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史無前例的城鎮化進程中,城市與鄉村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也帶來了社會問題。城鄉結合部留守兒童問題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逐漸衍生,其危害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針對這一現狀,探討了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思路。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 留守兒童 監護與生活
【課題項目】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城鄉結合部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及管理問題研究》,立項號:GS[2018]GHB1553。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22-01
本文深入探討了城鄉結合部留守兒童問題的時代背景、起源、特征,有針對性的從社會、家庭、學校、個人四個方面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一、留守兒童問題的時代背景
城鄉結合部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一個特殊的居民聚集地形態,地處城鎮與近郊鄉村的中間地帶,建筑通常為低矮的低層樓房,是進城務工人員在城鎮的臨時落腳點。城鄉結合部既不同于高樓大廈的霓虹城市,也不同于青山綠水的巷陌田間,往往聚集了眾多外來務工人員,人口結構復雜,鄰里之間都是陌生人關系,缺少鄉里鄉親的熟絡,又不具備大城市社區街道辦結構和完備的物業系統與安全保障;各類無照小旅館、網吧、游戲廳等分布其中,缺乏監管,留守兒童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容易受到誘惑而沉迷其中。
二、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
留守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親子關系很疏遠,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沒有安全感,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敏感脆弱的自卑心理,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留守兒童通常由年邁的爺爺奶奶代為撫養,隔代撫養的老年人不具備現代教育理念,對于兒童的精神世界無法進行深入交流,孩子也不愿意跟老人訴說心里話。留守兒童普遍在融入城市生活的過程中挫折感很強。孩子們在鄉村呆久了,生活方式、說話口音都與城市的孩子不同,來到城市的學校里讀書,與周圍城市同學在交流、日常生活習慣上都存在差距,社交障礙導致無法融入學校集體;城市學校課堂進度快,留守兒童跟不上學業的進度,成績不理想,也很容易受到別的同學的看低,造成在班級里格格不入。
(二)價值觀錯位
留守兒童的父母終日為了生活奔波,在金錢與孩子的培養間選擇了前者,教育觀念淡薄,認為“學習無用,賺錢才是正理”,都希望孩子能早點出來掙錢補貼家用,就算送孩子上了學很多時候只是花錢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事,課后與老師的溝通很少,家長會也不參加,課外活動匱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造成兒童價值觀錯位,認為上學無用、知識無用,過度崇拜金錢的浮躁心態。
三、應對策略與方法
進城務工人員無法承擔起城市置業的經濟壓力,又有城市戶籍的限制,務工人員子女無法得到優質教育資源,各類子弟學校也被關閉或整改;留守兒童話語權較弱,市政監管及教育無法覆蓋到城鄉結合部這類邊緣地帶;孩子跟不上學校教學進度,與城市家庭孩子相處無法融入,教師學校也忽視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針對這些現象,有如下的應對辦法:
(一)完善社會體系
首先應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務工人員子女具有“同城市民的待遇”,打破戶籍限制,保障務工人員子女的生存權與受教育權;社區建立一定的幫扶政策體系,建立專業的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對留守兒童提供一定的托管幫扶服務;執法部門應加強對城鄉結合部的巡邏與監管,保障治安,治理打擊黑網吧、地下游戲廳等荼毒青少年場所。
(二)加強學校教育投入
社會與家庭都應加強對教育的投入。城鄉結合部所屬教育片區管轄機構應出臺相應的政策,給予學校一定的補貼,鼓勵學校吸收接納留守兒童;家長需轉變舊有觀念,為了適應將來的競爭化、智能化社會,孩子只有融入學校學得知識本領,才能改變自身命運;學校也應成立專門小組,對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服務,鼓勵城鎮孩子與留守兒童結成一對一幫扶伙伴,加強對留守子女的關心與關懷,鼓勵互幫互助的氛圍[1]。
(三)家庭方面的重視
家庭方面留守兒童家長應重視孩子的陪伴與照顧,建立密切的親子關系,休假多帶孩子去參加課外活動去游玩,抽空陪伴孩子;經常打電話發微信給孩子,也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多與孩子溝通,父母為孩子尋找合適的臨時監護人,比如姑姑、舅舅等青年監護人,避免將孩子托付給年邁的老人,同時父親或母親可以盡量留一個人在家里照顧孩子,也可以讓孩子盡量與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一起學習玩耍,讓孩子在自己家庭近親成員的陪伴下成長。
(四)個人需努力
個人對自我的認知與及時調節也至關重要。要加強自我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調整好自我心態,增強自信心,積極主動融入集體;提高生活能力,能夠自我完成家務與照顧自己,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加強自身規劃,對未來有完善的設想和奮斗目標,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四、結束語
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是國家的未來。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一個階段性問題,必將隨著國家社會生產力的提升與家長、學校各界的重視得到解決,有了全社會的幫助與關心,留守兒童必將茁壯成長,為國家建設與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方志英.淺談城鄉結合部學校流動性人口子女家庭教育誤區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