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在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中職學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正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性的人才。然而,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復雜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生的品德,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發展。文章通過深入分析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創新策略,旨在增強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德育管理;創新
在以往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過程中,由于采用的方法較為單一,難以讓學生深入理解德育知識點的內涵,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塑造。同時,在中職德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尚未對學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發揮引導作用,忽略了德育課程的重要性,片面地認為中職德育課堂可有可無,嚴重影響了中職德育課程教育作用的發揮。由于尚未將德育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嚴重制約了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因此,為了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水平,需要引導中職學生深入學習德育知識,讓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熏陶,充分調動起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將德育知識內化成為自身的優良品質。
一、構建全方位育人平臺,落實德育工作陣地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環境,具有較強的教育功能。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校園內部的具體體現,所以需要中職學生積極地融入校園文化的氛圍中,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受到熏陶、啟迪和感染。其中,可在學校合適的位置張貼《中職學生守則》《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以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受到熏陶,有效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規范學生上網行為。
網絡育人是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中職學校展開德育工作的新載體。通過投入豐富的資金購買德育軟件,建立“互聯網+德育”平臺,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和班主任群、家校群等多元載體,就中職學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一些微話題和微主題等進行討論,打破以往德育工作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創新的水平。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健康向上的內容,為學生利用網絡平臺接受教育、自主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充分發動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逐步構建起由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融合的育人氛圍,凈化中職學生的心靈,讓其成為自主調整中職學生言行心態的重要隱性資源。通過全面落實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陣地,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和宣傳欄等載體的作用,巧妙利用網絡設備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推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等一系列的專題教育活動。同時,充分利用網絡互動平臺,全面開展一系列的微話題討論、微主題班會德育教育活動,深入推進校內外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及時總結中職學校的德育創新工作。全面關注中職學生的所思所想,逐步將德育工作滲透到中職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從而更好地向學生傳遞正能量,逐步增強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創新的實效性。
二、創新德育活動內容,強化德育教育
一是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廣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事政治、傳統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容,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生活實屬不易,有效增強中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真正達到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全面分析中職德育工作的指南內容,合理地將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現代國民教育的過程中,并將其落實到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中。全面對中職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法治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強化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引領,引導中職學生積極參與一些有夢想、愛學習、愛祖國的社會公益性活動,深化文藝演出和志愿者服務工作,以此豐富中職學校的德育內涵。
三是切實做好紅色基因傳承和地方文化傳承。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中職學生積極參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活動,強化中職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內心感悟。例如,積極開展紅色研學、綠色研學和職業生涯研學等活動,讓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在不斷發展中的革命史,還可以組織一些參觀革命先烈陵園的活動,加深中職學生對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重要感悟,強化中職學生對黨的情感。
三、創新中職德育教學方法,發揮德育課堂的教育價值
(一)采用實踐體驗法
在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德育課堂的教育作用,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和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使其能夠正確地辨別真善美和假丑惡。尤其是在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將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主要的目標,注重中職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情操的變化。因此,將實踐體驗法合理地應用到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創新過程中,將實踐內容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強化自身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職業生涯規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了解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如馬云和李彥宏等人,著重分析這些成功人士是如何面對事業上的逆境,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創業的艱難,認識到創業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自己學校中所培養的優秀的創業人才的事跡,讓中職學生能夠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一個美好的規劃,避免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打退堂鼓。這樣在中職學校的德育過程中采用實踐體驗法,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德育體驗,而且能夠讓學生真正明白自己的成長路上是充滿挫折和困難的,讓學生在心理上做好創業的準備,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創新水平。
(二)采用合作探究法
人們常說:“每個人都有一種思想,而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這兩個人便能夠獲得兩種思想。”這個觀點充分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指出每個人都可以從他人的生活中學習到對自己有用的思想觀點,以此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每個中職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品行,而他們的人生經歷直接決定了他們對某一種事物的看法。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意識,教師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合作探究法,鼓勵學生相互合作與交流,充分將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真正實現德育資源共享和信息交互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哲學與人生”中關于人際關系處理的內容時,教師可將學生合理地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這節內容中主要講述的哲學觀點。同時,充分利用真實的案例總結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方式,以便學生能夠真正通過現代社會了解到自然界與社會發展的客觀性。哲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加深了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難度,可以采用實例導入哲學的觀點,有效降低中職德育管理中基礎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讓中職學生在良好的問題情境下展開思考,強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豐富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認知,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創新實效性。
四、強化實踐教育,提高中職德育管理水平
德育教育是中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中職教育工作者需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外,學校方面也需在德育教育方面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并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予以完善,如此方能形成別具學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術性人才。當然,鑒于中職學校教育本身更偏向于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職院校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切實達成以上目標,中職院校需積極開展與學生專業技能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諸如針對計算機編程專業的學生,學校可通過與網絡企業合作的形式來成立校外實訓基地,一來可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二來能讓學生提前感受實際工作氛圍。最后則是針對學生職業態度的培養。當前,部分中職學生雖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但因工作態度漫不經心而很難得到企業重用。對此,中職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工作態度,促使其逐步養成愛崗敬業的精神,逐步成長為有擔當、有思想且能滿足當代社會及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五、打造全員育人機制,規范學生品德行為
中職學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五全”德育實施意義》,強化“五全”德育的意識,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時時刻刻都有人關心。強化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創新,規范中職學生的行為。明確中職學校教師的崗位責任,堅持用真情感動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從而讓中職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加快樂的成長。
總之,在中職學校德育管理的創新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全方位育人平臺,落實德育工作陣地,創新德育活動內容,強化德育教育,創新中職德育教學方法,發揮德育課堂的教育價值,強化實踐教育,提高中職德育管理水平,打造全員育人機制,規范學生品德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水平,為中職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中職學生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蘭錄平.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問題和對策[J].職業,2017(23):32-34.
[2]黃喜如.如何提高“2+1”人才培養模式下的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7(09):67-68.
[3]李鳳玲.讓心理健康教育助力中職學校德育工作[J].遼寧教育,2017(04):42-43.
[4]魏彩群.運用新媒體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親和力策略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12):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