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劉風萍
摘 要:校友文化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梳理校友文化的涵義,分析理解校友文化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價值,基于校友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以探尋校友文化在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路徑,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提供工作遵循。
關鍵詞:高校;校友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校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對母校來講是其大學精神的特殊體現,但如何充分發揮校友文化獨特的育人優勢,使其成為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成才的有效工具,則是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校友文化的定義和內涵
校友文化是大學文化的價值追求在校友身上的體現和外化,是大學精神在校友身上的延續和發展。具體的講,學校在長期的教化人心過程中,凝聚成的學校和校友,校友彼此之間的價值取向、情感互動、合作發展和服務回饋等。
校友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主要內涵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校友文化是一種情感聯結,主要表現在校友與校友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深刻的感情締結關系;二是校友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大學精神,大學的精神和品質往往是通過校友表現出來的;三是校友文化中具有深刻的榮譽感,在校時學生以母校為榮,畢業后母校以校友為榮,這種深刻的榮譽感維系著校友與母校之間的情感;四是校友文化也表現在校友對學校的捐贈文化,對于母校來說校友的支持和幫助不僅傳遞著校友的情誼,對母校的長足發展亦是財富。
二、校友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校友文化育人的運行機制不完善
實際中一些高校,只是設立臨時接待部門或機制不完善,導致校友文化育人作用發揮不充分。要使校友文化作為重要的高校育人資源加以開發研究,則需要設立專門的辦事機構或部門,有配套的工作硬件設備,有專業的教職工參與,有一定正規的實用性強的制度遵循。高校對校友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與其作用的發揮呈正相關。
(二)校友文化育人的內涵建設環節薄弱
主要表現在校友物質文化育人缺乏互動表現、校友精神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有待加強、校友制度文化不健全和校友聯系交流率低下等。高校要充分重視這些環節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發揮好校友文化的育人價值。
(三)高校對校友資源的開發運用重視性認識不夠
主要包括對校友的宣傳程度不夠、對校友榜樣的引領作用運用不夠和對校友資源的開發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夠。要充分發揮校友文化的育人作用,需要高校精在人力、資金、時間等方面有一定的投入,充分挖掘校友資源,讓校友文化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引導在校學生正視自己,向榜樣看齊,勤奮求學,塑造良好的品格,努力成為德才兼備、自由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有為青年。
三、校友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一)凝聚力量
校友是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在上學期間,他們是伴友,一起學習、生活,畢業后,他們是戰友,一起共同謀求發展,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奮斗進步。這個過程中,共同懷揣著“家”與“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的莘莘學子, 情感的交融與積累逐漸升華成了高校校友文化及大學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優秀的校友文化引導每一位在校學生,發揚團結精神,追隨優秀校友的足跡不斷前進,成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助推器。
(二)榜樣教學
一是物質文化傳遞。校友文化是大學精神的具體體現,將校友文化融入于校園中的物質文化景觀,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隱性中啟迪學生心靈;二是精神文化滲透。積極響應“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代課教師滲透性的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傳遞優秀校友正能量,引導在校大學生為未來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也能有效的帶動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行為準則。
(三)激勵示范
校友往往是優秀和奮斗的代名詞,無形之中鼓勵莘莘學子用奮斗激揚青春夢,用奮斗詮釋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校友文化得到傳承,便是校友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魅力所在。但是,社會文化不斷多元化,處于“思想晴雨表”的大學生最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和誘惑, 出現一些懶散和不求上進的現象, 而大學時期正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優秀的校友文化能為在校學生起到激勵教育作用,高校通過樹立優秀校友的示范典型,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幫助在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其遵守規范的行為準則,激勵他們爭取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人生華章。
四、校友文化在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一)升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涵
利用校友文化升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迫切需要,亦是高校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做法。一是模范引領。依托校友文化,挖掘豐富優秀校友的先進事跡,將其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為在校生選樹校友榜樣,講好“西工程大故事”,通過示范引領,激勵在校生確定追趕超越的參照物,用奮斗禮贊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成為和優秀校友一樣的優秀學子。二是勵志教育。校友們豐富多樣的經歷和事跡,讓校友經驗教育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使在校學生從中汲取營養,正確把握方向,勵志成長成才。三是感恩教育。高校要充分發掘和高度凝練“以校友反哺母?!钡牡湫桶咐?,將其作為正面教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看望恩師、校友捐贈、關愛社會等系列活動,加強在校學生對母校愛校榮校情懷,樹立“今日我以學校為榮,他日學校以我為榮”的豪情志向,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這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追求。
(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依托校友文化,高校不斷創新和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和卷入度。校友文化可以在以下兩方面開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一是利用線下資源,講好校友故事。要充分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兩個載體,廣泛開展校友事跡展示、校友故事輪播、校友經歷分享活動,促使校友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豐富資源。二是利用網絡資源,做好校友宣傳。充分結合大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突破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校友文化以一種輕松、自然、親切的、無處不在的正能量親近學生。同時,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依托新媒開展優秀校友在線交流、優秀校友事跡宣傳等,不僅局限于實地走訪校友的傳統模式,拓寬校友影響力的廣度和深度。
(三)充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一是建立健全校友會組織,凝結各方校友資源。學校不僅要設立校友工作專設機構,也要設立校級校友會、二級院系校友會、專業校友會,學校與各地校友充分溝通協商,建立地方校友會、行業校友會等,充分發揮校友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讓校友資源成為服務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二是選聘校友工作聯絡員,做好校友聯絡服務工作。在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中遴選和整合一批成績優異,品行端正,樂于奉獻的優秀學生,為他們頒發聘書,一方面增強他們愛校榮校的責任感,一方面利用校友之間的情感聯結做好校友文化傳承,成立“校友思政教育工作團隊”“校友講師團”,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激發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形成“優秀校友先進事跡進課堂”“優秀校友精神入腦入心入行”的良好局面。
五、結語
校友文化的培養是一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的過程。我們在校友文化建設中應該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思想,多管齊下,多角度凝練和培育校友文化,充分發揮校友文化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為高校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田瑩.大學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 陳畢晟.論文化視野下高校校友工作推進策略[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75-78.
[3] 劉瑩,張桂旭.論校友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6:77-79.
[4] 楊東.校友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林業教育,2014:37-39.
作者簡介:李良(1989.09- ),男,陜西西安人,中共黨員,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劉風萍(1991.02- ),女,陜西寶雞人,中共黨員,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