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晶晶
摘要: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語文學科的教學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策略
教學工作千頭萬緒,可以說是非常麻煩。而在所有學科里面,可以說語文學科的教學讓很多人抓狂,所以人們才會有“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教語文”一說。
筆者認為語文的高效教學必須要抓住以下幾點去進行:
一、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小學生沒有提前預習的習慣,也不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語文的預習,要想高效教學,語文老師除了布置學生提前利用工具書,認清生字詞,熟讀課文。語文老師本人事前也要進行大量的備課,最大可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學生有所收獲。拼音(聲調、音節、隔音)、漢字(筆畫與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查字典、形近字、多音字、多義字)、詞語(詞性的劃分、近義詞和反義詞、詞語歸類、成語諺語)、語句(單句、復句、擴句、縮句和合并句、理解語句、語序、句式轉換、修改病句、修辭)、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愛“捉迷藏”的閱讀理解、學生最怕的寫作……所有這些基礎知識和難點的教學,語文老師必須提前做足功課,提前整理好教學思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能夠學會所學的相關知識,并牢固記憶。
二、精心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語文課想要上好非常難。語文老師必須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的40分鐘,向40分鐘要效率。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
(一)夯實基礎,把好學生字詞關
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尖子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尤其是多音字在具體詞語中的讀音一定要分清。詞語尤其是成語一定要真正弄懂各自的意思,千萬不能望文生義。對于容易混淆的字詞,更要注意從結構和意義上去理解和分辨。
(二)立足整體,抓住關鍵細節,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比如《黃山奇松》,讓學生初讀課文、再讀課文,體現文章的景色美、語言美和情感美并了解黃山松奇在何處。然后抓住關鍵細節,也就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的具體描寫的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通過“飽經風霜”寫出了迎客松生命力頑強;通過“綠色的巨人”寫出了陪客松的千姿百態;通過“天然盆景”寫出了送客松的姿態獨特。最后通過對課文的具體分析使學生了解到黃山的美,進而體會到中國的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教科書要注重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感情。”夯實基礎,提高了閱讀能力,要想學好語文,必須要學會寫作文。
(三)分門別類,教會學生作文定法
作文一直是小學生的一個弱項。但整個小學階段其實就是要學會寫五類作文: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游記。這五類作文都是有基本的寫作思路的。以寫人類作文為例,可以通過一件事或者幾件事(最好不要超過三件事)來寫一個人。寫一個人最主要的是突出這個人物的特色,可以通過行動、語言、外貌、動作、心理、細節等諸多方面進行描寫。比如班里有一個同學通過上課怕回答錯誤,老師提問不敢舉手、剝玉米看到蟲子嚇的哇哇大叫、晚上父母上夜班,一個人在家不敢開燈,不敢看電視,抱著枕頭盯著大門在沙發上困到半夜自然入睡……通過一系列心理、行動、對比等手法將“膽小的我”刻畫的非常成功。教會學生各類型作文的基本寫法有利于學生在平時習作和考試中從容應對,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
三、用心籌劃搞好語文復習
(一)精講例題,促使學生舉一反三
擴句和縮句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以擴句為例。所謂擴句就是把簡單的句子擴充為內容豐富、具體的句子。如:“媽媽去超市了”如何擴句呢?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擴句就是對句子中的中心詞進行準確的限定,使語句更清楚、更準確、更具體。本句中可以追問:媽媽是誰的媽媽?媽媽去超市干什么了?通過講解很多同學就能很順利地完成此題:小明的媽媽去超市給小明買文具盒了。學會了擴句,縮句就相對比較容易了,即剔除掉修辭的成分,保留最基本的東西就行了。如:“一輪鮮紅的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來了”,可以縮為“太陽升起來了”。如此舉一反三,復習就高效了。又比如復習詞語AABB式:明明白白、密密麻麻……學生就應該知道AABC式(步步為營、比比皆是)、ABCC式(兩手空空、人才濟濟)、ABAB式(修理修理、比試比試)、ABAC式(挨家挨戶、百發百中)。另外還有AAB式(哈哈笑、毛毛雨)、ABB式(黃燦燦、紅彤彤)。
(二)善于借力,讓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氛圍
語文的知識點比較瑣碎,有時復習起來十分麻煩。為了讓學生們更自覺地養成復習的好習慣,筆者經常讓學生們相互提問、聽寫詞語、近義詞和反義詞、古詩句,有時也設立一些限時的比賽,如背誦古詩或者成語接龍等。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我們也會開展像央視《詩詞大會》一樣,開展飛花令和超級飛花令的接龍。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們全員參與,增強學生的小組和個人榮譽感,為獲勝的小組或者個人頒發一些小獎品。
認真備課、精心上課、搞好復習,讓學生們真正愛上學習語文,真正喜歡閱讀、喜歡寫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和“我愛學”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