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圓 汪勇攀
摘 要:校友是學校辦學中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充分開發校友資源能夠更好地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就業信息和促進招生和深化教學改革服務,穩定、和諧的校友聯動機制對于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專業實踐、招生宣傳和就業創業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食品學院積極利用廣大校友資源,積極構建“校友+”模式助力學院人才培養與教育管理。
關鍵詞:校友資源;大學生就業;招生;人才培養
一、校友資源對大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
校友資源相對于高校來言,可謂是一筆寶貴的人力與教育財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友資源是一支潛在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同樣具有育人功能,發揮著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心理健康的調適作用、就業指導的橋梁作用。但目前校友資源開發中還存在重視度不夠、機構不完善和文化缺失等問題。只有完善機構建設和制度建設,關心校友發展才能更好地開發校友資源,為高校人才培養創造良好條件。
(一)校友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引領作用
列寧曾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鄧小平同志也多次強調:“身教重于言教。”古今中外,通過樹立道德榜樣來培養人們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做法是較為普遍的,我們同樣可以借鑒來鞏固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杰出校友的先進事跡來引領大學生,傳播道德模范風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穩定的發展。
(二)校友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作用
高校畢業生能否客觀的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評估,并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位清晰定位至關重要。但往往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對自己有個準確定位,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則能有效幫助大學生快速準確地評估定位自己,通過教育培養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索取,樹立一種更加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不斷地完善自我。經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會意識到自己所求、所缺是什么,進而能自覺地、有目的地去參加各種職業素質培訓或者社會實踐活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比如職業道德觀、職業禮儀、職業規范等職業素質,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而校友在這一方面就是一面明鏡且更具有代表性和親和力,能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有助于在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產生積極作用。通過邀請優秀校友回訪母校,與同學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在專業學習、做人做事、能力培養、職業規劃等方面起到引導作用。
(三)校友資源對高校招生宣傳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招生難度的增大,校友資源成為不可小覷的推動力。通過校友的人脈資源,建立校友與招生的聯動機制,利用校友資源不斷開拓招生資源,開展招生宣傳,既有利于高校招生工作,又有利于校友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四)校友資源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橋梁作用。
第一,基于校友對所處單位、行業的認識,積極開展就業指導類活動,能有效的幫助擇業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第二,校友接觸社會面廣、行業發展的前瞻性好,并且校友掌握著大量的就業信息資源;第三,廣大校友是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更是社會評判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參考。校友們的榮譽成績、社會影響力,直接體現著高校的教育質量。
二、高校中校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高校在校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和運營管理方式,還存在諸多問題。第一,校友會機構設置不完善。當前我國部分高校甚至沒有相關的校友會機構,缺少高校與校友溝通的橋梁和紐帶。而設置校友會機構的部分高校,并沒有開展實質的工作,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校友庫建設也不完備,導致信息暢通不暢,高校與校友之間彼此缺少互動和信息共享。第二,沒有足夠重視校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現代高等教育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而且優質高校的資金支持基本來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進而忽略了校友資金的融資和投資支持,沒有重視校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導致校友會有名無實,沒有盡到開發利用資源的責任。第三,感情投入、人文關懷不夠,沒有形成一種獨特的校友文化。部分高校校友會的存在的意義就是單一的宣傳學校,為了學校的建設來融資資金,動員廣大校友特別是杰出校友來出錢出力,為學校建設貢獻力量,但是忽略了對校友的個人事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活動也局限于校友返校聚會等活動,過于單一和形式化,缺乏一種文化植入,導致校友凝聚力不強,無法保證校友們對母校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因此大力開發利用校友資源對于高校自身建設與發展、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大學生教育管理中校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
穩定、和諧的校友聯動機制對于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專業實踐、招生宣傳和就業創業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通過多形式的活動邀請到校友參與其中,利用系列活動,加強與校友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增進校友對母校的認同感和親切感。例如,可以利用一些節假日向廣大校友發送電子賀卡及節日祝福;重大事件節點上,報道母校重大新聞以及母校取得的一些成果;反饋校友返校相關活動報道,傳遞校友們的先進事跡,鼓勵校友為母校建設貢獻力量。同樣,校友可以通過校友聯絡群和各地校友會來加強聯系,旨在激發校友熱愛母校,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形成雙贏雙榮的局面。此外,學校要充分結合校慶、院系慶、校友聯誼會、畢業周年紀念等重大時間節點和重大意義的事件,來積極策劃,廣發校友邀請函,邀請杰出校友返校參加相關活動,加強與校友之間的感情聯系,不斷激發校友熱愛母校的情感。食品學院積極利用廣大校友資源,積極構建“校友+” 模式助力學院人才培養與教育管理。
校友+人才培養,利用校友資源促進人才培養工作。學院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邀請杰出校友返校參與工程認證,大力推進專業培養設置和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助推學院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聘請杰出的校友參與畢業生論文答辯,從社會需求和企業需求的角度審視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質量,為畢業生的論文質量、專業素質提出指導與要求。
校友+專業實踐,借力校友企業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充分利用校友企業資源,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就業與教學實踐基地,加強專業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實踐動手能力,實現共同育人的效果。為了保證實踐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要加強對實踐內容、實踐目標和要求的統籌安排, 保證學生在實踐基地的實習有所收獲和成效。
校友+招生宣傳,通過校友資源提高招生宣傳力度。樹立品牌,在招生宣傳中著重宣傳杰出校友的事跡,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搜集信息,將學校相關招生政策發布于校友群,利用校友擁有的豐富人脈資源,提高母校知名度,引導更多的中學生報考;完善信息庫,整合校友信息資源,積極協助校友返校聚會,召開座談會介紹學校與學院,努力爭取校友子弟繼續報考我校。
校友+就業創業,依托校友資源提高就業效率與質量。當前高校畢業生都面臨著就業難、創業難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現狀,通過各種途徑方式不斷加強就業指導工作。而校友資源就是一筆財富,能夠幫學生拓寬就業渠道,特別是就業困難學生;邀請校友返校開展系列講座與培訓,幫助畢業生制定符合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現身的事例,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需求與就業形勢,避免闖入就業誤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提高就業競爭力;積極邀請邀請校友企業來校招收畢業生,拓寬學生就業面,同時不斷加深校企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互利互惠。
四、結語
校友資源是高校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人才培養的寶貴資源和財富[6]。高校的培養目標、辦學水平與教育質量,能否適應社會的需要,最終取決于社會的檢驗與評價,體現于社會對校友的評價以及校友對學校教育工作的評價。生源是學校的辦學基礎,是學校生存發展的首要條件,吸引優質生源是高校可持續發展、擴大影響力的重要保障。充分調動和發揮校友資源,對高校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國林.校友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開發[J].德育論衡總,2010,340(02):39-40.
[2] 謝志芳,夏大慶.開發校友資源創新大學生就業工作機制[J].繼續教育研究,2011(09):115-116.
[3] 李歡,孫建三,袁本濤.基于校友數據庫的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控制系統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82-86.
[4] 鄒莉,邱繼軍.開發利用校友資源有效促進大學生就業[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187-188.
[5] 陳加輝,葛慶龍.淺析校友資源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作用[J].岱宗學刊,2012,16(01):80-81.
[6] 閆祖書,董平,張粉嬋,等.開發利用校友資源促進大學生成長教育的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7(07):47-49.
作者簡介:田洪圓(1991.01- ),男,山東萊蕪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汪勇攀(1978.04- ),男,山西平遙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