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生德
摘 要:課堂教學是一個嚴謹的雙邊活動。隨著新課改的推動,課堂教學出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對于課堂教學,各位教育專家、各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專門論述,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都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這里,只對一些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卻被人經常忽視的問題提出看法,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敬請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關鍵詞:課堂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課堂教學,是一個嚴謹的教學活動過程,是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的雙邊互動過程,課堂提高教育質量的主陣地。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暴露出許多問題,急需加以解決:
一、課堂環節設計不夠合理
聽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公開課,發現許多年輕教師不重視課堂結構的設計,特別是課前準備不足。課前準備到底應該做些什么呢?
傳統觀點把課前準備叫做備課,備課要做到“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現在還應加上備學法、備媒體以及課前所有需要準備的教具等一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工作。備課的過程就是“教學設計”。很多教師課前準備不足,備課顯得比較簡單,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也有教師不能精心設計課后作業,作業過多、針對性不強,起不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反倒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解決對策:首先,應加強這部分教師的崗前培訓和學校的校本培訓。其次,加強對新上崗教師的備課指導,要求全面熟悉教材,學習大綱和新課程標準,鼓勵新上崗教師研究教材、教法。最后,全面了解學生,系統學習備課方面的要求,寫出符合教學實際的完整教案,舉一反三,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二、課時計劃制訂不夠嚴密
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能按照大綱授課,任意增減課時計劃的現象很普遍。有些教師,違背學生認知規律,壓縮授課時間,課堂教學“滿頭灌”,強行給學生灌輸書本知識,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課堂上很少讓學生主動探究、發現問題。學生被動接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權利被強行剝奪,學生沒有獲取知識的情感體驗。
解決對策:首先,加強教師對大綱的培訓和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認真領會新的國家課程標準的重大意義。其次,要用新的國家課程標準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加強教師教材教法培訓,熟悉各課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白本節課教師應給學生傳授什么知識,運用什么手段幫助學生接受知識,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應掌握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要求。教師只有熟悉大綱,熟悉課程標準,才能遵照課程標準去完成教學任務,才不會因知識過于簡單而忽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才不會壓抑學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接班人。
三、隨意調整課程進度計劃
課程進度是國家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教學計劃,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有的老師雖然制訂了教材進度計劃,卻不按計劃授課,隨意提前進度,進度過快。筆者曾發現,特別是低年級一、二年級數學課,有些老師在開校兩個月左右即完成了全學期教學任務,進度快得令人吃驚。經過較長時間復習,期末考試學生成績卻不理想。也有些老師,前期計劃較寬松,后期計劃安排得滿滿的,學生和老師都沒有消停的時候。
解決對策:首先,學校教研組應加強指導和檢查,指導教師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要求教師吃透大綱,吃透教材,嚴格按大綱授課。其次,教研組經常檢查教師計劃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必要時采用集體備課方式,消除個別教師的做法。組織教師聽課,了解授課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嚴厲整改。
四、教師課堂語言不夠文明
有些教師缺乏素養,課堂教學中不注意語言文明,傷害學生自尊,有損教師形象,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有些教師不能使用普通話教學,經常提一些無意義的問題,甚至離題萬里。
解決對策:首先,要加強教師的師德修養,組織教師經常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學習教師職業道德,制定教師執業“十不準”(肅州區教育局規定),并經常對照檢查。其次,經常組織學生對全體教師進行師德量化考核,對得分較低的教師進行誡勉談話。
五、教學方法、手段不夠靈活
進入21世紀,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在廣大農村學校,仍有一部分教師自始至終抱定一種教學模式,授課方式單一,方法不夠靈活。由于各種原因,對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解決對策:加強教師現代教學技術的學習,提高現代教學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比重。鼓勵廣大教師革新教法,創造性地運用不同授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提高課堂的效益和質量。開展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組織教師觀摩一些成功的課堂教學案例,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技藝。不管是年輕教師還是中老年教師,都有義務推廣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總之,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遠不止這些,還有像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夠具體,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混為一談,情感目標缺失等。在今后的教學中都應逐步加以解決,以提高課堂的質量。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