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對中學英語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在促使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自主思考和創新能力。而教學案的產生便是為了改變傳統教學結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我審視、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本篇文章探討了中學英語教學案的操作及在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案;策略與思考
【作者簡介】羅道平,閩侯縣第六中學。
近些年來,我國在教育過程中推行新課程改革,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也一再發生改變。而對于中學英語的教學也是如此。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所缺失,而且中學生缺乏自制力,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缺失。教師一味的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而英語教學案的模式便是在此基礎上產生,使用教學案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于自身知識架構體系的創建,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創新能力。下文就中學英語中教學案的使用進行探討。
所謂教學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課程的要求及標準所編制的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根據教學案能夠讓學生明確知識框架、根據教學案來學習、完成作業,并且從事相關測試以及后續的復習工作。教學案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學習,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提出疑問、查漏補缺,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之中,并且通過小組發言,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
1.能夠引發學生思考學習。教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自主預習、合作學習、精講點撥、當堂檢測等內容,其中自主預習是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對教材內容進行提前了解學習,并且通過自主查閱資料等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梳理。而教師則可以將課堂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同時營造出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英語的學習中來。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一門語言,語言的情景是直觀重要的,擁有了英語的情境,學生才能更加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并且能夠更加深刻的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通過小組內的討論,學生可以應用教材知識,不僅僅是存在于腦海中,更要表達出來,將知識運用起來。而點撥則是要求教師對知識的深入概括和普及,讓學生能夠開拓視野,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最后的檢測則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測試,可以通過填空、翻譯句子或者造句等形式來完成測驗,這個環節是鞏固知識、加深印象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的過程。
2.教學案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課外鞏固。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掌握各種單詞、語法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將知識運用起來,增加實踐量,最重要的是要對語言知識進行輸出。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輸出才能夠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技能。在課外的鞏固階段,教學案主要包括閱讀拓展和寫作練習。閱讀拓展就是選擇和教材內容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英文文章的閱讀能力,而且為學生的英文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而寫作練習主要從兩個階段來進行,首先可以根據圖片和提示進行短句的練習,其次就是寫作文章,經過了閱讀訓練以及短文的積累,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英文的寫作水平。
1.教學案的應用對教師提出要求。教師要實行教學案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熟練的應用教材,教學案的設計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教材內容的,教師只有認真的鉆研教材內容才能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案。另外,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有所取舍,不能夠照搬教材內容,也不能夠事無巨細的寫出來,應該有所側重,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駕馭教材,有輕有重,引導學生掌握教材重點。除此之外,教師要了解學生。教師負責設計教學案,而學生是教學案的使用者,教師要保證教學案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就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案,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過在使用教學案的過程中取得進步,培養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當然,因材施教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還需要教師去慢慢的摸索。
2.學生對于教學案的使用探討。學生是教學案的主要使用者,教學案能夠幫助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學生使用教學案主要包括下面四個環節:
(1)背誦要下功夫。英語課程的學習不同于數理化,理解就可以,而英語則需要大量的背誦,不管是單詞還是語法句式或者文章等,只有積累一定的單詞和句式量才能夠很好的掌握英語、應用英語。學生要根據教學案的要求以及制定的內容進行背誦,對于單詞、句子和段落要熟練背誦。可以利用早自習和其他的時間背誦,一定要堅持,日復一日才能真正的將知識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背誦的量越大,對后面的學習幫助越大,也能夠大大的幫到自身。
(2)自學要勤奮努力。在自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奮努力,對于不認識的單詞、語法要勤查字典或者向他人請教,不可偷懶。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工具來消化知識點。這個階段靠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鉆研能力,學生要憑借自己的能力來獲取知識、尋找答案,因此一定要潛下心來認真鉆研。在高一必修課第二模塊里面的閱讀課中,主要描述了抽煙、吸毒及其危害的詞語,第一課是introduction介紹主要詞語,而第二課reading則是延續上文,講述吸毒者的故事以及使用可卡因的危害,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下預習的時候查找關于抽煙、吸毒相關的危害,然后搜集資料,自己做一下總結,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可以相互交流。
(3)小組討論要積極表達。小組討論是在自己認真鉆研之后,在小組間進行交流溝通,這是努力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要把握機會進行交流,在交流溝通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時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爭取在交流中提升自己,讓自己在討論環節中受益。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ala閱讀教學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自主學習,并且將自己理解的和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記錄,然后各個小組依次對文章進行講解提問,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相互補充、查漏補缺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種形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牢固,而且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4)利用好檢測環節,鞏固知識。掌握知識之后一定要學會運用,檢測環節就是對知識進行應用的過程,同時也是鞏固復習的過程。同學在課前使用教學案的時候可以在預習之后簡單的做一下鞏固練習,雖然正確率不一定高,但是可以找出自己在知識掌握上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聽講或者交流的時候能夠更加深入的去學習了解,然后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另外,還要有專門的錯題集、課堂筆記等,更好的鞏固教材知識。
(5)鼓勵學生反思,提高語言運用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消化吸收語言知識,多參與學生的表達交流,了解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調整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利用英語語言來進行交流,提高語言的運用技能。語言的運用可以貼近學生生活,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Friendship”中“Anna,s Best Friend”是一份問卷調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該份調查進行交流溝通,因為和自身比較貼近所以學生很容易能夠投入其中。
1.保證教學案的質量。教學案的使用能夠有效的提高中學英語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不過前提是要確保教學案的設計是科學合理的。只有高質量的教學案才能服務于英語教學,其中教學案的引入問題設計特別重要。
2.提高教師的參與度。使用教學案的老師要能夠明白教學案設計的重點和精髓,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教學案應有的作用。而中學英語教學案的設計最好能夠讓更多的老師參與,只有集老師的智慧為一體,才能設計出更加有質量的教學案。
當前的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對于教材內容的掌握以及考試分數的多少,而是要切實的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和自主思考、創新能力。教師要在中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案的使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將教材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技能,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了解教材、了解學生,設計出具有絕對指導意義的教學案來指導學生的學習,通過引導學生課前預習、課間討論、課后鞏固等,充分發揮教學案的作用,促進學生英語技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敏鈞.利用導學案來提高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效能的嘗試[J].湖南科技學院院報,2013(5):159-160.
[2]鄭橋穎.學案導學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結合[J].教學與管理,2015(7):89-91.
[3]魏婷.高效課堂之導學案在高中英語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5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