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桂
【摘要】數學是小學學生培育的重點學科,它有助于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核心素質、邏輯訓練等方面的能力。隨著新形勢與政策的影響,小學新課改也在不斷深入改革,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對比以往有很大突破和改善,當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有效性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可提升空間很大。因此,筆者從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新課程 探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58-01
當下的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雖然是圍繞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來教學,但很大程度上還脫離不了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有效性十分欠缺,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沒能達到預期效果。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將新課程的有效性實質提升,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去研究創新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教學質量等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問題
第一點,教材使用率較低。新時代的快速發展,教學的方向也在改變,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只滿足于對課本內容的知識掌握,讓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就拿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材本身內容充實,知識點的整理也很到位,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授課方式只是按部就班的復述內容,知識點沒有被延伸拓展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還讓學生訂購許多其它學習材料,看似是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與拓展,數學思維得到鍛煉,掌握了更豐富的數學知識。但這種形式讓學生負擔大大提升,數學學習也變的更加繁重。
第二點,管理存在不合理性。數學課本就注重思維求真邏輯緊密的特點,課堂上大多枯燥無趣,學生很難集中精力學習,
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性,能力也參差不齊,一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不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導致一些學生認為老師不重視他,從而產生放棄數學學習或者厭煩情緒。歸根結底都是老師的教學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不排除一些小學老師工作懈怠,批改作業不夠細致,課后信息回饋不到位,導致教學質量一直不高。
二、新課程對小學數學的要求與方向
要求一,教學歸真、創新教育。為了能讓小學生更好的健康發展,國家教育部多年來的教學改革文件中多次強調小學教育要創新,倡導回歸本真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活動的特點就是摒棄傳統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模式,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貧w本真主要體現在,老師要具備真正解讀教學的目的和意義,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素質。意識到學生獨立個體的特點,多花心思因材施教,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要求二,有教無類、推新理念。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教學的理念都倡導推陳出新,老師學生能夠步調一致。老師要在改變課堂枯燥,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讓學生能多練習多復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大量的習題練習,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走上全面發展的道路。
三、新課程小學數學的活動開展策略
科學選材、提高教材使用率,小學數學教學本就存在靈活機動的特性,有些時候,不必太過拘泥于教材。數學教材如何科學選取,前提在于老師的教學目的與目標,用合理的目標來指定教學計劃,那些重點知識需要掌握,通過對比選取最合適的教材。舉例;老師希望學生掌握與奧數相關的知識點,就可以選擇有拓展特性的教材來輔助,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四、教學模式多樣化呈現
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與數學教學有效結合,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意義解讀不夠明確,缺乏積極性與趣味性,主要原因學習內容與實際距離較大,且呈現方式反復而又單調,不利于學生們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規避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利用多種資源優勢以及先進技術,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效聯系,采用多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對一些問題具備探究的欲望,能通過學習,思考與現實那些類似的情境發生。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多媒體、聲音、游戲、動畫、圖片等等資源,直接形象,生動有趣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提升自主探究的欲望。
總結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無論是社會還是國家對數學教育的要求都越來越高,數學的實際運用也不斷地深化和擴展,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的好壞高低,離不開小學數學老師的自身素養程度,同時也關系到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對未來數學學習的發展。新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及時提升自我素質,提高課程整合能力,課后多多反思總結經驗與不足,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教學質量,只有老師綜合素質的成長,才能帶領學生共同成長進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要在新課改新形勢下,著力于自身素質的提升,找準改革教學發展中自己的位置,并將其發揚光大,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新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康新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究.《考試周刊》.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