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琳 柯文燕
摘 要:本文將從人物動漫化私人定制入手,淺析人物動漫化形象設計的風格分類和藝術語言,并對個人形象動漫化私人訂制設計實踐技法進行小結。
關鍵詞:私人定制;動漫形象;動漫設計
1 漫化私人定制興起的原因分析
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社交平臺大面積普及與發展的環境下,日益顯露。越來越豐富的線上交流形式、各式各樣的自定義交互功能,刺激了人們追求獨特、個性的社會心理性,對展現出來的形象與狀態格外重視,他們渴望自己能夠更加與眾不同,期望他人從線上圖像的個性化,認可他們自身的個性與特點。尤其是在新媒體不斷創新發展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一代,他們成了主要的受眾群體,在虛擬網絡的數字空間中表達自己獨特的心理反應,因此成為社交平臺創造與表現的主力軍。
2 私人定制動漫化設計風格分類
私人定制動漫化設計是以現實中人的外貌為基礎,進行大腦意象藝術加工的產物。意象與藝術語言相結合,創造了包羅萬象的藝術世界,而就人物漫化藝術設計來說,其風格大致分為以下四種:寫實風格、半寫實風格、 Q版風格、夸張風格。四種風格從輪廓、比例、色彩等方面各有側重,其中Q版、夸張風格最受歡迎。
3 人物動漫化設計的藝術語言分析
意象是抽象的大腦活動,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在豐富的設計思維下,具體細致的表達,藝術飽滿的呈現。而人物動漫化設計意象的表現則需借助以下四種藝術語言:
3.1 形體結構與比例
在繪制形體結構時,一方面要熟悉結構構成、透視規律及科學的表現方法,以便快速表現人物形態,另一方面要把握風格差異,如在Q版風格中,形體整體偏圓潤飽滿,而在夸張風格中則有所不同,會將形體比例夸張化;動漫人物的身體比例大致分為七頭身、五頭身、三頭身、二頭身,身體比例不僅是設計時的衡量尺度,更要學會合理運用,符合顧客要求。
3.2 面部五官設計
不同風格的人物設計,面部五官的側重點不同。如寫實風格,需將顧客的面部特征與寫實比例相結合,眉、眼、鼻、嘴的外部輪廓及比例要符合現實特征,但若是夸張風格便不用拘泥于現實比例,夸張度可以根據整體或個人喜好自行調整,但必須抓住人物的五官特征,如濃眉大眼可以將眉眼的比例放大顏色加深,嘴巴突出唇形輪廓及顏色。另外需要注意人物的表情,顧客的總體氣質感可以通過五官表情來凸顯,如性格活潑表情不宜過于平靜,需表達出興奮感。
3.3 服飾道具設計
動漫化服飾設計可以概括為兩大類——寫實化、虛擬化,而就動漫藝術特性而言,每一種服飾道具的塑造與現實中的服裝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寫實化較簡單,從顧客給的照片素材中提煉顏色款式即可,無須純粹的再創造,若為了不讓畫面單調,可以添加一些花草樹木小動物作為背景道具;但是虛擬化的服飾道具設計就較為廣泛,比如顧客想要仙俠系列的動漫人物,就要純設計一種符合顧客要求的仙俠風格服飾,道具則需古代的建筑、兵器等。總體而言,服飾道具設計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夸張手法,這種夸張手法使塑造的動漫造型人物更具表現力與生命力,加強了畫面的傳情感與敘事感,增強了人物動漫化的藝術感染力。
3.4 色彩搭配
特殊差異性:在視覺接收到色彩信息時,人們會受到其心理作用下的映射影響,包括本身的性格、學歷、價值觀、個人習慣、生活環境、職業情況等。如文藝青年形象者喜歡淺潔的色彩:象牙色、淺綠色、淺藍色、淺黃色、粉紅色等;活潑的青少年形象者喜歡明亮的純色系或夸張的色彩碰撞感:亮黃色、亮綠色、亮橙色等。個體的色彩差異性是十分復雜的,應在設計前對顧客進行一定的心理性格觀察。
普遍一般性:從色系、明度、純度來考慮,色彩又存在大眾視覺感的一般性。色系即對色彩冷暖感知的心理感受,由此將顏色分為暖色調(紅、橙、黃)、冷色調(綠、青、藍)及中性色調(紫、黑、灰、白),在設計中暖色調表達親密溫暖,冷色調表達距離涼爽;明度即色彩的明亮度,如果在純色中加入白色就能給人锃亮感,在純色中加入黑色則能給人厚重感;純度即色彩的鮮艷度或飽和度,純度高的色彩呈現出較高的鮮艷度,往往被用來修飾活潑開朗、熱情好動、精力充沛的人物形象,純度低的色彩呈現出較低的鮮艷度,往往給人一種壓抑、陳舊、單調之感,常會用來修飾個性保守、不善交流的人物形象。
4 人物動漫化私人定制設計技法小結
上文詳細講解了設計的主要風格及意象手法,這里對私人定制設計實踐做出總結性的技法小結,主要分為三點:第一,風格、場景、其他要求要清楚明了,需確定動漫風格,詳盡具體要求,避免理解誤區;第二,風格確定時,要充分考慮到所繪制不同顧客的氣質、興趣、性格等,還要考慮到在不同傳統文化、社會、生活習慣下的影響;第三:最好使用板繪,不僅便于修改,而且便于印刷或網絡傳播。
當今消費文化盛行,藝術越來越傾向于娛樂化,消費型的“文化藝術”逐漸受到大家的追捧,但這并不意味著藝術的純利益化,我們在設計與傳播的同時,要有效地結合現代元素與人文藝術來豐富自身,發展現代潮流藝術文化,才能使顧客與動漫形象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人物動漫化設計才能有更深入的發展而不是曇花一現。
參考文獻:
[1] 林瑩.社交媒體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積極影響——凱度發布《2018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J].中國廣告,2019(2).
[2] 鄒燕.淺談動漫教學中的手繪訓練[J].美術教育研究,2013(5).
[3] 霍美霖.關于人物動漫化的形象設計探討[J].藝術評論,2015(2).
[4] 徐立楠.色彩搭配對人物形象設計的影響研究[J].南方論刊,2016(4).