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純
摘要: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還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以及邏輯性,而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并沒有獲得完全發展,進而導致數學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而微課是新課程改革后所提出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設計及應用
微課是一種創新性教學方式,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湛以及信息容量大等等特點,并且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并且還能夠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故而受到教師的廣泛運用,因此,教師應積極針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設計以及應用進行研究。
1 初中數學微課的設計策略
1.1 合理選擇微課內容,把握微課時間
可以說,微課的內容決定著微課的運用質量,同時也決定著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實現微課合理運用,提高教學效果第一個環節,也是最為主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合理選擇微課內容。其一,在選擇微課內容時,教師應注重將數學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融入其中,讓學生清楚了解到哪些數學知識需要深入學習。其二,教師在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而不應單純的拘泥于教材內容。教師應在網絡上積極探索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相關的數學知識,然后合理融入到微課內容中,提高微課的實用性特點,并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知識,豐富學生知識經驗,使得學生能夠借助微課以及教材學習到更多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掌握微課時間,微課其關鍵點在于微,時間過長的微課會導致學生學習疲勞,通常情況下微課都會保證在八分鐘左右。
1.2 注重微課設計原則.確保微課有效運用
其一,微課應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上,圍繞著學生進行設計。無論運用微課開展學習活動,還是微課內容都要根據學生進行設計,要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并且還要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其二,微課要具備吸引力原則。具體而言,微課的設計的對象是學生,而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想要微課能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價值,那么微課就一定要具備吸引力。在此基礎上,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融人相關圖片以及動態內容、音頻內容,并保證具有一定的色彩,這種才能夠吸引學生,一定要保證微課不能夠被文字取代,這種情況下微課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價值。
其三,微課的設計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這是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通過微課更好的開展數學教學。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三角形設置為金字塔,然后在金字塔的基礎上引出等腰三角形邊以及角的概念,最后在通過動態的形式將金字塔轉變為三角形。
2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2.1 在課前預習環節中運用微課,奠定基礎
預習環節是運用微課的第一個環節,具體而言運用微課開展教學預習環節十分重要,能夠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將預習視頻傳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完成預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將觀看微課過程中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帶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而為數學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進行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證明》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將每一種證明方法設計一個版塊,制作成為五個專題的微課視頻,如在講述SSS《邊邊邊》這一證明方法時,就將相關微課視頻轉送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以及視頻進行預習,并將不理解地方記錄下來。
2.2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加深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進行學生的求知欲會更加強烈,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微課內容,喚醒學生記憶力,在播放完成之后,將學生合理組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自己的問題。這個教學環節其主要目的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在此過程中有些問題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而理解,而有些問題卻不能,因此,在學生與學生討論之后,教師就要以講述的方式將學生不理解的問題一一解答,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為學生解答所有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知識點進行總結,然后開展練習題訓練,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以《有理數的乘法》為例,本知識點的理論依據是學生對有理數加減法運算法則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乘法法則進行認知。同時,本環節的教學重難點問題在于有理數的符號法則以及乘法法則。因此,教師可以單獨針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微課的錄制,以便使學生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階段通過微課對本知識點的重難點問題進行重復性認知,突破時空壁壘與地域界限,以此為學生學習有理數乘除法掃清障礙。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利用簡單的算式,對學生引出有理數乘法的概念,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6)+(-6)=?(-6)+(-6)+(-6)=?相信學生都可以很快給出問題答案,然后教師繼續對學生提出問題28個-6相加等于多少?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學生是無法快速給出答案的。借此,教師可以引出有理數乘法的意義及概念。也就是說,乘法可以有效解決幾個相同數字的相加間題,但是一旦相同的加數過多,則利用加法對其進行計算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而使學生懂得乘法的意義及作用。此外,教師也可以將有理數乘法法則以微課形式進行錄制,以便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比如,兩位同號的數相乘,還等于同號;而兩位異號的數相乘是以負數符號表示,并且將絕對值進行相乘;0乘任何數都等于0。
3 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價值。因此,教師應重視針對初中數學微課設計及應用進行研究,將微課合理有效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以此,保證微課能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充分發揮作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曹彩華.初中數學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以問題解決型微課程為例[J].中學數學,2017(16):15-17.
[2]陳同玲.微課在初中毅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20(12):92-93.
[3]羅靜娟.試析微課在初中毅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