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彥榮
摘 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老師如何能夠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內,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并可以靈活運用知識,是當前擺在老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本文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簡要分析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對策
高效率的課堂中,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并力求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本文就提出幾點具體的教學對策。
一、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學習,往往能夠提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反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往往會影響到其學習成績。進入初中,數學開始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進入初二,難度進一步加深,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綜合能力,首先需要提升自身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學下去。
為了實現課堂的趣味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具體來講,則需要結合所講內容,并根據學生的思維形式和特點創設情境,對于具體的數學知識點進行講授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聯想自己生活中的情境,之后將知識點融入到這一情境當中,循序漸進,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情趣,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講解概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如有一個孕婦懷的是雙胞胎,那么其生一男一女的概率是多少?這一問題貼近生活,又極具趣味性,學生更樂于回答這類問題。
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是學習的主體,而老師則作為引導者參與其中,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真正的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要力求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培養數學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先學、后教、再練的方式,先讓學生獨立的去學習,可自學,也可以小組討論,互相幫助,如優等生幫助中等生,中等生幫助差等生,課上要給與他們足夠的時間去自由討論學習,之后總結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小組代表發言。老師對問題進行匯總,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講解,對于易錯的知識點和較難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總結概括,這樣能夠充分的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講解更多的問題,且能夠有所側重,重點突出。在講解完成之后,緊接著要進行練習,力求當堂課學到的知識當堂掌握。
在講解負整數指數冪運算的時候,我采用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先進行大膽計算,之后分組討論,找到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小組內部合作探究,糾正同組的錯誤之處,并得出正確的解決方式,最后班級內進行總結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進行適時的點撥,這樣起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明確教學目標,善于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老師在講課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備課,盡可能的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前設置好方案。老師要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定自己的教學目標,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能夠通過教學活動有效的化解難點,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既能夠增加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又能夠減輕老師板書的時間,使其有更多的時間深入講解講透相關的知識點,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就能夠達到這一效果。
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快速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直觀性強。因為有些數學知識點具有抽象性,利用多媒體能夠變抽象為具體,直觀生動,學生容易理解。
除上述論述的教學方式之外,老師還需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多多了解學生,并做到與學生平等,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真誠的笑容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真正的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到老師的魅力,他們才愿意去學習。
四、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給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能夠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是要積極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也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對當前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劉靈燕.創新初中數學預習設計 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56.
[2]陳虹.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2):123.
[3]謝應文.淺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8):058.
[4]丁天永.淺談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07).
[5]劉瓊.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14(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