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軍
【摘要】語文作文教學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旨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無法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手段加以創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把握相關要點,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要點;分析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關鍵地位,通過作文教學可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強化,以此提高語文素養。在新課程標準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日漸顯現,若不及時解決便會影響作文教學的有效實施。筆者分別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的實施對策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作文教學開展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在素質教育下,教師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引起了重視,這要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途徑。為了達到訓練目的,教師應將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運用其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基礎教學過于重視,導致作文教學被忽視。
(二)忽視了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速度較慢,受心理發展規律影響大,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學習能力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為了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教師應對學生興趣積極培育,但目前許多教師在作文訓練中會安排固定題目,導致學生創新思維被限制。
(三)寫作形式相對單一
經筆者研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形式僵化嚴重,教師在訓練中命題相對單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造能力無法提高,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經上述研究,我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影響到寫作教學效果,導致學生寫作能力難以提高,據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教學對策,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并靈活運用,使枯燥的氛圍變得更加有趣,為寫作教學的開展奠定重要基礎。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訓練的實施對策
(一)立足于生活積累素材
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寫作素材是關鍵的材料,沒有寫作素材學生便無法開展創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從實際生活出發尋找更多素材,感悟、發現生活之美。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無法持久,且好奇心較強,教師應把握學生實際特點,對實踐課進行拓展,使學生生活豐富起來,對學生感官進行調動,避免成人化、模式化寫作。
(二)讓課堂教學走向課外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由于寫作是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個性色彩鮮明,如若僅僅將寫作局限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十分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將課內教學走到課外,通過學生與自然的接觸將自身感觸記錄下來,在寫作課上便可引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潤色,加工,通過這一手段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對寫作訓練渠道積極拓展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更多訓練機會,對訓練渠道積極拓展,例如:實驗、繪畫、制作、表演。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對課文中的寫作資源充分挖掘,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在寫作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采用多向改寫式、情節擴展式、圖文轉換式、文尾續寫式、相關遷移式來創造寫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在黑板上開辟“小評論家”“自由談”欄目,學生可自主發言,使班級活動內容得到有效豐富,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偟膩碚f,在寫作教學中應對學生的主體性加以重視,在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的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多觀察實際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便會對寫作產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構建高效的寫作課堂。
(四)選擇合適的教學法
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小學語文在教學中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課文而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小學生在不同方法的指導下,充分地促進小學生在閱讀訓練、寫作方面得到有效結合,然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同時也可以改善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如學習課文《少年閏土》,教師可以采用美術畫圖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首先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出閏土的特點,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出來,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一人物的認知將其肖像畫出來。
(五)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的專業素養對教學效果起到直接影響,為了達到作文訓練目的,相關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管理,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來夯實教師的素質水平,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教師應加強學習,擴大自身知識面,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了解其他學科知識,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魅力,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結語
經上述研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改善這一教學局面,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管理,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