準確性等所以這個環節可以給百分之二十五的分數權限,有老師對學生的這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和打分,將所得所有成績進行計算最后得出學生的最終成績。
3 對于學生的群體不同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本科生與研究生所處的全體和知識層次是不同的,對于學術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培養創新思維為向導的目標和教學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別。本科生比較重視在實踐中的知識點,在實際造作過程中更注重啟發性、應用型和趣味性,在實踐中所針對的問題一般都是與生活有很大的關系,更多地都是來自于教材上的知識。而研究生一般都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已經了解環境生態學的發展前景,因此在實踐環節中一般都是以科研項目申請展開的,在具體操作中可以讓學生探究一些針對的問題,翻閱國內國外的相關資料,制定研究方案,來評價項目操作的可行性,也可以讓學生寫成相關的項目申請書。
綜上所述:以高校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為向導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調整觀念,要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主題的理念,積極鼓勵學生去申請各種科研項目,讓學生設定明確的戰略目標,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動能,還能夠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
參考文獻
[1]黃園.案例教學在環境生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51).
[2]項賢領.生態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生物學雜志,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