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洪
摘 要:現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國企業的傳統融資方式,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對我國社會經濟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因融資成本較高和缺乏風險管理意識,企業融資活動將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及財政和金融市場的秩序造成極大影響,阻礙企業所在地區基礎性建設和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融資方式 ?成本控制 ?風險管理 ?現狀 ?對策
我國企業的傳統融資成本控制結構因單一性問題,使企業融資所占比例較高,形成短板。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我國企業應該結合現階段的生產經營情況,積極升級現有融資模式,尋找多元化的科學融資模式。但是在我國現階段對企業融資情況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我國企業的融資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水平受到融資成本較高、融資周期較長、融資規模較大等因素的影響,阻礙了企業科學融資方向的發展。
一、現階段我國企業融資的基本方式
(一)銀行信貸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項目經營生產需要的資金進行籌集,即為銀行信貸融資方式。由于我國銀行多與政府財政管理掛鉤,相比較其他方式,銀行信貸具有較高的效率和管理體系,能夠避免出現因融資責任不明出現的扯皮或影響企業發展的金融問題,是現階段我國企業生產經營中融資活動的首選方式。
(二)建設項目融資
通過建設項目開展融資行為,是現代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具體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相關政府部門利用社會資金,進行非營利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融資,如城市道路、城市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另一種以建筑項目為例,項目公司通過對建設項目的總承包,在經過融資、建設、驗收等工作流程后,確認建設項目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后,將其移交給業主,業主再向項目投資方支付項目建設的總投資和相關合理回報的過程。
(三)直接融資
在我國企業的現階段融資過程中,直接融資方式是許多規模化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股權融資和債券市場等。股權融資有較為豐富的形式,如企業融資上市、規模化企業對優質資產分階段融資上市等,對企業股份進行擴股融資;債券市場作為融資方式的使用,需要企業通過債券市場對所在企業的債券進行出售以實現企業融資,為了保證企業融資的有效性,在使用直接融資或債券市場的融資方式時,需要注意采取的措施應符合國家相關財政金融政策,避免企業后期出現金融問題。
(四)其他融資方式
除了上述所說的融資方式,我國現階段的企業融資方式還包括設立基金、融資租賃等。運用基金進行融資,主要指采用公司制或合伙制設立基金以吸收社會閑散資金,再通過專業融資機構進行運作,再結合直接融資的方式,推動企業上市或實現股權轉讓等融資方式,以獲取高額投資收益;融資租賃是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在企業出現臨時性資金短缺時,可將其作為建設項目資金投入使用。
二、現階段提高企業融資成本控制及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業融資成本控制的措施
1、促進資金流動,增加企業的營利能力
在我國現階段企業的發展中,許多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程度的營利能力,但是由于對企業資金管理水平較差,無法對資金有效利用,資金流動性較低,極易引起資金周轉失靈,增加融資成本。因此,我國企業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展開融資時,需要對企業內部的資金使用進行有效管理,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為了落實對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生產企業管理層需要根據當地市場的動態和需求,進行產品、服務結構的調整,強化原有的產品質量,以提高企業的營利能力。引進市場化因素,創新資金運作理念,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企業本身的產品收益。
2、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推動項目建設
在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中,部分企業會向政府方面承擔一些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以政府資產投入為主。在社會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中,普遍呈現出建設周期較長、進程緩慢的特點,對建設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率造成重要影響,提高項目的融資成本。為了有效改善現有狀況,承擔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相關企業,需要重視市場化經營的方法,對現有資金進行有效配置,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對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提高,切實推動項目建設的進度。
(二)提高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的措施
1、健全企業現有的資金結構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將戰略投資引入到企業建設項目的融資活動中,創建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融資體系,以落實企業對融資風險的管理,降低融資成本風險。部分發展規劃不合理的企業需要積極對所在企業的資金結構進行調整,將傳統的非營利資產轉變為可營利資產,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企業融資風險的管理,減輕企業現階段的償債壓力。例如,對于規模化的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承擔項目建設的企業可以通過出讓自身股權、融資上市等方式合理在企業內部進行融資,除此之外,還可以向有關政府申請財政預算的支持,以獲得外部資金的幫助。
在項目的建設實施期間,企業均可以結合自身發展狀況,積極有效地對市場中現有的融資方式進行選擇運用,通過提高企業融資風險的管理力度,為項目建設提供較低成本和較小風險的建設項目融入資金。
2、完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
想要提高企業的融資成本控制能力和對融資風險的管理能力,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內部機構的設置,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對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建設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企業財務、資產、規劃、法務等相關部門的參與,只有將企業內的相關工作結合起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融資風險管理體系制度,才能有效防控企業面臨的融資風險。
在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具體建設環節,需要企業具備專業能力對市場環境、企業財務、建設項目的營利情況對融資風險作出有效評審,并制定出相對應的防控方案。而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主要是用來對核查企業建設項目、制定的政策、風險防控措施等等內容,做到未雨綢繆。另外,在對融資風險進行分析時,企業還需要對相關的風險信息和融資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加強和相關部門、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并虛心接受外部監督機構(如地方政府部門等)的監督和管理,健全企業內部的融資風險約束機制,對融資風險進行有效管理。
三、結束語
在我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最常見的融資方式仍是依靠拓展自身經營范圍以完成企業資產的積累,該模式消耗的時間較長,企業發展速度較慢,已經不適用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需求。因此,只有企業結合實際對自身的融資條件進行有效改善,構建合理的企業多元化融資體系,發揮企業生產經營特色,創新融資途徑,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融資方案。才能使企業的融資過程避免被外界因素影響,推動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方向與融資情況制定發展規劃,在保持企業發展穩定的前提下,促進我國整體企業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控制問題與對策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7(14):215.
[2]顧婧瑾.基于金融改革深化的企業融資成本控制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1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