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冀現 肖育
摘 要:侗錦是侗族特有的文化藝術產品,其以木棉線染五色而織成,色彩絢麗,圖案大方,結構十分精密嚴謹,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傳承至今依舊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當今社會對于傳統藝術的弘揚與繼承十分重視,以文化創意產品為主的民間藝術品在傳承過程中展現了其生活的一面。本文就侗錦藝術在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的活態傳承途徑與方式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弘揚侗錦藝術。“一坊雙師”可以是一個工作坊內的非遺大師和教學名師合作,也可以是民間技術大師和專業教師合作。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品;侗錦藝術;活態傳承
文化的傳承經常受到傳統觀念、固有模式的束縛,很難在現代化多元社會體制中得到真實、有效的弘揚與發展。侗錦藝術作為侗族民間藝術的一大特色,在傳承途徑上需要更加具有適應性與新意。近些年來,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進入新的高度,以文創產品為主的藝術傳播形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與認可,也很好地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傳統藝術的活態傳承。
1 文創產業背景下侗錦藝術的活態傳承途徑
文化創意產業在近些年來興起,其適應了現代化的生活特點與社會環境,被許多年輕人接受與喜愛,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文化創意產品作為一種創新形式,在傳播途徑上融合了現代化網絡技術與新產品,將傳統文化變得更具有生命力,給傳統文化一種活態傳承的機會。以文化創意產品為侗錦藝術活態傳承的載體,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在傳承途徑上,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
1.1 網絡化宣傳
當前是網絡信息化社會,網絡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傳承與藝術弘揚也離不開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更多的侗錦藝術文化創意產品在網絡上得到宣傳與弘揚,能夠很好地引發大眾的關注,從而吸引許多人群的投資與發展或得到更多的重視,較好的促進侗錦藝術的活態傳承
1.2 文化創意園式宣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精神享受上也更加重視,以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為主的文化創意園能夠吸引較多的現代化人群參與。通過對文化創意園中文創產品的認識與了解,能夠使更多人對侗錦藝術、傳統文化產生新的認識。且文化創意園對于藝術的活態傳承有一定積極作用,其與博物館不同,藝術品的陳列較有新意,大多數能夠被觸碰,這也能夠讓更多人感受侗錦的魅力,并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視覺、感官沖擊,這對于侗錦藝術的活態傳承有較大的益處。
2 文創產業背景下侗錦藝術的活態傳承實踐
侗錦藝術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傳播途徑較多,可以創意產品的方式進行多種創新,以網絡信息、新型紙媒等方式進行藝術的弘揚。侗錦藝術在侗族中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一類,其傳播受到了現代化觀念與思想的限制,又因為人們審美價值的改變,侗錦藝術在近些年來的發展趨勢越加示弱。在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侗錦藝術的傳承與文創產品相結合,能夠使傳承更加具有活態。
2.1 融合現代產品
侗錦在染色技術、質地結構上都有其特殊性,但藝術不應是束之高閣的,在侗錦藝術的制造手法與用途上進行的創新能夠給侗錦的傳承擴充路徑。侗錦除了是藝術品,還可以是生活用品,當前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重視不斷加大,侗錦作為高質量的產品可以盡可能運用于生活用品的生產中去,可制作背包、窗簾、被套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還可用于潮流服飾、精美裝飾品中去。盡可能將侗錦藝術結合現代產品進行協同傳播,有利于侗錦藝術的活態傳承。
2.2 新型產品的研發
文化創意產品重點在于創意二字,當前的文創產品在產業研發生對于適用人群、開發定位的準確度還不足夠,產品的研發上也較為千篇一律,這使得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意感逐漸減弱,難以長期吸引受眾,也很難將其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活態傳承。因此在侗錦藝術結合文創產品的研發中,需要不斷創新,以能夠適應消費人群需求的內容進行研發、設計,更好的將侗錦藝術融入新式的文化創意產品中,增加藝術的傳承有效性。
2.3 網絡宣傳途徑與方式的多樣化
侗錦藝術結合文化創意產品,在傳播內容上得到了創新,可以敘述的層面也更多,功能性、藝術性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在傳播途徑上,以網絡為媒介進行的宣傳具有更廣泛的特點,能夠在各類自媒體中得到擴大化的傳播,形式多樣,能夠更好地拉近人們與文化創意產品的距離,也能更好地傳承侗錦藝術,以藝術的多樣性吸引更多人群的喜愛,提高文化創意產品與傳統藝術的傳承有效性。
3 結語
文化創意產品在當今時代受到較多的關注,一方面在于其結合了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特點,又融合現代化技術與產品,能夠在適應性上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在于其以創新的模式對產業進行宣傳與發展,吸引力大眾的關注,也很好地將藝術結合與產品進行了傳播。侗錦藝術在文化創意背景下的傳承較之傳統形態更具有生命力,在傳承特點上也更具有活態,不生硬刻板,能夠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總的來說,文創產業背景下的侗錦藝術傳承是有其實際價值的,在文化的活態傳承上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需要重視的是文創產品的創意性、適應性與多樣化,并在傳播途徑上加以擴充,提高侗錦藝術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宣傳與發展,獲得侗錦藝術傳承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