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琪
摘 要:體育課程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小學體育教師應該通過反思,立足當前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革新課堂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一、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重智輕體,以文取人”的傾向主導著教師的思想,小學教師普遍重視主課的授課,在美術、音樂、體育等業余課程上的關注力度不足。學校所提供的體育教學設施過于簡陋,沒有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備和場地,一些經濟落后的農村小學只有簡單的基礎設施,體育設備過于簡單,體育場地欠缺,學生無法進行多樣選擇,只能進行單調的體育活動,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體育項目的教學成效,還會導致學生產生惰性心理,對體育學科產生抗拒,影響他們日后的個性化發展。除此以外,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過于隨意,以為簡單的進行示范,或者帶學生到操場上自由活動,就算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這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的主體地位遭到扼殺,學生只能處于被動位置機械接受,無自由選擇權,體育教學質量日益下降。
二、素質教育下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1.創造愉快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教師是決定教育教學質量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體育課是實施體育教育行為的主要渠道,教學模式的革新,其關鍵在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轉型發展以及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當前的小學教育,特別是體育課程等業余課程的教育,并未能獲得預期的發展,歸根究底是教師教學定位的缺失。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質上還只是一些懵懂的小孩子,他們最單純,也最容易被感染,在對世界的認知方面還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此時最容易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因此,體育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育思想,把嚴肅變成親切,把嚴肅的課堂變成快樂的課堂,理解學生的想法,發現學生的價值,引導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愛上體育鍛煉,體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逐步養成體育鍛煉習慣。
2.創設游戲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6到12歲的年齡,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表現出活潑好動、愛玩的性格特征,它們對好玩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以及強烈的“趨新”心理和行為傾向,這便決定了游戲對他們有絕對的吸引力。游戲是一項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受學生的喜愛。倘若教師能夠把游戲融入體育教學之中,在游戲之中強化體育教育,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接受體育鍛煉,還能在自然狀態下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要領,從而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學習“障礙跑”體育項目時,如果單純在田徑場上放置障礙物,讓學生越過障礙物跳過去,這會使得部分膽怯、內向的學生產生恐懼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還會使部分學生產生心理障礙。因此,教師在開展此類教學活動時,應該融入游戲教學法,把教學場地設計成“封鎖區”的游戲情境,鼓勵學生突破“封鎖區”防線達到勝利終點。如此,“障礙跑”就會更有吸引力,學生也會認真投入練習,積極參與鍛煉,認真對待。
3.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培養體育精神。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從兒童時代開始培養與他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質和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思想尚未健全,他們具有強烈的向師性,絕大多數行為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糾正,而現在的許多小學生大多標榜個性,標榜自我,過分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團隊合作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缺點。體育作為一項以運動為主的學科,教師倘若能在學生參與運動項目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可以有效地滲透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為此,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團隊合作所帶來的樂趣,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4.將藝術引入體育課堂。。小學生的體育課堂主要是在操場進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場地進行藝術性加工,引入音樂、舞蹈等藝術,讓智育、美育與體育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豐富的審美能力與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將錄音機帶入操場,配合不同的教學環節和內容,播放不同形式的音樂。如,導入時,播放《體育進行曲》,讓學生在雄壯的樂曲聲中整理隊形和走步;動作訓練時,播放兒童音樂;快下課時,播放輕音樂。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課堂訓練和運動的愉悅感,在美妙的音樂中,緩解疲勞,形成對體育的良好印象和心理,實現快樂體育的目標。
5.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能促進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體育教師應該注重從學生的生活體育入手,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興趣。小學生雖處于個性尚未形成時期,但個性的差異性已經顯露,尤其在體育課堂上,小學生因為性格、愛好、身體素質、生活體驗不同,因此,課堂表現和潛質也呈現多樣化特征。體育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和學生真誠、耐心、平等地互動交流,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讓課堂成為學生個性與興趣充分展現的平臺,真正地打造陽光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