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盛 王恩玲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叫做“示教”,尤其在職業教育專業實訓課中,教師要給學生示教好多東西,比如汽修實訓課中教師要給學生示范如何拆卸某個零件,還比如在電工實訓課上老師要給學生示范交流接觸器的接線等等,學生就會圍上去觀看老師如何操作,但往往是里三層外三層,好多學生根本就看不到老師如何操作,教學效果當然不太理想,在其他學科中也存在著類似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創新;示教;職業教育;實訓課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8.200
在教學中,很多知識、技能的傳授需要教師以身示教,“百聞不如一見”!通過示教能夠將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讓學生更能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較高的教學效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示教”發揮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往往會因為場地、設備等條件因素的限制,“示教”環節不但沒有發揮其應有的重要性,反而制約了課堂教學。比如在職業教育專業實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示教好多東西,但往往學生圍觀圍地是里三層外三層,好多學生根本就看不到老師如何操作,“示教”效果當然很不理想。在其他學科中也存在著類似問題,這個問題困擾著好多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必定會及大地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之余也一直在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方法,通過上網查資料、查閱相關書籍、朋友圈里和同行交流取經等,并未發現有好的解決方法,可以說在這一領域此類問題的研究為空白,取經未果后我嘗試著自己想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經過無數次的摸索,總結出以下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
1 “QQ視頻通話”法
QQ有個功能叫“視頻通話”,這個大家都知道,讓QQ手機端和電腦端“視頻通話”,也就是讓智能手機成為一個移動的攝像頭,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讓想要展示的東西顯示在投影幕布上,原理如圖1所示:智能手機借助QQ“視頻通話”功能充當電腦的移動攝像頭,電腦連接投影儀,手機所拍攝到的內容就可以實時投影到大屏幕上了。
在示教時,可以使用如圖2所示的手機支架來將手機固定到合適的位置,(這個手機支架的優點是方便固定,能夠任意角度的彎折),這樣就可以解放老師的雙手,盡情的示范了!
2 “微信視頻通話”法
除了QQ有“視頻通話”的功能外,還有好多具有此功能的軟件,比如說強大的微信,這些軟件的用法和QQ的“視頻通話”功能大同小異,都很容易上手的,這里就再不贅述了。
3 “掌上看家”法
上面介紹的“視頻通話”法,都是借助了一些視頻聊天軟件來實現,我在搜索相關軟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款叫做“掌上看家”的軟件非常適合實現我們“示教”的功能。
該軟件本身是一款智能監控軟件,它支持Android、iOS、Windows、Mac O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統,用戶可借助它將閑置設備自有攝像頭改造成一臺智能的網絡攝像機,通過安裝“掌上看家采集端”,可實現手機對手機、電腦對手機、電腦對電腦、手機對智能電視等不同平臺之間的連接管理,實時觀看高清視頻,從而實現居家安防。
我們借助該軟件實現“示教”功能的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在手機上安裝該軟件的視頻采集端,在電腦上安裝的是該軟件的視頻觀看端,然后需要在電腦觀看端或者手機采集端進行注冊(注冊方式用手機號或郵箱都行),然后同時登錄,在電腦觀看端進行“添加設備”操作,如圖3所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采集端CID、采集端用戶名、采集端密碼這些信息即可(這些信息在手機采集端的主界面上都有),添加設備成功后將畫質設置為“高清”,這樣手機就變成了電腦的一個高清移動攝像頭了!再借助投影儀我們就可以不用圍觀就可以輕松展示任何你想要展示的東西了!
如果給手機再外接一個如圖4所示的手機外置攝像頭(該攝像頭的優點是可以任意角度彎折并定型,探頭自帶LED光源,還可以進入到比較小的空間內部,比如展示汽車發動機的內部構造),這樣一來平時一些不容易展示的東西也可以輕松地展示到大屏幕上了。
4 幾種方案的比較
“QQ視頻通話”法和“微信視頻通話”法的優點是:使用度較高,大家對軟件功能比較熟悉,很容易上手,缺點是:需要用到兩個賬號,在“示教”時容易受到好友信息等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畫質不是太清晰。
“掌上看家”法的優點是:它是專業的視頻軟件,畫質穩定清晰,“示教”時不存在好友信息等因素的影響,缺點是:電腦和手機上增加了款軟件,占用內存影響運行速度。
大家在示教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使用。
5 幾種方案的創新點
(1)利用多媒體互聯技術解決了“圍而觀不著”的教學困擾,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
(2)利用現有設備就可以實現,無需額外資金投入。
6 方案進一步完善的設想
(1)這幾種方案的實施均需要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容易受到斷網的限制,可以改為AP技術來實現互聯,從而避免斷網問題。
(2)研發投影儀和攝像頭可以直接無線互聯的技術,省去電腦中轉環節。
7 方案應用效果
該方案在我校實踐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解決了示教環節中的“圍而觀不著”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華永盛(1979-),男,甘肅天祝人,本科,一級教師,主要從事電工電子專業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