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摘 要 本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而中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則有其必要性,本文從加強學習,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學習,掌握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兩個方面來闡述了中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 中學語文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6.065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Infilt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YANG Hongmei
(School of Humanities,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t speech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the colloquium of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in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o carry ou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who to train, how to train and for whom to train".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infilt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trategies of infilt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from two aspects: strengthening learning,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strategies of infilt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Keywords core literacy;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這不僅僅是對思政教師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我們所有學科教師提出的要求。作為二十一世紀的語文教師,我覺得我們不僅僅只是在傳授傳統文化知識,還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優秀文學作品中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意識行動。何謂思想政治教育呢?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中學,我們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去觀察生活、認識社會、分析世界。那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呢?
1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
現階段,語文課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情況并不多,許多語文教師都把教學的重點放到解題方法、技巧的教學上,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導,主要表現為:一是語文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二是對中學語文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認識不足,三是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參差齊,四是應試教育使教師只重視了智力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對部分中學語文教師的調查問卷中,我們看到,當問到 “你認為語文教學有必要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嗎?”有32%的語文教師認為非常有必要,34%的語文教師認為有必要,10%的語文教師認為無所謂,24%的語文教師認為沒必要;在“你認為語文課應該是教會學生什么?”這一問題時,有81%的認為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12%的認為是學會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7%的則認為是教會學生考試;在“你平常有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知識嗎?”這一問題時, 23%的語文教師經常學習這方面的知識,44%的語文教師偶爾學習,33%語文教師沒有學習……從數據顯示中,我們不得不思考,作為當代中學語文教師,難道我們僅僅只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嗎?難道思想政治教育就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任務嗎?難道就不是所有教師的教學任務了嗎?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肩負的責任。故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思想政治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在自己的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 不斷學習,掌握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1 課堂教學中滲透,通過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中學語文教材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大致有一是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二是共產主義思想;三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四愛勞動、講奉獻;五是高尚的情操和高潔的精神;六是是革命傳統和革命氣節;七是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八是熱愛科學;九是尊師重教;十是親情、人性、生命、意志、文化、美學等。那么,面對如此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哪些教學策略來落實呢?
(1)知人論世,聯系時代背景和作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在教學《回延安》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學會知人論世,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賀敬之,現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1940-1946年賀敬之在延安學習、工作,與當地軍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56年,他重返延安參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會,目睹延安的變化,情不自禁地寫下此詩。讓學生結合作者和寫作背景去領會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品味詩歌的美感之后,讓學生體會作者對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以及對革命事業和革命人民的熱愛之情,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這樣既讓學生學習了詩歌(信天游)的寫作特點,又讓學生懂得了熱愛祖國的必要,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反復誦讀,深入思考,通過意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一課中,學生通過讓反復誦讀,體會這首詞的形式美、語言美和意境美,再深入思考,掌握這首詞的主旨,體會毛澤東的革命情懷,以及號召同學們向毛澤東同志學習,并通過要本詞、毛澤東的詩歌、書法等來引導學生樹立為社會主義奮斗的遠大志向。
(3)分析課文,課堂教學,通過拓展訓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在教學課文《最后一次演講》時,在教學完成文體介紹、作者及背景介紹之后,教師通過對課文結構、人物、寫作特點等的分析,讓學生認識了堅持真理、勇于獻身有著崇高品質的聞一多先生,之后教師通過教學拓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通過《聞一多教子》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進一步讓學生懂得熱愛祖國的重要性,之后讓學生結合本演講詞的特點課后寫一篇紀念五四運動的演講稿,通過這樣的拓展訓練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2 課外閱讀中滲透,通過對中外名著的閱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編輯溫儒敏教授說中高考語文閱讀面將涉及哲學、歷史、科技等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說,只關注教材,不思考、不閱讀中外名著,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不能成為有用之才,故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應結合“部編本”語文教材學生必讀的經典書目的要求,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就閱讀情況進行檢查,即可以通過復述、寫讀后感、寫作品賞析等方式來進行。如八年級必讀經典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平凡的世界》《我所理解的生活》《左耳》《蘇東坡傳》等的閱讀,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感悟中懂得意志與理想、獨立與堅強、夢想與苦難、生活與價值觀、青春與成長、生命與追求等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2.3 寫作訓練中滲透,通過學生的寫作訓練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可以通過寫周記和作文的方式來進行,如周記,可以布置學生通過抄美文寫賞析的形式來進行;作文則通過所上課文、每個節點或者是某個熱點來引導學生運用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思想去進行分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寫作。這樣既讓學生學會了思考,也讓學生學會了寫作,還讓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了提高。
結合課文教學引導學生寫作,在寫作練習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觀點,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在教學《人生的境界》一文時,在引導學生掌握人生的四個境界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讓學生將自己思考之后的共鳴點寫出來,把為努力使自己從一個自然的人變為一個有道德境界的人的做法寫下來并付諸行動。如在教學七年級上《論語》十二則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語句時,我先是讓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之后再引導學生談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再之后就是根據句子含義自已立意,寫一篇作文,并要求在作文中運用事例進行論證,夾敘夾議,這樣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又教會了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學習、志向等等,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完善。
在審題立意的訓練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在寫作練習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所以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客觀、辯證的思維,我經常在把同學們在說話練習中提到的故事或時事熱點提出來給同學們討論,并引導他們正確地去思考和看待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之后再讓他們從這些材料中提煉出自己的觀點進行寫作,如對“張貞慧:把自己的一生捐得干干凈凈”這一材料的審題立意教學中,教師先敘述了這則材料的內容:95歲的張貞慧一輩子生活儉樸,行善半個世紀,幾十年從未中斷捐款,累計20萬元,辭世后捐獻遺體……學生在聽完教師的敘述后,分小組討論這則材料讓我們感動的地方是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什么,如果我們要立意,該如何確定我們的主旨;經過學生的自主討論和分析,學生很快就確定了他們的主旨:捐贈、慈善、人生境界、清貧與富有、人性光芒等等;這樣,學生再動筆寫下自己對主旨的認識和看法。從而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了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推進了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2.4 說話練習中滲透,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說話練習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了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中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課前三分鐘說話練習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可以作如下教學安排(表1):
2.5 活動中滲透,通過組織課堂語文活動、語文比賽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可以通過作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現場書法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的開展來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如我們教師可以以“當今時代是否需要雷鋒精神”“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儒家思想可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風”“安樂死該不該合法化”“愚公應不應該移山”“電腦會不會取代書本”等為課堂辯論賽題目,讓學生在課堂辯論中明確是非,學會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另還可以通過在班上舉行愛國主義、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等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在自己的演講中去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通過語文活動的開展,我們的學生既能提高了自己的語文素養,又促進了思想政治素質。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每一位人民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該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更應該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從教材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遵循規律,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為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故中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人民網,2018.03.18.
[2] “部編本”語文教材.2017.12.
[3] 溫儒敏.中學生必讀經典書目.2017.12.
[4]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人民網,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