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華
摘? 要:當今社會正在飛速發展,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開始關注體質健康這一問題。小學生作為社會、國家未來的希望,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本文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為目的,對惠州市城郊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進行了調查,并提出建議。根據調查得知,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良好,飲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和體育運動因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根據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加強督導,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體質健康的政策,認真、堅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升學生家長對孩子體育健康的重視度;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針對本校學生體質健康的情況,安排適宜的工作計劃,在教學中教學方式多樣化,增強教學內容豐富性,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
關鍵詞:小學生? 城郊地區? 小學教育? 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33-02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是祖國的新鮮血液,他們的體質健康狀況在某些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水平。健康的體魄不僅僅是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基礎,也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有力保障。但近年來,小學生生的體質狀況令人堪憂,青少年的肥胖率在攀升,各項身體素質與以前相比較,正在呈下降趨勢,所以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和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惠州市城郊小學的部分同學作為研究對象,了解現如今其體質健康情況,并給予相應的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論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惠州市城郊小學的小學生,其中隨機選取各個年級男30名、女生20名,共300名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篇論文,翻閱了大量書籍并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對于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于相應的應對措施也有了初步的思路。
1.2.2 訪談法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因素,與學生積極的溝通,通話談話的方式了解到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狀況的因素。
1.2.3 數據分析法
根據惠州市城郊小學《小學生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評分、整理統計合格分析。數據由惠州市城郊小學體育教師提供,測試方法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測試方法進行,最終得出測試結果。
2?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2.1 身高的變化
惠州市城郊小學學學生的生長水平與年齡呈正相關,和前幾年年測試結果對比來看,只有少數學生身高變化不明顯,剩下的學生呈現增長趨勢。學生平均身高為128cm,最高身高152cm,最低身高108cm。
2.2 體重的變化
惠州市城郊小學學生體重的生長水平與年齡呈正相關,和前幾年測試數據對比來看,除個別學生體重么有變化之外,大部分學生呈增長趨勢。正常體重范圍內有282人,低體重9人,超重9人。
2.3 機能指標的變化
惠州市城郊全體小學學生肺活量平均值約為1351mL,最大肺活量為2304mL,最低肺活量為616mL,75%的學生肺活量超出及格線一些,表明有些學生的身體技能指標不佳。
3? 訪談結果分析
3.1 學生體質與在校作息時間的關系
根據走訪調查的結果來看,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睡眠時間不足,學生睡眠時間和所對應的年級呈負相關,學習壓力過大使得學生睡眠時間大大縮短,而睡眠時間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質狀況。
3.2 學校的體育教育與學生體質的關系
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學校無法保證學生在學校期間的1h體育鍛煉時間,體育課經常被用來安排上數學課、語文課、大掃除等,學校體育場地不規范,對體育運動會舉辦沒有足夠的重視。
3.3 體育教師專業性與學生體質的關系
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惠州市城郊小學小學的體育課都是由別的任課老師當成一門副課來帶的,專業性體育教師極其匱乏。
4?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
4.1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飲食因素
內分泌的發育,身體形態發生急劇變化,各器官和組織的各種機能逐漸增強,所以對飲食的要求較高。學生對健康飲食的知識不夠了解。在飲食方面不關注食物對身體的健康影響程度,養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習慣,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營養過剩或者營養結構不合理,導致肥胖或營養不良。
4.2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物質產品越來越豐富,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高,創造了更為優越的生活條件。然而,人們未能意識認識到物質條件與健康的關系,未能良好地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為健康服務。生活方式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便利的交通運輸業發達給學生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多數學生選擇公交車、私家車和電瓶車作為代步工具而采用步行和騎自行車方式去學校的學生較少。第二,電視網絡普及廣泛。現階段處于信息網絡時代,許多學生熱衷網絡,把休閑時間大多數放在電腦與手機上,忽視了體育運動。這些都是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社會原因。
4.3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受現代教育觀念的影響,由于大部分家長注重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及藝術特長、學歷高能找到好工作的想法在人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家長工作壓力大,忽視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等一系列的現象出現導致家長忽略了孩子的體育運動,更多的鼓勵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提高文化成績,時間一長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體育不重要的思想。
4.4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學校體育因素
學校片面的追求升學率,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隨意調整課程難度和教學進度,占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限時或開放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活動的場地,場地不足,學校不重視體育場地的管理措施,不定期的維護場地設施。體育教師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不感興趣。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惠州市城郊小學學生體質測試的各項指標與前幾年相比有所提高,這也就表明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有明顯的提高,但是有不少的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評分在及格線,與標準值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5.2 建議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體質健康的政策,認真、堅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投入到這項重要事業中來。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體育鍛煉中收獲快樂和效果。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從整體上使學生得到需要和滿足。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針對本校學生體質健康的情況,安排適宜的工作計劃。體育教師要認真貫徹指導性文件,從自身出發,轉變思想,緊跟改革的步伐,對教學教法進一步深化和探索。在教學中教學方式多樣化,增強教學內容豐富性,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此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由體育教師領導,開展各種興趣小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自己并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掌握程度,還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為以后自己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還可以開展一些小型的比賽,以班級或者個人為單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運動技能的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豐富校園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本社,2002.
[2]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小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鍛煉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甄志平,張瑛秋,邢文華.中國學生體質測試指標體系演進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7):92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