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林
摘 要: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體育運動對強化學生的自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學生由被動學習的地位演變為主體學習地位,體育課程的學習課堂雖然和其他學科有所區別,但是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依然是由學生自主參與度的高低決定的。因此,教師確保體育課堂的效率最大化,必須從學生接受進而主動參與體育課程開始。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動參與度;策略
在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下,培養德智體美勞的優秀人才是教育不停歇的目標。然而,其中的體育卻不能同其他學科一樣量化考核,在實際實施中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教育。學生不積極、不主動,教師靠強迫、談話教育只能解一時之困,不能從根本解決源頭問題。因此,教師要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哪里有結解哪里,從學生的主體性入手,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況
首先,體育教學的性質比較自由,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主觀能動性都不同。相比體育學科,初中其他學科的學習狀態是繁忙的,任務是繁重的,因此,學生把過多的關注都放在了其他學科的量化考核上,無形中對較為寬松的體育就削弱了重視度。如果體育課程的內容比較單一,學生更加沒有積極性可言。
其次,體育教育對現今的很多學校而言,就是讓學生放松的一節課而已。學校的態度冷淡,教師的積極性不高,每節課只是重復跑跳或者自由活動,無創新無引導的體育課堂就是一堂閑散的活動課,學生不熱愛理所當然。
最后,體育課程在一個學期的最后時刻才進行相應的考核,無形中讓教師忽略了課堂點滴的教育,而重視最后一搏的結論。體育課堂只看結果不論過程,讓很多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如履薄冰,體會不到教師的激勵,害怕體育,從而不愿意參與到體育課程中。除了體育教師自己的忽視,其他學科的教師占用體育課堂的不當做法,無形中為學生傳達了一種體育課不重要的錯覺。
二、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參與度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釋放激情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課堂可以分層次和個人的教學,而是多以集體的形式表現體育的活力四射。因此,體育課堂非常注重氣氛的營造,精彩紛呈、生機盎然的教學環境有利于點燃團體教學的興趣之火。與此同時,教師注意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徹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激情[1]。例如,在八年級中學生廣播體操這一節課時,教師課前講解體操的要領,但是對個別動作做的不到位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發掘認可其優點。在征詢學生同意的情況下,讓該同學為其他同學做領隊的示范,再引導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互相學習。該同學一旦得到認可,對學習的積極性就大有提高,其激昂的熱情感染了其他學生,對整體課堂的效率提高有非常大的影響。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創造性地開展教學
初中生的認知水平隨著現代科技的影響滲透,視野的寬度和廣度都不可同日而語。在體育教師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和嘗試,學生的半途參與,對不少教師來說打斷了原有的課堂進度安排,影響了學習的進展。正因如此,教育改革需要教師以學生主體地位為主導,充分尊重學生,在此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體育教育事業培養了優質的人才。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體育與健康第六章乒乓球課時,因為有些學生接觸乒乓球較早,而且早期是在實踐中摸索出自己的打法,并沒有經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如果教師在講解步法時,除了教師講授的單步、跨步交叉步,這個時候有學生會說他平時用跳步伴隨滑步,教師沒有打斷學生,而是因勢利導讓該學生為其他同學作示范,提出贊揚,并且鼓勵學生可以嘗試其他學習的方法。真正做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自身的創造下進行有效的學習。
(三)改善教學評價體系,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度
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以及主動參與度的高低除了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因素,還有一部分與體育的評價機制不完善且密切相關[2]。要求教師把體育教學提升到同其他學科一樣的高度,用合理的考核、優質的標準要求學生。例如,在進行八年級第八章健美操課時,教師在學習開始就強調考核的嚴格性,如果通過可以參加第五屆體操大賽,走向更高的舞臺,如果沒有通過,只能來年重學并且得到較低的分數。有激勵也有相對的懲罰,讓學生對自己本學期的學習成果有清晰的認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參與度提供了
可能。
體育教育的建設事關祖國未來的活力,少年強則國強,從少年入手,從少年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入手,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在學習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建設學科的構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手眼身心統一結合,真正做到“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使教師在提高課堂質量之外,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裴朝生.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8):173.
[2]王安倫.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6(5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