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為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工作擔負著“興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文化的價值引領過程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新時代背景,在分析群眾文化工作在貫徹新思想中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探討了“五個聚焦”工作模式在東營市群眾文化工作中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群眾文化;模式
一、群眾文化工作在貫徹新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確了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和實踐要求,為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深刻把握宣傳思想工作規律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興文化”是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群眾文化工作具有精神調節、宣傳教化、普及知識、團結凝聚等社會作用,在文化的價值引領過程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工作應當立足新時代背景,緊密結合群眾文化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探索貫徹新思想的有效途徑,為新時代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提供新思路,而且為新形勢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拓展新視野。
二、新時代背景下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途徑
1.聚焦群眾文化供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近年來,東營市不斷完善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進千村樂萬家”“黃河口之春”“歡樂黃河口”“黃河口文化藝術月”等文化惠民工程,著力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了城鄉居民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在實際工作中,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繼續組織開展“我們的中國夢·黃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動、“我們的中國夢·歡樂黃河口”廣場群眾文化活動、“我們的中國夢·黃河口文化藝術月”等系列文化活動,著力豐富群眾文化服務內容,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2.聚焦群眾文化設施水平
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離不開健全的公共文化設施。近年來,東營市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抓手,持續加大文化設施投入,規劃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公共文化設施,群眾文化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全市文化設施建設總體上了一個大臺階,硬件水平走在了山東省前列。新形勢下,東營市群眾文化工作要以提升群眾文化設施水平為重點,堅持建設與管理并舉,優化提升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實現全市五個縣(區)全部建有美術館,推動市和縣(區)的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部達到國家一級站標準,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設施齊全、服務完備的有力保障。
3.聚焦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
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東營市大力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統籌實施了“文化東營云”平臺、數字文化廣場、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等重點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目前,東營市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工作框架基本建立,覆蓋全市的服務網絡基本成型,數字文化資源庫初具規模,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對提高東營市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這方面,群眾文化工作部門要以推行“訂單式”“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模式為抓手,以資源建設和服務推廣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數字文化需求。
4.聚焦鄉村文化振興層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了深刻闡述,其中特別強調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提升鄉村文化振興層次,是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自覺行動,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具體舉措,是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的有效途徑,也是貫徹落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的重要內容。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到鄉村文化振興中去,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組織開展廣場舞、鑼鼓、舞獅等特色文化活動,培育一批鄉村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不斷豐富農村公共文化供給,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5.聚焦文化人才隊伍支撐
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面對艱巨繁重的文化改革發展任務,堅持守正創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人才隊伍是重要支撐。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實施文化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緊緊圍繞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要求,組織舉辦專題培訓班,對各縣區圖書館館長、文化館館長,各鄉鎮(街道)文化站站長進行專題培訓,切實抓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藝術表演、美術創作等各類群眾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培訓,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堅強群眾文化人才隊伍支撐。
三、結束語
在群眾文化工作中,應立足新時代背景,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置于“興文化”的首位,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著力點,系統研究群眾文化工作的規律方法,探索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途徑,以高質量的群眾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金亞美.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02:22-23
[2]肖嫻.芻議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J].科技風,2013.24:212-212
[3]劉曉磊.關于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文信息,2018.08:12-14
[4]趙劍波.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1.06:44-44
[5]陳海波.淺談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作用及發揮[J].青年文學家,2015.09:180-180
作者簡介:
許金魁(1983--)男,山東東營人,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東營市戲劇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