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泉
摘 要 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學生規模和群體不斷擴大,成為了職業教育的重點內容。日益擴大的學生群體決定了特困生數量和規模的擴大,加之特殊的教育體系,高職教育中特困生的比例和規模比較大,結合當前高校學生特困生資助現狀,做好精準資助體系構建是提升高職院校特困生資助水平和質量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高職學生 精準資助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88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Subsidy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IAN Quan
(Hu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e scale and group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xpand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determines the expansion of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additi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system, the proportion and scale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ing a precise funding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financial aid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pover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curate subsidy; system construction
0 前言
貧困生資助問題是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資助政策落實與否直接關系到教育公平的實現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高職院校在精準扶貧資助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將精準資助融入到學習管理當中,實現資助的精準管理,提升資助的準確性和效率性。目前,高職院校精準資助與精準扶貧管理過程中,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案例,如周民良進行了陜西省丹鳳縣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沈新忠開展了遼寧省全面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進行動態管理研究的個案。何士榮開展了安徽省蒙城縣推行的精準扶貧“四五六”個案研究。這些研究從不同層面對精準資助體系構建提出了具體的看法和意見,也總結出當前高職學生資助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1 高職學生資助體系不完善的共性問題
1.1 貧困生認定指標缺乏統一標準
目前,現行的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缺乏統一的標注,導致在具體工作中,存在認定作假的空間。目前,貧困生的認定主要是他評為主,只要學生持有村委或民政部門提供的困難證明并蓋章,就會把學生納入到資助范圍。但實際上,目前部分基層政工工作的隨意性比較大,部分學生家庭本著貪便宜的心理,利用多種渠道獲得貧困證明進而獲取助學金,導致家庭困難的學生失去了獎勵機會。此外,高職學生資助資金有限,每年只能照顧個別的學生,因此,在指標方面通常是按照班級給名額,這種方式看似公平,但實際上由于班級學生經濟水平的參差不齊,很容易就會產生資助不到位情況,影響精準資助的效果,最終成為“撒胡椒面”式的資助,資助效果不理想。
1.2 缺少有效的追責機制
高職學生資助過程中,很少會建立追責機制,也在客觀上影響了資助精準性。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資助體制建設方面,都著重于前端內容,也就是如何挑選學生、如何將學生納入到資助體系當中,如何發放資金,而對于資金的使用、資金追責等方面缺少建設,這種情況導致了高職資助系統下,部分學生弄虛作假情況的發生。如部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與學生串通在一起,由學生偽造貧困證明,輔導員推薦的方式進行,等資助資金批下來以后按照比例進行分成,這是嚴重的違法亂紀現象,也說明了目前學生精準資助中缺少追責機制。因此,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追責機制,從資助對象的審核、資金使用和管理等多方面確定責任,最大限度的打擊在學生資助方面存在的弄虛作假現象。
1.3 學生資助評議過程存在人為因素
學生精準資助的過程和體系離不開管理人員的參與,如果體制不健全必然會產生人為因素的干擾,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資助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方面,部分學生資質和材料存在造假行為,為了獲得助學金等資金支持,其必然會想法設法與同學和導員溝通關系,甚至有的同學還沒拿到助學金等資助就已經將錢劃分給了相關利益人員。另一方面,評議組的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目前精準資助的意見主要是以輔導員和班級推薦為主,這個操作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非常大,加上沒有相應的追責制度,學生推薦隨意性比較大,容易產生排斥行為,導致應資助的同學沒有資質,而不應資助的學生拿著豐富的獎學金和助學金。
2 精準化資助體系的構建策略
2.1 擴大資助資金渠道,嚴格資金管理
高職院校精準資助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要進一步擴大資助資金來源渠道,做好資金管理,確保每一筆資助資金都可以順利發放到有需要的學生群體當中。一是,要做好資金渠道的建設。高職院校與其他教學系統相比,在資金渠道來源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校企融合的方式,改變當前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要資助資金來源,通過校企融合和校企共建,通過企業訂單式培養等方式,由企業承擔起學生的學費、并定期發放生活費等方式進行資助,此外,企業提供的勤工儉學就業機會這些都可以納入到精準資助體系當中,優先安排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和勤工儉學,既可以起到鍛煉學生的效果,又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資金渠道建設還應積極聯系慈善機構、社會團體的方式進行,既可以是學校為單位,建立扶貧資助基金,也可以是以個人與單位的方式,由校外機構對學生個人提供幫助。二是,要做好資金管理工作。高校資助資金的管理必須要做到資金的專款專用,嚴禁其他個人和組織進行資金的挪動,同時對資金的流向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真實落在學生手中,同時也要防止重復資助和過度資助的情況,更要防止資助過程中出現的腐敗問題。
2.2 建立科學的貧困生認定標準和資助標準
科學的貧困生認定標準和資助標準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同時結合學校情況,適當進行調節。科學的貧困生認定標準和資助標準應具有動態的擴展功能,能夠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指標的更新與替代,確保認定指標的廣泛認同。一是,評定和認定標準應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要具有廣泛的認同。如部分學校在發放助學金時,就對學生手機進行了規定,認為如果學生有智能手機就要取消評獎,這顯然與學生實際不相符,當前大部分手機已經實現了智能化,以手機來評定的標注顯然與學生生活相背離,也沒有任何的說服力。因此,認定的指標必須要符合公眾的認知,更好符合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生活的現狀。二是,科學的貧困生認定標準應具有動態的擴展功能。實現精準資助必須要充分考慮貧困生的發展實際,當代貧困生認定時應考慮新的變化,注重自我評定而非他評的方式。目前,貧困生的資助認定基本都是以他評方式進行,以村委和民政提供情況說明和蓋章,但實際上部分貧困家庭由于多種原因,是無法取得村委和民政提供的情況和說明的,因此應積極做好這方面的內容評定工作,納入到精準資助當中,同時對一些學生加重突發疾病導致貧困的又無法及時提供相關證明,學校也應積極將學生納入到資助當中。
2.3 做好學生資助體系建設,實現項目組合優化
目前,學生資助體系依然主要是助學金的方式,包括部分教師也認為精準資助就是助學金的資助,認為只要做好助學金工作就是實現了精準資助工作。這種工作具有片面性。學生資助體系是項目的組合,而不是單一的項目,如部分高職院校明文規定了獎學金和助學金不能同時拿到,這在一定程度體現了資助體系的不健全。高職院校資助體系建設過程中,應注重實施項目組合與優化,提升資助的精準性,除助學金、獎學金以外,還可以將申請助學金貸款的方式納入到精準扶貧當中,學校應積極協助學生做好生源地助學金的申請工作,幫助學生熟悉辦理流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提升學生辦理的信心和主動性。學生精準資助體系的建設必然是資助項目組合與優化,通過資助項目確保貧困生基本的生活水平,為學生提升個人能力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4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心理發展需要
高職院校學生精準資助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關注學生的自尊,建立以滿足需要為導向的區別化管理機制。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學生資助方面,依然還存在著老思想、老套路,要求受資助的學生發表獲獎感言,甚至有的學校拍照上傳到官網進行展示,作為學校宣傳內容的一部分,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學生不愿意、也不敢參與貧困生的資助。因此,高校資助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資助的過程中做好考慮學生的心理需要,做好針對性的幫扶,在幫扶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給予學生自尊,保證學生與他人相比處于同一發展水平線上。此外,學校資助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要注重資助隊伍人員素質建設,包括輔導員素質建設,提高其基本素養,防止出現態度傲慢、服務意識淡薄的問題,著力構建資助工作隊伍的雙軌制,要求全體資助隊伍人員具有正確的政策知識、先進的工作理念、政策的服務意識、以更好服務學生,切實做好精準資助扶貧工作。
3 總結
當前高職學生精準資助體系構建過程中,構建的指標建還需要進一步做好科學性建設,部分地區和學校還存在著人為因素的干擾,同時也存在重復資助的現象。高職精準資助體系構建過程中,應注重資助隊伍建設、突出服務意識、按照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切實做好高職院校貧困生的資助和扶貧,為貧困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課題名稱:本論文是湖南廣播電視大學2017校級課題《精準扶貧視閾下高職學生資助模式創新研究》(XDK2017—C—10)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黃準,吳文佳.教育扶貧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實現精準資助的探析[J].經貿實踐,2018(23):54.
[2] 白華,徐英.扶貧攻堅視角下高校建檔立卡生精準資助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03):16-21.
[3] 伍玥琪,于杰.高校院系“精準化資助”工作思路探究——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為例[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01):89-92.
[4] 梁莉莉.高職院校實施建檔立卡學生精準資助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