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 何思俊 支錦亦



摘要:為改善我國鐵路棚車外觀用色老舊的現狀,符合鐵路貨運快捷化發展要求。簡要綜述了鐵路棚車的研究進展,收集并分析了國內外的棚車用色,提取了我國主要車型的顏色樣本,總結了外觀用色的現狀問題。提出棚車外觀用色應遵循功能性、美觀性和文化性的原則,并以P70型棚車為例進行了設計實踐,為我國鐵路貨車同類裝備的色彩革新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鐵路棚車 外觀色彩 工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IR: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7-0032-03
引言
鐵路貨車是我國大宗貨物運輸的重要裝備,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現有鐵路貨車包含敞車、棚車、平車、罐車等16個車種、294個車型。其中,棚車是一種運輸各種怕日曬、雨雪侵襲的成件貨物,各種箱裝、袋裝貨物的通用性強、利用率高的鐵路貨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貨物運輸的時效、防護要求越來越高,《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對鐵路貨運提出了快捷化、重載化、專業化的總體要求,《鐵路主要技術政策》也將發展適應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不同速度等級的快捷貨運產品作為鐵路貨車研發的主要方向。因此研制快運棚車,滿足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需要是鐵路貨車研發的熱點問題。棚車的外觀涂裝不僅具有防護、裝飾的性能,也是提升產品銷售和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恰當的用色不僅要滿足調車員和檢修員的識別要求,還應兼顧車輛的視覺形象、文化象征等美學需求。國內目前的研究集中在鐵路客車外觀用色方面,對鐵路貨車外觀色彩的研究則主要從涂裝工藝和車身標記方面開展論述,專門針對棚車色彩設計的研究還沒有。而色彩的實際運用情況則顯得千篇一律。因此,有必要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對我國鐵路棚車的用色情況進行分析和革新。
一、國外鐵路棚車用色
除中國中車外,世界上主要的棚車供應商還有美國的Trinity Industries、Freight Car America、Greenbrier;加拿大的National Steel Car;俄羅斯的UralVagonZavod、Altaivagon等車輛廠。車輛制造商為世界各鐵路貨運機構提供鐵路棚車,按照運營方要求進行涂裝,其中設計較好,形象鮮明的有美國的聯合太平洋公司(UP)、伯靈頓北方圣太菲鐵路公司(BNSF);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太平洋鐵路公司(CPR);歐洲的德鐵信可鐵路公司(DB)等,如圖1。
這些公司的鐵路貨車用色都有各自的特點,CPR和BNSF的鐵路棚車都有綠色和紅色兩款主色,采用相同的文字和圖形標記,綠色與環境相協調,與山林背景融為一體;紅色則醒目突出,識別度高。DB的鐵路貨車在歐洲范圍內開行,包括棚車、敞車、漏斗車等都以紅底白字的形式涂裝,DB的企業標志統一在左上角,十分的統一,成為世界上企業形象最為明顯的貨運公司,彰顯了德國的民族個性。UP的黃色毒品車和CN的白色冷藏車則體現了運輸貨品的屬性。各個國家的鐵路棚車用色特點具體又可總結如表1。
通過圖1和表1可以看出,各國的鐵路棚車雖然外形結構大致相似,但用色上呈現不同的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有:
1.功用不同。美國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其棚車運輸貨物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外觀用色多彩多樣有助于實現對商品及企業的宣傳。
2.環境不同。寒帶地區的棚車外觀多用暖色調,在銀裝素裹的大地中突顯出來,給人以溫馨的情感意象。而溫帶地區則多見綠色、藍色等偏冷的色調。
3.文化不同。外觀用色與民族文化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美國的多元文化造就了豐富的涂裝用色,德國的嚴謹作風則表現為用色的系統化和統一性,俄羅斯則受歷史文化的影響表現出對蘇聯的繼承。
從功用、環境和文化等方面制定差異化外觀色彩設計策略,展現我國鐵路棚車的獨有風貌,在新時代鐵路貨車技術革新面臨“走出去”的戰略背景下十分必要。
二、我國鐵路棚車用色分析
我國棚車自解放初期到現在型號不下百余種,由于早期車輛多從國外進口,結構復雜、載重小、容積小,已全部淘汰。目前我國鐵路棚車超過10萬輛,主要為P64、P65、P70和P70H型等載重60t和70t、運營速度120Km/h的通用棚車,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將逐步淘汰60t級老舊車型,現P80型載重80t級棚車正處于考核階段,預研制時速在160Km/h及以上的棚車。
(一)棚車的外觀特征
從外觀特征來看,我國現有棚車外觀可分為車體外墻、車體附屬部件、底架、轉向架、車鉤緩沖裝置和車輛制動裝置6個部分,如圖2。
其中車體是色彩設計的主要區域,其面積最大,且在人的視覺中心。車體的側墻、端墻及車頂一般用主色統一涂打,在車體上除我國相關標準規定的標記以外,目前以單色為主,無任何裝飾性圖案。車體附屬部件主要是指需要人直接操作的部件,包括車門、車窗、扶梯和腳蹬等,這類部件與人的聯系非常緊密,設計時應從識別性、安全性方面著重考慮用色。底架和轉向架作為棚車的承載結構和走行部,大部分被車體覆蓋,加之與軌面距離很近,揚塵較大,一般采用耐臟的深色。車鉤緩沖裝置一般為黑色,但車鉤提鉤把手及截斷塞門把手可單獨處理。空氣制動裝置中的手制動機一般在棚車端墻部位,在列車編組、調車時經常使用,也有必要與車體顏色進行區分。
(二)棚車外觀用色分析
對我國鐵路棚車歷史用色進行梳理,有助于分析棚車用色的現狀問題,提出符合國情的延續性的設計方案。收集了建國以來我國棚車不同時期的主要用色,如圖3。
通過查找行業資料,在《漆膜顏色標準樣本》中確定以上棚車使用的車體涂料顏色,提取并歸納,如圖4。
通過整理可以看出,我國棚車最常用的顏色為黑色、鐵紅色和藍灰色。黑色作為最早期的棚車主色,主要從滿足其貨運的功用考慮,全車黑色加上白色的文字,涂打方便,是最為原始的做法。鐵紅色則考慮了一定的審美需求,其大量使用的年代—方面從蘇聯進口的棚車使用了鐵紅色,另—方面受政治文化影響,紅色有強烈的政治寓意。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棚車逐漸有了淡綠色和藍灰色車體,淡綠色用于P65車型,P65是技術脫胎于P64的行包快運列車,只運送快速周轉貨品,是最早被定義為快運的鐵路貨車,故專門設計了外觀涂裝,用綠色和三條黃色色帶表示運輸的速度感。藍灰色則是目前通用棚車的主要用色,出于現代化技術革新的考慮,在有彩色中,紅色系為老舊車型,黃色系為警示色,也是毒品車用色,綠色系與當時的鐵路客車同色,藍色系則被優先考慮使用。
從色彩設計的角度進一步分析我國棚車用色的色彩屬性,用色相(Hue)、明度(Brightness)、純度(saturation)表示,圖5將棚車色樣放入HBs坐標中發現,色相雖然呈兩極分化,但從用色趨勢來分析,以冷色調作為主色更能體現現代感,明度以低明度為主,可以使外觀有較強的耐污性;純度以中高純度為主突出顏色的色相屬性。結合圖4整體來看,我國棚車用色有從無彩色到有彩色,從暖色調到冷色調,從低明度到中明度的用色趨勢。
(三)棚車用色的現狀問題
鐵路棚車作為運輸工具,不應是冷冰冰的外在于人的物,而應是充滿人文情懷的人類生活的組成部分。縱觀我國鐵路棚車色彩設計,在功能性、美觀性、文化性方面還有不足之處。
1.功能性方面。需要人為操作的區域色彩未做區分,識別度不夠,隨車附屬部件的用色都與主色相同,有一定安全隱患,容易引起誤操作??蓪⑹种苿訖C、提鉤把手這類重要操作件單獨施色。用對比強烈的顏色標出。
2.美觀性方面。相較于國外棚車豐富的用色,國內棚車用色還十分單一,設計時也未從美學的角度加以考慮。棚車在大地中開行,首先是自然景觀的點綴,其次運送高附加值貨物進入市郊,要與人的視覺產生聯系,給人的感覺不宜總是落后的、骯臟的。設計時遵循形式美則,巧妙運用色彩搭配手法,可以體現鐵路棚車現代化的技術之美。
3.文化性方面。設計是文化的載體,國外的鐵路棚車用色之所以精彩紛呈,主要是因為各地文化背景不同,人們對色彩的偏好不同。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鐵路貨運已經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面對鐵路裝備制造“走出去”的新形勢,重點發展的鐵路棚車和集裝箱貨運無論是參與國際聯運還是直接出口,其外觀形象都可以賦予代表國家、代表企業、代表貨物的豐富寓意。
三、面向貨運快捷化的棚車色彩革新
鐵路棚車外觀色彩是通過設計加工將色彩、文字及圖形有機合成為一個整體的、具有功能性、美觀性,能傳達特定文化價值的符號系統。通過對國內棚車用色進行梳理分析,結合國外優秀涂裝案例,提出棚車外觀色彩設計應當遵循功能性原則、美觀性原則和文化性原則。以我國現役P70型棚車為例,提出面向貨運快捷化的棚車外觀設計方案,如圖6。
1.功能性方面。由于車輛的附屬部件與人的使用和安全息息相關,建議無論棚車主色和裝飾色如何變化,其附屬部件皆采用統一的方式進行涂裝,即需要直接操作提鉤把手、截斷塞門把手、手制動機轉盤、車門鎖等,使用國標中的安全色黃色進行涂打,不需要直接操作,但與調車員有身體接觸的輔助部件,如扶手和腳蹬,使用識別度較高的白色進行涂裝。車架四周使用黑黃警示帶標識出車輛四周界限。這樣所有的功能部件都清晰明了,有助于提高操作安全和效率,如圖7。
2.美觀性方面。交通工具與其他產品用色最大的區別是必須考慮物體運動對人視覺認知的影響。為了表達快捷貨運的速度感,方案a和方案b皆采用了流線型的色帶進行裝飾。當棚車長編組開行時,色帶有規律的重復掠過人的視野,形成有節奏的韻律感,方案a傾斜的色帶具有動勢,整車給人以快速的心理暗示,方案b的色帶集中于下部1/3處,且左右高度相同,給人以靈活平穩的心理暗示,如圖8。
3.文化性方面。方案a是對我國行包快運列車用色的一種延續,繼承了綠色的主色,但稍稍提高了明度,使其更加年輕化,以適應新時代的審美需求。方案b是對我國P70棚車現有用色的革新,保留了其藍色這一表示現代化的主色,針對其用色單一的問題,用補色作為裝飾色,用白色進行調和,整體上更為醒目、時尚。兩個方案都保留了我國鐵路的用色特點,文化上一脈相承,不顯得突兀。僅通過圖形的搭配和色彩間的調和賦予了棚車外觀新的生機。
結語
隨著近年來我國在高速鐵路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高速列車已經成為打開國門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鐵路棚車作為我國主要的鐵路貨運裝備,其車輛技術穩步發展,外觀色彩設計是提升整體質量,助其“走出去”的重要一環。結合國外棚車用色案例,梳理分析了我國棚車用色的現狀問題,從工業設計的角度提出了功能性、美觀性、文化性的外觀色彩設計原則,并進行了設計實踐。以期在“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鐵路裝備發展新契機下,提升我國鐵路貨運裝備形象,提高車輛的使用、美學和文化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