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
【摘要】在21世紀創新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教學也是教育改革一大重點。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期間是學生意識形成的關鍵日寸期,小學音樂教學培養著學生音樂素質。所以小學教師應增加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小學生對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對音樂的興致,為當今社會培育創新型優秀人才。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方法,多利用現代科技,為學生提供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小學生以后的創新力打造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研究策略
現代家長思想落后,認為學生在小學時期學好語文、數學等學科才是最主要的,而忽略了學生音樂創新水平的培養,在課堂上老師仍舊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就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跟語文數學等學習科目相比較,音樂學科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結果就是學生本身自然而然地忽視對音樂的學習,就降低了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家長和老師都要及時得創新思想觀念,老師要改革教學意識,要與學生及時地進行溝通,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促進老師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一、小學音樂教學問題
小學教師通常在講課的時候,太注重于課本中的知識,只教授學生書中表面的知識,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他方面的學習,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學。因為音樂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不是重要學科,社會對其也沒有足夠的重視,結果就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本沒有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正是因為這樣,學生失去了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不能創新,這樣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變得呆板,會對音樂產生煩躁的心理,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會影響社會的未來發展。在當今的教學方式下,大部分老師在受老舊的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循規蹈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如今音樂的教學課程,而且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以致老師不能及時地輔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學生也不能在課堂上靈活起來,對于學習沒有積極性。教學系統不完善,在很多的小學教育中音樂知識學習中的興趣學科,并不能對期末總成績有所影響,而且老師在對待音樂這一學科并沒有像重視語文數學等學科一樣去注重音樂的教學,這樣就對音樂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二、完善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策略
(一)營造完美的音樂教學氛圍
老師應該很了解學生的審美觀念,根據學生的審美來相應的教室,給學生創造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根據學生的看法適當地創新班級的格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帶著學生去室外進行教學,這樣就會是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更深有體會,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適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運用游戲和講故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融入學習中,這樣可以讓學生獨立引發思考,在思考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還能讓學生萌發更多的想法,在舒適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創新意識。
(二)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
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在小學音樂教師的認知里,音樂課程只要教授學生唱歌就可以了,根本不會理睬學生有沒有興趣,是否喜愛音樂,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一直都在被動的學習,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比較枯燥無味而且單一,結果就不能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老師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中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還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喜好和學習程度制定教學計劃,更好等對學生進行教學,提升小學音樂學習的教學質量。為了能夠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學習興樂趣,在學習音樂的時候,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與歌曲相關的動畫圖像,因為小學生都愛看動畫片,所以老師應該根據學生這一興趣特點來對學生的音樂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積極地學習音樂,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三)改革小學音樂老師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只是單純地結合學生的對音樂的興趣喜好進行教學,還要及時地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是不斷在變化的,所以,老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改革教學方式,在講課的同時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音樂教學就是單純地教會學生音樂知識,但老師不能總是重申這方面是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根本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故此,老師必須要改革教學方式,調整教學理念,能夠讓學生多多參與教學,老生可以根據學生的諸多特點來進行教學,這樣老師與學生都能夠輕松地完成課時作業。
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小學是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出發點,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和以后的成長發揮著重大作用。隨著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的不斷發展進步,老師和家長也逐漸地對其引起了高度重視。創新型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方式和精神,讓學生在未來社會的發展中發揮其巨大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