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開展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對生活化教學的模式與方法越來越關注。因為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更加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鞏固,更加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對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文章從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入手,在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就如何有效開展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發表了幾點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某些事情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同時也開始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和品格特性,正處在三觀形成的初級階段,但是心理健康素質仍然還在成長階段,在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不成熟的一面,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或者思想的干擾,尤其是在當前這個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因此,教師、家長以及社會要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及其綜合素質引起高度重視。思想政治課程是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課程,在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思想政治課程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方式是有效滲透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文章對此進行了重點探討。
一、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現狀
我國的素質教育在基礎教育體系中已經開展和實施多年,并且收到了比較好的成效,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等都具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對于初中的思想政治學科來說在有些學校的素質教育開展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由于受到我國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刻,教師、學生乃至家長都認為思想政治學科是主要依靠記憶和背誦來完成的,因此,不少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取“滿堂灌”的教育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由于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少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生根本不理解,只是在課堂教師的指導下知道了哪些理論知識是重點與難點,然后在課下去加強記憶和背誦,只要能夠在思想政治學科考試中得到高分就是好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等的培養與提升,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不符合我國提出的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并且,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對所學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聽課感到枯燥乏味,肯定不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結合當前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心理成長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恰好是對其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的關鍵時期,只有將所學知識切實應用于生活實踐才能夠真正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深化理解與有效鞏固。另外,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育教學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點要求之一,而初中思想政治學科知識對于培養與提升初中生在生活實踐中的各種行為規范以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積極將思想政治學科知識融入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該學科在初中階段開展的教育意義和實際價值。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生活化教學是素質化教育的必然產物
社會時代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給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戰斗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想有效培養出符合社會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強能力的學習型、科技型人才在必須在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有所變革與創新,而這種變革與創新必須是在“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思想的指導下去實現,也就是說不能夠脫離生活實際,因此,開展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我國素質教育持續開展實施中創新發展的必然產物。
(二)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同時人類文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這一切都離不開教育事業發展與改革創新。因此,要想使當前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的新形勢下,教育事業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給戰斗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使學生掌握專業化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而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都離不開所學知識與生活中實際案例的融合以及生活中真實事件的啟發。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優化課堂教學,貼近生活實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教材內容也隨之進行了不斷的革新與優化,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對生活實際案例的引用,其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成長特點以及認知規律等;更加貼近生活、符合實際需求;更加體現了對知識的實用性與適用性等;更加體現了我們國家和黨的正確的政治方針和思想指向;同時,知識結構也更加明確,重點與難點更加突出和系統化。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只有結合生活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正如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科書是‘真的、活的、用的、動的,而不應該是‘死的、讀的、靜的、浮的”。比如:在學習,《生命只有一次》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緊抓學生的好奇心,從生命的起源問題進行課堂的導入過程,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生命起源于哪里?人類來源于哪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展開思考與探討。同學們有的說生命起源于一次宇宙大爆炸、有的說生命起源于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有的說生命是上帝創造的等等,在經過激烈的探討之后,教師可以將提前整理好的相關理論資料講解給同學們聽,比如與宇生論、進化論、神創論等等,而后在課堂中以此為導入展開教學,這既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滿足了其學習需求。
(二)實施生活化的案例教學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等設計不同的教育教學策略,但是無論哪一種教學策略都離不開和生活中實際案例的結合。一方面教師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到生活實際案例當中,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中與所學知識點相關的實際情況的客觀分析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面,教師在結合生活中實際案例的過程中,要合理選擇學生都普遍關注的社會上的典型事件和生活實際案例。在生活教學案例的選擇方面,教師要持著嚴肅、認真、謹慎的態度。一旦教學案例選擇不恰當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出現事與愿違的不良效果,甚至會誤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與運用。
(三)開展生活化的生活討論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及其特點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育教學活動形式,來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積極、活躍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得到創新精神與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發揮。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更加激烈的討論中使所學知識真正內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課堂教育教學模式是一種貼近生活、走近生活、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的教育教學方法,該方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有效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思想道德理論知識有效運用于實踐的學習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中死記硬背理論知識的現象,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探究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等。作為新時代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結合當前高速發展的新形勢對教育領域和學生學習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積極運用并創新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生活化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有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麗洪.對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115.
[2] 沈潔.回歸生活,打造高效課堂——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04).
[3] 楊小波.淺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7(12):39.
[4] 單春媛.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探究[J].人間,2015,189(30):90.
[5] 余治文.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