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黃金香 王海營
【摘要】免疫學技術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發展迅速。近年來,免疫學在自然免疫的識別與應答、免疫細胞的分化與發育、新免疫細胞亞群的鑒定與功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免疫學檢驗技術已成為基礎醫學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重要手段。醫學院校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的創新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學科前沿知識,是職業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如何傳授這些知識已成為一個有待探索的課題。微課教學模式為免疫學檢驗技術教學提供了新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微課 免疫學檢驗 課程 實踐
【中圖分類號】Q93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254-02
免疫學檢驗技術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學生未來工作的核心技能課程之一。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分為免疫學基礎、免疫分析技術和臨床免疫三個部分。課程內容抽象,理論深刻,英語中有許多縮寫。筆者自主設計微課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旨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免疫學理論,并將其應用于今后的工作崗位中。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信息資源形式,以其獨特的課程學習優勢而受到廣泛關注。
1.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指以教學理念為基礎,運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內講解知識點的音頻或視頻[1]。教材講解、文獻密集講座、研究性進展也可以是教學方法、實驗技能和實驗過程的演示。微課是對教材知識的有效補充,它還包含與該學科相關的輔助教學資源,例如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實踐測試、學生反饋和教師評價。因此,微課不同于傳統的教學資源,是在此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2]。
2.微課在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在免疫學檢驗技術教學要求中,需要在理論知識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學習能力[3]。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科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術操作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微課教學在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2.1微課強化了課程的知識點,提高教學效果
微課的特點是突出課程的知識點,包括重點、難點和疑點。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微課教學的內容更加精煉[4]。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專業理論通常概念豐富,用定義來解釋定義,抽象且難于理解。例如,在引入多種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和大量信號轉導途徑的同時,還需要開展抗原抗體反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花環形成試驗等相關實驗。這些概念很難從字面上理解和解釋,微課可以針對某個知識點或特定問題使用少量的教學時間,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和加強課程基礎理論知識。
2.2微課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提升學習效果
專業課微課教學有利于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當下網絡通信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已經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教師把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絡,學生便可以隨時進行在線學習,鞏固課堂學習內容。
3.微課在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方案
微課在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不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完全替代,而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將信息技術與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相結合[5]。加強教學,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1微課的設計
3.1.1教師要熟悉專業知識
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教科書的知識。因此,在微課教學的應用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和具體課題來設計教學,而不僅限于教材內容。隨著免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對免疫應答、免疫調節、免疫耐受等細胞及分子機制的認識不斷深化。近年來,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主要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預防策略的研究進展迅速。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準確地掌握專業最新研究進展,對這些重要而關鍵的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設計一系列專項微課,包括自然免疫應答、獲得性免疫應答、自噬與免疫、病毒感染與免疫、腫瘤免疫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這些專項微課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3.1.2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微課設計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對基礎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慮學生需求,在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拓展微課設計思路。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用良好的策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6]。例如利用微課視頻詳細演示自噬和免疫的過程,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自噬的動態過程,加深印象。
3.2微課的制作
如果說微課設計是考察教師的專業水平,那么微課制作就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在完成微課內容設計后,首先需要收集整理與內容相關的圖片、幻燈片、動畫演示和視頻素材,然后借助錄屏軟件、動畫制作軟件、手機、錄像機等設備進行制作。在微課制作過程中,你可以邊操作邊配音。制作視頻需要編輯、整合、裝潢、包裝,形成完整的微課。
3.3微課的教學實施
3.3.1課前充分預習
課前,將所授課程的紙質教材發給學生進行預習,并將相關教材和微課程資源制作成資源學習包,上傳到網絡資源管理平臺,提醒學生提前預習。
3.3.2課堂精心規劃
在課堂上,要注意師生之間的交流,相互討論,相互啟發,深入討論。教師首先介紹本課背景知識,播放預先準備的微課,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然后播放與本課題相關的關鍵研究問題的微課,結合論文材料提出相關的擴展問題,分組討論,然后由學生代表回答問題。最后播放與本課題急需解決的相關微視頻。視頻中,教師將總結本課題并提出一些展望。從頭到尾,我們應該注意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
4.結語
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今后的學習和臨床實踐具有重要作用[7]。針對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的特點,結合應用微課的教學實踐,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8]。教師需要結合課程體系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學生的反饋和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思路,不斷發現教學的不足之處,尋找改進方法和途徑。微課應用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再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9]。如何更好地應用微課提高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并將成功的經驗和方法推廣到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張麗.引進“微課”新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14(86).
[2]馬爽,潘立輝.新媒體時代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8(1).
[3]李冉輝,趙蘭華,文雅婷,游曉星.醫學檢驗專業《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基層醫學論壇,2017(11).
[4]曹琴.微課教學的設計原則和基本要求[J].教育,2016(32).
[5]蘇琰,李融,蔣斌.基于信息化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檢驗技術課程中的設計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2).
[6]吳燕.堅持有效教學模式 提高教學質量[J].教師,2018(13).
[7]唐潔.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3(1).
[8]楊基峰,張松柏,胡霞,鄭麗英,周詩彪.微課環境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0).
[9]黃志芬.淺析微課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作用[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