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艷
摘 要:本文以新時代為背景,以青年為主體,通過討論新時代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介紹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最終提出一系列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這個特殊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系統的談到新時代青年應當如何成長的問題,將國家對青年思想發展的關注推向高潮。青年是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賦有生氣的力量,也是最容易產生偏差,出現問題的力量,新時代賦予了青年新的使命,同時也給青年的思想帶來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對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狀況進行研究與分析就顯得尤為必要,具有現實價值。
一、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的有力武器,在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起到了及其顯著的作用,自黨成立以來,對于各階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就從未停止,尤其是對青年這一蓬勃發展的社會力量。新時代國際國內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之下,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對思政教育的挑戰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意識與存在的互動關系為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影響提供了解釋說明。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文化在國際中實現了大融合,大繁榮,這原本是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的結果,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利用文化融合的機會向他國青年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例如學術交流、教育扶持、文化消費等,將其價值觀隱藏在“普世”的價值觀之后,妄圖利用經濟、政治、軍事之外的手段控制他國。青年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強,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對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滲透的抵制能力,在無形中受到其影響。
(二)思想多元化對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自1978年以來的中國在幾十年的時間中實現了大跨度的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有了顯著成就,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展,社會思想也逐漸向開放、包容、多元的方向發展,促進了我國思想的大繁榮。互聯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助力了思想多元化傾向的出現,青年思想呈現高度活躍的趨勢,同時,一小股反動勢力對主流的思想進行抨擊與曲解,甚至隨著思想解放程度的不斷提高而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在這樣的思想環境之中,青年能夠依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政教育工作的力度與強度,這是對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二大挑戰,同時,利用與不良思想的論戰達到教育與團結青年職工的目的,是思政教育工作初期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經驗,也應當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通過新發展再次發揮作用[1]。
(三)新媒體傳播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時代又被稱為信息時代,新媒體形式的快速出現與發展使得信息傳播速度不斷提升,它吸收了傳統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通過互聯網互聯互通的優勢,在信息傳播載體與渠道上得到了全面的開發,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多元化、多樣化、互動性強、實時更新的特點,利用碎片化原理介入到青年的生活方式之中,成為其生活的共存因素,因此當新媒體出現誤導青少年思想觀念,或使青少年產生錯誤價值觀的內容,也會通過其能夠快速、大量、大氛圍的傳播而對青少年群體產生危害,這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目標的實現是項巨大的挑戰。
二、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青年這個概念的出現不過百年歷史,這是由于傳統理論中往往按照社會成熟度僅做幼兒-成年之分,青年、青年期的出現是在教育普及之后,一部分已經在生理上發育成熟的人群為社會化進行學習準備,這段時間隨著現代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斷擴展,由此出現了青年期,而處于青年期的人群被稱之為青年,在新時代中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獨有的特殊性。
(一)青年的特殊地位
青年是一批獨特個體的集合,許多歷史事件均與青年相關,例如前文所述的“五四”運動,就是一場由先進青年知識分子領軍的全面的愛國救亡運動,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猶如一道響雷;新中國成立之后,以青年為代表的先進事跡比比皆是,例如助人為樂的雷鋒同志,守島三十余年的王繼才,北斗衛星研制團隊等等,映證了自古青年多才俊之說。同時89學潮的出現也使得社會認識到青年群體的力量,運用不良將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二)青年的發展特點
青年處于人生成長的特殊階段中,其特殊性表現在從生理發育來看,青年已經完成了身體的育成,即已經擁有生殖能力。但從心理成長來看,青年的認知水平處于不同水平,道德水準、思想意識觀念、婚戀觀受到社會環境影響較大,這也是新時代問題青年與杰出青年并存的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決定著其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對象及方法選擇及教育效果評估一系列相關內容,對其本質的理解可以從三方面入手:教育功能、政治功能、思想引導功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教育工作,其具備教育功能,這種功能針對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是個廣泛的意義,其中必然包括青年;其次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使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國思想意識形態的主導,即用馬克思主義來團結教育廣大群眾,其中青年作為易于接受新鮮知識的群體,對其影響更為深遠;最后思想引導功能,思想引導的前提是出現思想問題,從現實情況來看,青年期正確思想的養成對后期思想影響重大,做好青年期思想引導工作才能完成思想引導任務。
三、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由以上兩部分可以看出,新時代對青年思想的挑戰只有靠思想政治教育來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斷完善才能抵御新時代對青年思想發動的挑戰,使青年價值得以發揮。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一)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中,且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理論常用常新,因此在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需要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如毛澤東的兩論、反對本本主義,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南方談話,四項基本原則等,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進行討論,將理論植根于實際之中,從而更好的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青年群體中的開展。
(二)將思想政治教育變為隱性教育
隱性教育的特點在于通過人際交往、活動參與、愛好培養等方式達到某種課程的教學目的,而非直接通過教學活動得到教學成果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對人的思想產生作用之后反映到日常活動中,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符合隱性課程的特點。因此單位在職工管理中可以采用隱性教育的方式,通過組織參觀紅色文化展、鼓勵職工參與志愿者活動等來實施思政教育。
(三)開展社會熱點專題論壇
林區相關單位還可以利用社會熱點問題作為青年思政教育主題,定期在本單位內開展社會熱點專題論壇,將問題討論的主導權交給青年同志,由青年朋友來挑選論壇題目,設定論壇程序,進行論壇宣傳等工作,鼓勵青年職工參與到論壇討論中去,而單位領導則作為秩序管理者,在論壇進行過程中關注青年職工思想變化,在適當的時候對討論的內容進行控制,保障青年職工的探討是建立在積極、正面、健康的思想觀念之上的,從而讓職工自己完成自我管理與思想轉變,能夠對青年職工達到很好的思政教育效果[2]。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時代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是個新命題,這是由于新時代對青年的思想提出了若干挑戰,青年是一股新興的有力的社會力量,但同樣具有其兩面性,其積極與否與其思想的正確性具有密切聯系,在新時代中如不正確對待青年思想的小問題則會成為危害國家、危害社會的重大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擔負新時代青年思想教育使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的繼承人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郝佳琪.新媒體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18):23-24.
[2]張曉麗.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5(53):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