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慧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在經濟體制也實現了深入持續的改革,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然而,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很多方面的問題。國土資源是國家和人民所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和物質基礎,國土資源的開發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對國土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關系,在深刻把握兩者關系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開發國土資源,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著重分析和論述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希望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土資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系
我國的國土資源主要包括土地、礦產和海洋資源等方面,在對其進行開發利用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有很多方面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在具體的空間布局和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方法等方面還有著一定程度的問題,這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會造成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在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想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更科學合理的利用資源,把握好現有的資源,確保對國土資源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的力度,才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概述
通常意義上,我們所稱之為的國土資源主要是由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兩方面內容所構建起來的物質實體,國土資源從根本上來講是國家和人民所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它包含了一系列相關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礦產,海洋等一系列相關方面,同時更有人口、社會以及經濟方面的資源,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對于資源的消耗量也持續增加,國土資源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基礎,所以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國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著巨大的關聯性。在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的引導下,確保我國各地區的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的著重任務。國土資源的利用和效率的提升,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在逐步加強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切實有效的加強國土資源的研發和開發力度,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上的物質保障,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確保我國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對于國土資源的開發力度和內在需求也越來越大,這樣就導致國土資源供需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怎樣才能從根本上切實有效的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又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國當前對國土資源進行開發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國土資源開發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對于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層次比較低
在針對我國的國土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盡管我國相關部門針對具體情況已經設計和制定出了與之相對應的國土資源管理法,然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其執法力度明顯不足,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國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層次是比較低的,利用的程度也不高,生產效率比較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土資源的嚴重浪費。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一切以經濟效益為核心,這樣的價值觀在很多區域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導致他們只是急功近利,顧及眼前的些許利益,有很多的基建項目用地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核,也沒有進行相應的報請審批就強行占用,這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嚴重的威脅。
(2)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比較落后
在針對國土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對于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能夠提供很大程度的保障,但是在具體的開發利用的實踐過程中,在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形勢下,在經濟和科技水平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有針對性的進行對比,在技術層次上還有較大的差距,對于國土資源的開發仍然沒有做好科學系統的規劃,開發技術十分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也是十分嚴重的阻礙性因素。
(3)在國土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產生了十分嚴重的污染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的保護往往比較疏忽,導致生態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人們在使用化肥或者農藥等來促進植物生長的同時,也對于土壤造成了嚴重的不可挽回的污染,又由于利用率特別低,很多化肥和農藥破壞生態環境,特別是導致土壤資源、水資源等方面都出現了鹽堿化、土壤酸化的問題,這對于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是重大的打擊。
三、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持有效平衡的策略
(1)從根本上有效做好國土資源的規劃。國土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對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從最大程度上有效確保各個區域的經濟科學發展,就要切實進行更科學合理的國土資源的規劃工作,首先要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和管控力度,統籌規劃,切實有效的在最大程度上規避過度開發和掠奪式利用的問題,從根本上確保資源的開發強度控制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范圍內。其次,要著重強化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采取綜合的措施進行根本上的整治,進行源頭的保護和功能的修復,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第三,相關的政府和各個部門要著重強化對人民群眾的生態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確保使全民樹立起十分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價值觀,使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有效融合,統籌規劃,從根本上確保我國國土資源能夠得到更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2)進一步建立健全與之相關的國土資源管理法
從具體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法》在具體內容和執行力度方面還有很多不足,這從根本上造成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比較低的,對于土地資源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浪費,從根本上有效提升國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效率,使我國國土資源管理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這對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定要在有針對性的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的國土資源管理制度和法規條例等進行重新的頒布和確立,并使舊有的內容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從根本上解決功能定位不清晰,任務內容不夠明確等一系列相關方面的問題,確保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體系更加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其次,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有效轉變舊有的管理方式,在具體的政策落實過程中,強化法治思維和戰略思維,使自身的依法行政能力有效增強,讓自身的工作更有前瞻性,使行動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3)確保資源開發和節約資源并舉
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下,在發展綠色經濟、環保經濟和生態經濟等方面的力度越來越強,為了能從根本上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資源開發利用的消耗率有效降低,使國土資源開發和資源節約并行并舉,并采取一系列相關的措施從根本上提升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為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另外,在對國有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建立健全更科學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確立基本的農田保護制度,使土地資源總量不再出現減少的問題,對于國土資源要進行嚴格的保護,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各項管理和科學的技術有效結合,使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規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
(4)有效加強科技創新的力度
要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于國土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這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新途徑。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國土資源開發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科技進步的優勢,使開發資源和環境保護有效融合,進一步控制污染,保護環境,推廣節能降耗技術,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使國土資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發展的速度,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著重加強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發展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和節約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在國土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兩方面要統籌規劃,綜合布局,建立健全更科學合理的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加大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確立相應的建設標準和獎勵約束機制,從各個方面有效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旭光,齊亞彬,賈文龍.西部國土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難點及對策[J].中國軟科學,2016.8(3):79-82
[2]李新玉.國土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15.4(3):39-44
[3]焦兵.油氣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陜西省的案例分析[J].中國礦業,2016.6(3):17-20
[4]李新玉.論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及我國國土資源區域開發[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16.3(3):1-6
[5]彭永輝.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重慶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6.3(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