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廣權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與數學思維能力,這對小學階段學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小學生們能夠獲取到更多的知識。本文主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培育學生們數學思維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對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環境對人才的要求逐漸加大。現代化社會需要邏輯思維能力強且判斷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因此,為順應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也需要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需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活動即為思維活動教學。
1 數學思維能力的概述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思考方式即為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包括數字與數學符號的形象化。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借助有效的數學思維才能夠進行數學運算。數學思維為又稱為邏輯思維,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多種公式和定律,這些都是小學生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可以使小學生思維更加開闊,同時還能夠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與總結,可以推理出數學中的問題,最為重要的是還可以解決數學問題。
2 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對策
2.1 從實際生活著手,激發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是實際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工具,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既要從書本知識著手,還需要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抽象化的數學知識理解較為困難,但是小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性,也比較感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借助生動有趣的事物進行描述,進而培養小學生們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加法》這一內容中,為進一步讓小學生理解加法知識體系,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實際生活案例進行知識講解,如在教授的:“2+4=6”這一算式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粉筆進行講解,右手邊拿出2支粉筆,左手邊拿出4支粉筆,然后提問學生老師的手中共有多少只粉筆?這樣簡單的方法可以有效將加法概念傳遞給學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列舉例子,想象2+4還可以怎樣表示。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拓寬小學生們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加法內在含義,在調動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2 從基礎著手,加強小學生數學思維訓練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其數學問題的難易程度是相對的,看似較難的數學問題都離不開基礎知識。所以,數學教師不要一味地通過難題來提升小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還需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練習。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可以加強小學生們對數學概念與法則以及定律的理解程度,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小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過程中,還需要培養小學生們做到學以致用,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表達也是數學思維形成的重要工具,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外在表現,所以說,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其思維的活躍性。所以,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小學生們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尤其是運用語言表達數學概念的訓練。
2.3 開展數形結合教學,加強小學數學思維深度
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重視各種數學知識間的聯系,讓小學生借助自身已有知識去分析和探索未知的數學知識領域,以此來提升小學生們數學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們的思維深度。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還需要重視數、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引導小學生們將數學知識借助圖形進行展示,這就是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教學模式。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這一內容中,正方形周長計算方式為四邊相加或一邊長乘4;長方形周長的計擎攀方式為長與寬的和的2倍。在學習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們借助公式進行計算,之后再讓小學生融合圖形進行計算,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深化小學生們的思維深度。
結合全文,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陣地就是課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科學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理念,為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構建教學情景。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小學生重視數學知識學習,同時還可以深入其中實現深層次學習。數學思維的建立能夠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進行獨立思考,活躍學生思維,進而提升小學生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另外,小學生們還可以將這種學習能力滲透到其他學科中,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溫玉霜.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揮思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68.
[2]方嶸.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學苑教育,201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