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菊萍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育具有教育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多個特點,對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學生由于心理問題引發的校園暴力事件在近年來呈現多發趨勢,因此,學校、和教師的心理咨詢的運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在這樣的前提下,提出了心理咨詢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方式,希望能夠提高中學生德道與法治教育的水平,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咨詢 道德與法治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78-01
一、滲透心理咨詢,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
學生對于自己的認知能力不夠是當前中學生在成長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導致學生出現自卑或者自負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咨詢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認識自己,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促進心理健康,養成良好的性格。中學道德與法治中,“正確認識自己”是一節基礎課程,以這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學生互評的互動,“我眼中的自己,和你眼中的我”將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同組其他三名同學的優點和確定,互相交換,在看過自己眼中和同學眼中的“我”不同之后,交流心得。這樣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身上的優點和缺點,讓自卑的學生得到同學的肯定獲得自信,自負的學生認識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而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出現心理暗示,完善自身,在這樣的心理教育作用下,學生更客觀的認識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創設心理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情緒控制意識
情緒體現了人的心理活動,但是學生對與情緒的概念比較抽象,中學生的缺乏控制情緒的意識和能力。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通常將情緒的含義和種類對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理解。將心理咨詢運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建心理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情緒體驗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發生情緒變化的原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增加教學效果。以“情緒”教學為例,驕傲是通過情緒體驗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情緒控制意識的培養。教師在課上可以先宣布學校這周末不放假,進行補課的消息,當學生聽到這個消息勢必會出現抱怨,失望的表現,接著教師又說這個消息是老師開玩笑的,周末不需要補課,同學們會在這時變得高興,歡呼。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兩次明顯的情緒變化,這時教師可以順勢提出問題,讓學生分享自己當時的感覺。從而引出,情緒的概念,以及情緒對人的影響,以此來培養學生控制情緒的意識和能力。
三、游戲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中學生缺乏堅持不懈的品質是普遍現象,心理咨詢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過度的關注學生的成績,不重視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吸收程度,更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尤其是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游戲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吸收德道教育內容,提高法律意識。學生在游戲中通過思考和實踐可以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體會,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游戲的運用,還可以為學生的提供團體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社會生活中的技能。當前的中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較弱,不愿意與他人接觸,缺乏集體融入能力。道德與法治教育意在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包括社會適應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教師利用這一方面,在課上設置一些集體游戲,在游戲中,滲透心理咨詢的團結、合作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健康性格。
四、強化教學實踐,加深學生的體會
道德與法治教學以生活為依托,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這個道理,教師有必要將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在進行理論教學之后,加強社會實際,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會美好道德的魅力。比如,在敬老課題的學習中,教師通常會采用一些歷史典故,新聞故事等來為學生進行教育,雖然這些故事較理論宣講來說,有很大的優越性,能夠讓學生得到一定的心靈觸動,很多感動的故事,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但是這些故事的印象并不會深刻和長久,其帶來的影響和感悟也不會深刻,實效性不強。對于這一類的教學課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在自己的行動中,做出深刻的體會,體會到一些美德的傳承不僅是口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行動和細節體現的。比如,通過學習孝敬父母這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習慣、愛好、喜歡的食物等,以此來做到切實的關心父母,很多學生會發現自己并不了解父母,多年來父母一直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照顧自己,但是自己卻沒有真正的關切到父母。
參考文獻:
[1]許雅青.心理彈性訓練在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208.
[2]陳小萍,賈玉霞,姬建鋒.陜西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狀況調查分析[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06):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